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黃鶴樓送別讀後感

黃鶴樓送別讀後感(一)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李白為孟浩然餞行,雙方依依不捨,孟浩然乘舟下揚州時,李白凝視著那架孟浩然乘的船,寫了《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事。描寫了李白與孟浩然之間的深厚友誼,描寫了朋友之間難捨難分的感人場面。

何為朋友?朋友就是可以與你有福同享, 有難同當的人。自古以來,中國就是很注重友情的,歃血拜兄弟、桃園結義等拜兄弟的事並不少見,成為一個個千古流傳的佳話。

相反而言,那種表面親和,和其他人稱兄道弟,而內心奸詐貪婪,時不時給你插上一刀的人,也並非少見。他危險時,有些人鋌而走險救了他,卻熟視無睹,不知感謝。

記得四年級的課文《九色鹿》裡的內容:有個人叫調達,他掉到了水裡,九色鹿把他救了上來,九色鹿不要厚禮,讓調達不告訴別人它的住處,沒幾天,調達就把國王帶來捉九色鹿了,九色鹿十分氣憤,說調達不守信,國一把他給流放了。

凡此種種,告訴我們交朋友時一定人清「真」朋友和「假」朋友, 我們要像李白和孟浩然一樣做個知己。

黃鶴樓送別讀後感(二)

《黃鶴樓送別》這首詩言簡意賅,凝鍊而跳躍,美之極。詩中極為有限的詩句表達儘可能多的意思,意無窮。在執教中教者巧妙地將色彩美、畫面美、意境美與藝術妙筆融為一體,「詩中有畫」、「詩中有情」、「詩中有理」,既閃耀著美的光彩,又給人以深刻的啟迪;既抓住「亦畫、亦情、亦理」的特點,又引發學生思想情操上受到美的陶冶和升華。

「揚州」是東南都會,自古繁華,而「三月」又正是詩人用「煙花」修飾「三月」,不僅傳神地寫出煙霧迷濛、繁花似錦的陽春特色,也使人聯想到處在開元盛世的揚州,那花團錦簇、繡戶珠簾,繁榮而又太平的景象。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時間也選擇得恰當。李白對友人的這次旅遊自然十分欣羨。

「煙花三月下揚州」這清麗明快的詩句,正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愉快與嚮往。但李白又是富於感情的詩人,當友人揚帆遠去的時候,惜別之情油然而生。詩的第三、四句正是寫李白送別詩友時的惜別深情。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表面看來這兩句詩全是寫景,其實卻有著詩人鮮明的形象。「孤帆」絕不是說浩瀚的長江上只有一隻帆船。

作者運用清麗自然的語言,創設出雄渾開闊的意境,給了我們一個發揮想像的空間發展創造性思維,進行藝術再創造。在讀古詩時,利用想像根據詩意把大腦中記憶的各種意象進行再造組合,從而再大腦中創造一個新的畫面。

黃鶴樓送別讀後感(三)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每當讀起這首膾炙人口的名詩時,我頭腦中總會情不自禁地浮現這樣一種畫面,暮春三月,長江邊煙霧迷濛,繁花似錦,年輕的李白正在黃鶴樓上為大詩人餞行。

雖然兩人即將要分別了,但都裝得若無其事的樣了,一會兒仰望藍天白雲,一會兒遠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這情。

文中有句話說得好:「雖然我們暫時分別了,我們的友誼卻像這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我總會想起我的好朋友薛柏宏。」

岸邊楊柳依依,江上沙鷗點點。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隨著江風漸漸遠去,消失在藍天的盡頭。多美的景色啊!此時的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遙望著遠方……難道李白是想孟夫子的人品令人敬仰,詩篇譽滿天下,要是能和你一同前往揚州,那該多好。孟夫子,我想你當我的兄長,與我吟詩作對。讀了這篇課文,我感受到:李白,孟浩然兩人朋友情誼深,有著依依惜別的感情,正如我和我的好友薛柏宏,我們一同上學放學,一同學習,有問題互相探討,有困難相互幫助,在學習上互相激勵又互相競爭。我們天天在一起快樂的學習。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