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野火集》讀後感

《野火集》讀後感(一)

選擇看《野火集》是因為龍應台先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我的十分相像。看完全書時,龍先生的筆尖已經將我的思想提高到了另一個高度。

下面,我就以一個普通中學生的身份來談一談我的理解與觀點。

在《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以及《生氣,沒有用嗎?》這兩篇文章中,龍應台先生談到了對於七十年代台灣的「髒亂差」現象,當時的國人根本不予理睬,從眾性使得他們漠視了這個滿身污垢,卻被他們稱之「家」的台灣。所以,當龍先生「生氣」時,卻受到了以白眼和辱罵作為「先鋒」的「回報」。對於這一點,我是感同身受的。曾經在一個飄雪的冬天,我看著紅燈前自由穿梭的行人,大聲喊出:「是紅燈,你們為什麼要穿路?」時,身後的一名中年男子用髒話罵了我,從我身邊擠著(來往行人很多)走去了對馬路;一位走到馬路中間的老伯很詫異地回過頭來看我,像是見到了一個不明外星生物體……那一刻,我的眼眶紅了,我不敢相信這就是堅持交通法規的人的下場:眾目睽睽之下,像一個小丑。但是龍先生說「講道德勇氣,不是可恥的事;說社會良知,也並不膚淺。」而且「在一個法制上軌道的社會裡,人是有權利生氣的。」

中國有句俗話「忍字頭上一把刀」,可見國人講隱忍,是出了名的。只要別人不危害自已的利益;只要自已不做害人利己的事情,就可以了。太多國人「根深蒂固」地相信這個「理念」。所以,鳥兒找不到茂盛的樹林了;老人倒地也沒有人幫忙送醫了;世博護照被偷找不到小偷了……這些都是身邊確實發生的。太多隻顧自己利益的人一邊埋怨「人心不古」一邊理所當然地繼續自已的無動於衷。但是龍應台先生告訴我們「要維持一點基本的人的尊嚴,就不得不仰靠一個合理的社會秩序。這不僅要求我們自己不去做害人利己的事,還要制止別人做害人利己的事。」而且我們「不應該迷信逆來順受」。

同時龍應台先生以智者的睿智揭示直指國人的道德劣根性「我們不敢正視自已的缺點,反而一味地掩藏——無論是個人還是群體。」我覺得這真的是一個太多國人都避諱的問題,卻又是至關重要的癥結所在。

拿上海世博會來說,我本身就是世博小志願者,所以有關世博的新聞會特別關注。當電視上播出了哪個廣場舉行盛會時,鏡頭遠處,說不定你就能看見幾個孩子爬到建築上打鬧;一群人擁上公車,把幾個外國人擠在門外;一個女士偷偷地快速掀起隔離帶鑽進了隊伍里……這些盛會中的敗筆,都被掩蓋了。所以當看到《野火集》裡針砭的社會弊端時,我的感受好像就是發生在我身邊的點點滴滴,中國人重形式、做表面的習性到處可見。但是龍先生告訴我們「不要以為你是大學教授,所以做研究比較重要;不要以為你是殺豬的,所以沒有人會聽你的話;也不要以為你是一個學生,不夠資格管社會的事。」因此「我們不做大人物,總可以做個有一點用的小人物吧?一個渺小的個人,如你,如我,還是可以發光發熱。」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希望《野火集》可以燎遍整箇中國大地,帶去龍先生以及所有愛國之人的心聲,關注我們的家、我們的中國、我們的上海,從小我出發改變這些不美好的現狀。就像文中龍應台先生所呼籲「過程會很困難,沒錯;有些人會被犧牲,沒錯。但是在你沒有親身試過以前,你不能說不可能!在你沒有努力奮鬥過以前,你也不能談無力感。」

因此當我讀完《野火集》後,並沒有對名人的膜拜,有的只是對一個文化理念與公民意識先驅者的崇敬,感謝她用筆喊出了很多人不敢、不屑、不願說出的話,感謝她這樣一個平凡卻勇敢的中國人。我想正因為有了這樣前輩的指引,所以我才會變得更堅強與勇敢。

《野火集》讀後感(二)

第一次接觸龍應台的作品是在國中的一次語文考試上,他的一篇文章被選作卷子中的閱讀理解。那時候我就感覺他的文章有一種很奇特的氣息,非常具有吸引力。後來聽說她竟然是一個女作家,這使我對她有了更濃興趣。一直以來,我都會利用課餘時間看看她的作品。不久前,我從學校的圖書館借來了《野火集》,本來只是想簡單了解了解這部作品,但我完全沒有想到,我會被深深地吸引住,以至於我多次丟下學習不管,就是為了看它。

