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不省心》讀後感

《不省心》讀後感(一)

在這本《不省心》中,馮小剛以幽默和犀利的語言向讀者講述了近年來讓他深感「不省心」的事。過省心的日子是每個人的理想,但往往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不省心的事總是一件接著一件。圍繞著這一主題,書中寫了很多對當下熱點時事的酷辣點評。比如,現在電視和報紙大量使用「屌絲」一詞,馮小剛認為這個詞絕不含褒義,而是對境遇不堪者的蔑稱。至於那些喜歡自稱屌絲的人,馮小剛則毫不留情地稱其為「腦殘」。在書中,馮小剛還記錄了太太徐帆以及葛優、姜文、陳道明等若干朋友的諸多趣事。對於太太徐帆,馮小剛坦言,雖然徐老師對自己管理嚴格,但「娶了她我三生有幸」。另外,書中也寫了葛優的「小富即安」,寫了陳道明「吃眼前虧也絕不低頭」等等;導演當然離不開電影。在書中,馮小剛也透露了很多電影拍攝時不為人知的內幕故事……這的確是本值得讀一讀的書,能讓我們在品味馮氏幽默的同時,也了解了一個真實的馮小剛。

馮小剛其實是個情感非常豐富的人。 「毫無徵兆地醒了,走上陽台看風平浪靜的黎明,海灣靜如湖水,一半騰起霧一半是透徹的晨曦。因為近在咫尺,我想到若海嘯發生在劫難逃,由此想到一切災禍,想到瞬間失去雙親倖存下來的孩子,心有說不出的難過,路還那麼長,誰陪他往下走?註定了一世的冷清和孤獨。想至此,滿臉淚,心情一落千丈。」這段話,讓我們感受到了馮小剛詩人般的悲天憫人。「每到秋天臨近,我就會變得惆悵,原因很簡單,西紅柿的季節過去了。」在書中,馮小剛回憶了小時候對西紅柿這一平凡菜蔬的「痴情不改」,也是對那些逝去的純真年代的眷戀,對「時間都去哪兒了」的感嘆。

書中語言極具調侃性,讀後感覺輕鬆有趣,又不失回味。原本都是些不省心的事,到了馮小剛那兒,竟也能娓娓道來,偶爾還能逗大家開心一笑,可見馮小剛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

《不省心》讀後感(二)

周日,從北京坐城際去天津武清看媽媽,在南站候車的時候,買了本馮小剛導演的《不省心》,很快就讀完了,這是本有意思的書。

馮導的這本書與眾不同,我試著說兩點,一是乾淨利落,前頭沒有序,後頭沒有跋,上來就說正事,讓讀者讀起來很省心,直奔主題,廢話少說的書現在很少見;二是篇篇實話,這本書內容上不成體系,看起來好像是馮導部落格(我也不知道有沒有部落格)內容的一個整理版,或者馮導因時、因事、因景、因人有感而發的日記摘錄,或叫隨筆。其中一段一段的內容真實耐看,沒有人云亦云,也沒有 「大鍋話」,是馮導的獨家產品,雖然期間不乏都城俚語,但總體來說話粗理不粗。

摘抄幾段文字,言為心聲,可以窺見真實犀利的馮導,「馮氏幽默」更是可見一斑:

「我更年期已經過了,現在是老年痴呆。編瞎話腦子已經不夠用了,說實話省心。」

「徐老師(夫人徐帆)不僅戲演的好,抓管理也很有一套。通常來說,抓大放小,疏而不漏。看上去,人權、民主氣氛都有,實際上是內緊外松,發現問題絕不手軟。也就是說,徐老師可以不開槍,還可以往炮樓下面扔水果糖,但你得清楚自己的處境,知道自己是在徐老師的機關槍的射程之內的。」

「小小報應、添堵遠比身患重疾要了小命強。這是平衡。也讓厭惡我的人有的放矢的出口惡氣。再者即便治癒,我也變不成呂布、黃曉明,頂多就一個不用打底色的杜月笙。」

「現而今55歲,對於可預見的未來,那些抱負那些承諾突然變得像鐐銬一樣的沉重。我居然盼著一覺醒來年華已逝,像快進的錄像帶,略過劇情,直接到塵埃落定。沒戲了也徹底省心了。」

「幻想賺了錢建一養老院,把最好的10個老哥們兒聚一塊,吃喝玩樂追思會我全包了。後來發現10個打不住,怎麼也得30個。為了讓老哥幾個保持必要的尊嚴:一人怎麼也得住100平方米,100平方米公共配套,總共得6000平方米。按每平方米3萬元計,得1億8千萬,這還不算僱人伺候看病醫療的費用。為這事我失眠了,還得玩命乾。」

「我這麼讓人不省心的一主兒,也能全須全尾,平平安安地活到現在,老天爺真是厚道了。」

確實,每個平平安安活著的人都應該心懷感謝,至少感謝那些給我們快樂的人,包括馮導。

《不省心》讀後感(三)

讀開頭一章倒還有點小驚喜,跟他的賀歲喜劇一樣,某些調侃令人捧腹。然越往後翻越失望,拼湊成書的痕跡嚴重,似乎就是平常微薄里各種感慨匯總起來的,點評親朋、點評時事以及洩露一點拍電影時的內幕,其中諸多內容早已在娛樂新聞中見識過了。

其實名人越把自己說得有草根階層的嗜好越容易令冬粉們產生認同感,若再能適當調侃自己,更足證內心強大、氣度恢宏。一個不端著不拿著不太把自己當回事的名人才有資格成為名人中的精英,這不是一個剛出道的人可以做到的,非在一個行當里經過多年的歷練不可。()

讀這樣的書,好處是既不費腦子也不費時間,且偶有小快樂。不好處則是笑過之後值得回味的東西不多,與翻八卦雜誌基本沒分別。所以,整本書看完,只兩句話讓我琢磨了一陣子,——當然,挑出這兩句話完全與個人心境有關。

其一,馮小剛說,「窮人家的孩子發了財也學不會享福」,這話用他自己身上都未必合適,他一年打高爾夫的消費豈是窮人家孩子能夠消受的?而且,暴發戶們又有哪個不是之前的窮人呢?因此,這事說白了就是一個人的成長烙印的問題,有些被標榜為上流消費的東西,他已經很難從中得到消費的快樂了。人家就好兩口紅燒肉,你再怎麼說有害健康也是沒用的。

其二,馮小剛說「只要沒野心不思進去不想做事就不用求人,」對他而言,可能做事就意味著拍新的電影,自然有若干求人處。所以,此話只有前半部分正確,後半部分則要看一個人如何定義所謂的「進取「與」「做事」,若打上世俗功利的標籤,不求人自是萬萬不能,若僅為修身養性提升個人品質,求人又有何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