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經典美文

孫犁:服裝的故事

我遠不是什麼絝袴子弟,但靠著勤勞的母親紡線織布,粗布棉衣,到時總有的。深感到布匹的艱難,是在抗戰時參加革命以後。

一九三九年春天,我從冀中平原到阜平一帶山區,那裡因為不能種植棉花,布匹很缺。過了夏季,漸漸秋涼,我們什麼裝備也還沒有。我從冀中背來一件夾袍,同來的一位同志多才多藝,他從老鄉那裡借來一把剪刀,把它裁開,縫成兩條夾褥,鋪在沒有蓆子的土炕上。這使我第一次感到布匹的難得和可貴。

那時我在新成立的晉察冀通訊社工作。冬季,我被派往雁北地區採訪。雁北地區,就是雁門關以北的地區,是冰天雪地,大雁也不往那兒飛的地方。我穿的是一身粗布棉襖褲,我身材高,腳腕和手腕,都有很大部位暴露在外面。每天清早在大山腳下集合,寒風凜冽。有一天在部隊出發時,一同採訪的一位同志把他從冀中帶來的一件日本軍隊的黃呢大衣,在風地里脫下來,給我穿在身上。我第一次感到了戰鬥夥伴的關懷和溫暖。

一九四一年冬天,我回到冀中,有同志送給我一件狗皮大衣筒子。軍隊夜間轉移,遠近狗叫,就會暴露自己。冀中區的民眾,幾天之內,就把所有的狗都打死了。我把皮子拿回家去,我的愛人,用她織染的黑粗布,給我做了一件短皮襖。因為狗皮太厚,做起來很吃力,有幾次把她的手扎傷。我迴路西的時候,就珍重地帶它過了鐵路。

一九四三年冬季,敵人在晉察冀邊區「掃蕩」了整整三個月。第二年開春,我剛剛從山西的繁峙一帶回到阜平,就奉命整裝待發去延安。當時,要領單衣,把棉衣換下。因為我去晚了,所有的男衣,已發完,只剩下帶大襟的女衣,沒有辦法,領下來。這種單衣的顏色,是用土靛染的,非常鮮艷,在山地名叫「月白」。因是女衣,在宿舍換衣服時,我猶豫了,這穿在身上像話嗎?

忽然有兩個女學生進來——我那時在華北聯大高中班教書。她們帶著剪刀針線,立即把這件女衣的大襟撕下,縫成一個翻領,然後把對襟部位縫好,變成了一件非常時髦的大翻領鑽頭襯衫。她們看著我穿在身上,然後拍手笑笑走了,也不知道是讚美她們的手藝,還是嘲笑我的形象。

然後,我們就在棗樹林裡站隊出發。

這一隊人馬,走在去往革命聖地延安的漫長而崎嶇的路上,朝霞晚霞映在我們鮮艷的服裝上。如果叫現在城市的人看到,一定要認為是奇裝異服了。或者只看我的描寫,以為我在有意歪曲、醜化八路軍的形象。但那時山地民眾並不以為怪,因為他們在村里村外常常看到穿這種便衣的工作人員。

路經盂縣,正在那裡下鄉工作的一位同志,在一個要道口上迎接我,給我送行。初春,山地的清晨,草木之上,還有霜雪。顯然他已經在那裡等了很久,濃黑的鬢髮上,也掛有一些白霜。他在我們行進的隊伍旁邊,和我握手告別,說了很簡短的話。

應該補充,在我攜帶的行李中間,還有他的一件日本軍用皮大衣,是他過去隨軍工作時,獲得的戰利品。在當時,這是很難得的東西,大衣做得堅實講究:皮領,雨布面,上身是絲綿,下身是羊皮,袖子是長毛絨。羊皮之上,還帶著敵人的血跡。原來堅壁在房東家裡,這次出發前,我考慮到延安天氣冷,去找我那件皮衣,找不到,就把他的拿起來。

初夏,我們到綏德,休整了五天。我到山溝里洗了個澡。

這是條向陽的山溝,小河的流水很溫暖,水衝激著沙石,發出清越的聲音。我躺在河中間一塊平滑的大石板上,溫柔的水,從我的頭部胸部腿部流過去,細小的沙石常常衝到我的口中。我把女同學們給我做的襯衣,洗好晾在石頭上,幹了再穿。

我們隊長到晉綏軍區去聯絡,回來對我說:呂正操司令員要我到他那裡去。一天上午,我就穿著這樣一身服裝,到了他那莊嚴的司令部。那件艱難攜帶了幾千里路的大衣,到延安不久,就因為一次山洪暴發,同我所有的衣物,卷到延河裡去了。

這次水災以後,領導上給我發了新的裝備,包括一套羊毛棉衣。這種棉衣當然不錯,不過有個缺點,穿幾天,裡面的羊毛就往下墜,上半身成了夾的,下半身則非常臃腫。和我一同到延安去的一位同志,要隨王震將軍南下,他們發的是絮棉花的棉衣,他告訴我路過橋兒溝的時間,叫我披著我那件羊毛棉衣,在街口等他,當他在那裡走過的時候,我們倆「走馬換衣」,他把那件難得的真正棉衣換給了我。因為既是南下,越走天氣越暖和的。

這年冬季,女同學們又把我的一條棉褥里的棉花取出來,把我的棉褲里的羊毛換進去,於是我又有了一條名副其實的棉褲。她們又給我打了一雙羊毛線襪和一條很窄小的圍巾,使我溫暖愉快地過了這一個冬天。

這時,一位同志新從敵後到了延安,他身上穿的竟是我那件狗皮襖,說是另一位同志先穿了一陣,然後轉送給他的。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我們又從延安出發,我被派作前站,給女同志們趕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毛驢。那些嬰兒們,裝在兩個荊條筐里,掛在母親們的兩邊。小毛驢一走一顛,母親們的身體一搖一擺,孩子們像燕雛一樣,從筐里探出頭來,呼喊著,玩鬧著,和母親們愛撫的聲音混在一起,震盪著漫長的歡樂的旅途。

冬季我們到了張家口,晉察冀的老同志們開會歡迎我們,穿戴都很整齊。一位同志看我還是只有一身粗布棉襖褲,就給我一些錢,叫我到小市去添補一些衣物。後來我回冀中,到了宣化,又從一位同志的床上,扯走一件日本軍官的黃呢斗篷,走了整整十四天,到了老家,披著這件奇形怪狀的衣服,與久別的家人見了面。這僅僅是記得起來的一些,至於戰爭年代裡房東老大娘、大嫂、姐妹們為我做鞋做襪,縫縫補補,那就更是一時說不完了。

我們在和日本帝國主義、蔣幫作戰的時候,穿的就是這樣。但比起上一代的老紅軍戰士,我們的物質條件就算好得多了。

穿著這些單薄的衣服,我們奮勇向前。現在,那些刺骨的寒風,不再吹在我的身上,但仍然吹過我的心頭。其中有雁門關外挾著冰雪的風,在冀中平原卷著黃沙的風,有延河兩岸雖是嚴冬也有些溫暖的風。我們穿著這些單薄的衣服,在冰凍石滑的山路上攀登,在深雪中滾爬,在激流中強渡。有時夜霧四塞,晨霜壓身,但我們方向明確,太陽一出,歌聲又起。

1977年11月26日改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