《野火集》揭露了台灣上世紀80年代社社會現狀,80年代的台灣,正處於熱切希望突破現狀,衝撞權威的時期。那個時候台灣社會問題非常多,與今天的大陸非常相似,環境污染,教育桎梏,一黨專政,政府官僚,崇洋媚外,屈從於政,自由難見,人情冷漠,凡此種種。曾經台灣面對的種種問題, 如今也出現在我們面前。然而,焦灼的時代需要批判的聲音。曾長居海外的龍應台,深受西方思想的影響。她對這一切比任何人都要看得透徹。當然,對於親眼看到的一切她不會毫無反應,而是持一把火種,讓野火燃盡整個台灣,喚醒千千萬萬人那顆已經痳木的心。

《野火集》與其它批判社會現實類型的作品的不同之處在於,她成功地用和平的觸筆,深刻而獨到的揭露了當時台灣醜陋的一面。她並沒有與任何人,任何勢力為敵。她做這一切是因為她深愛著這一片土地。這就是她這部作品的獨到之處,也是她的成功之處。

在開篇文章《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中,龍應台的氣憤溢於言表,對於許多國民的種種懦弱,自私的行徑感到十分無奈。然後,她生氣了。她之所以生氣是因為許許多多的國民居然不會生氣。對於政府糟糕工作表現,對於日常生活中的種種不平,人們都只是抱怨一下就過去了,而不是去做一些他們該做的事情去改變這一種現狀。或許是因為受到了中國古代那個所謂的「中庸」思想的影響,人們都已經習慣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這種做法。

按照我個人的看法,《野火集》最近之所以會受到這麼多人的喜歡,我想是因為目前大陸的社會現狀跟那個時候的台灣十分相似。在今天的中國,各種社會問題十分突出。貪污腐敗,環境污染,教育體制改革無效等等。當大陸的人們在閱讀《野火集》這本書時,感覺它描述的不是台灣,而是現在的大陸。因而才會有這麼多人閱讀龍應台的《野火集》。

那麼,我們是不是該從龍應台的這部《野火集》中學到點什麼呢?當台灣面臨這些社會問題的時候,他們有一個龍應台。這個龍應台會告訴他們點東西,會提醒他們點東西。那我們大陸呢,我們大陸有沒有這樣一個人?答案是顯然的:沒有。至少在可以遇見的未來裡面是沒有的。像龍應台這樣的人物顯然是可遇不可求的,我們不能祈求上天賜一個龍應台,但我們可以將龍應台的一些東西變為自己的東西。不過顯然的是,我們大陸今天所面臨的問題比當時的台灣所面臨的要複雜得多。目前,我們還必須要面臨人口問題,住房問題,就醫問題等等等等。所以,龍應台未必對大陸的現狀有太多幫助。所以,要解決大陸多而複雜我們還要探索自己的道路,而不是指望。

《野火集》讀後感(三)

台灣作家龍應台的《野火集》是一部很好的作品。《野火集》於1985年出版上市,其中收錄了27篇龍應台在84、85年發布的短片文章及19篇同人的評論文章。文章主要內容是批評國民黨政府各種不足之處,及鼓勵同胞要爭取自己的民主、自由等權利。

《野火集》同柏楊的《醜陋的中國人》有許多相似之處。其出版年份相同,寫作目的相近,具體內容互有參照。總之兩本書雖都出版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但還都適合今天的中國讀者,特別是大陸讀者閱讀。

《野火集》總的基調是客觀冷靜的,敘述方法是說現象、究原因、提建議,沒有過多的吸引眼球但卻無濟於事的嘲諷與輕慢。可以讓人感覺到作者情真意切,是真的想為家鄉、為學生、為小民改善自然環境,提高生活水平,推進民主自由。

文章發布已有將近30年了,30年前的台灣與今日的大陸有許多驚人的相似。集權政治、道德淪喪、環境污染、弄虛作假,等等。許多非常嚴重的問題在現在的台灣已經有了較好的轉變,而在大陸卻依然嚴峻。這讓我感覺大陸與台灣是不是有著30年的差距,或者說30年後,我們的各方面情況可以達到今天台灣的水準。

我爸媽去過台灣,據他們說那裡真的是很好,()秩序井然的街道,乾淨衛生的食品,優美的風景,較高素質的居民。細想起來,包含上述要素的城市在大陸恐怕真的沒有幾個。真的希望祖國大陸可以有台灣那樣物質和精神文明。

最後說一下,龍應台是一位女性。經常在暢銷書排行榜上看到她的暢銷書《目送》,一直以為這個名字的背後會是一位像朱自清、余秋雨一樣的溫文爾雅的男性。然而事實卻正好相反,龍應台不但是一位女性,而且是一位關心民主建設、百姓疾苦、民族未來的有思想、有抱負的女戰士。她的言論在當時的政治高壓下,是受到了許多保守人士的攻擊的。她也是頂住了政府的壓力,發表了一篇又一篇的文章,進而點燃了台灣自由民主的野火。一個弱女子,能有這樣的氣魄與情懷,真真讓人讚嘆敬佩。

推薦大家去看這本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