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永別了武器讀後感

永別了武器讀後感(一)

最近再看海明威的《永別了,武器》,感覺理解更加深刻,我覺得一個有閱歷的人寫的東西更具有感染力和質感,而海明威正是根據自己的參戰經歷,以戰爭與愛情為主線,吟唱了一曲哀婉動人的悲歌,曾多次被搬上銀幕,堪稱現代文學的經典名篇。

美國青年弗瑞德里克。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志願參加紅十字會駕駛救護車,在義大利北部戰線搶救傷員。由於他為人和善,平易近人,在軍隊中有很好的聲望,或許這正是悲慘的開始吧。在朋友的介紹下,認識了女護士凱薩琳。巴克萊,在戰火之下開始了一段充滿悲情的愛情故事。

在文章的前部分作者用白描的手法,用短小精練的語句,僅僅是幾個景物的描寫,如「隔著河流和平原的高山依稀可見」、「河床里有鵝卵石和大圓石頭,在陽光下又圓又白」、「河水清澈,河流湍急」,就像一幅畫面展現在讀者眼前,本來讓人感覺著生活是那麼美好的。而作品也就是在開頭就定下了基調,如「樹幹也擠滿了灰塵」、「那年樹葉早落」、「路上只有落葉,空空蕩蕩的」,暗示了這個故事的悲劇性結局。

無論勝利還是戰敗,人民總是要承受最多、最沉重的的痛苦。海明威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迷茫的一代的代表作家。曾經他在政治家的豪言壯語的下參加了一戰。他戰時受傷,曾從身上取出幾百片榴彈炮彈片,長期失眠,黑夜上床必須點著燈,入睡後又被惡夢折磨,舊病發作起來,理性失去控制,無法制止憂慮和恐懼,因此這部小說也是富有強烈的的反戰情緒。小說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告別戰爭;第二部分是告別愛情,這兩部分都批判了帝國主義宣傳的虛偽性。海明威指出戰爭摧毀了人的幸福,即使已經告別了硝煙瀰漫的戰場,在黑暗中奮身躍進一條大河,逃到了瑞士,準備享受著世外桃源的幸福生活,但是作者認為「世界殺害了最善良的人,最溫和的人,最勇敢的人」。文章一開始就描繪了一個醜陋的對立世界。一方面是辛苦地跋涉的士兵,另一方面是安坐在小轎車裡矮小國王,接著有報導部隊裡傳瘟疫,還諷刺的說了:「結果部隊裡只死了七千人。」在小說里,作者還借用各類士兵以及他人的思想來反對這樣的戰爭。

在《永別了,武器》中,我清晰地看到了男主人公對女主人公的愛情的一步步變化和發展,最終難如人願。應該說這場愛情是被戰爭所摧殘。故事開始,對於這場戰爭,書中主人公亨利對戰爭盡職盡責。對患腸疝的士兵拔刀相助、第一次進攻時奮不顧身為司機尋找食物、受傷後謙讓有英雄氣概的等,無不表現這一點。顯示了一個軍人的勇敢和應有的善良。而且此時,他也開始了與巴克萊小姐的交往,儘管已開始時懷著不純潔的目的。戰爭時間越來越長,讓亨利認識了許多,與此同時,不禁讓亨利對戰爭產生了懷疑。親身經歷了戰爭的種種,尤其是親眼見到了義大利軍不堪入目、潰不成軍的撤退場面,看到戰友死在自己的眼前,以及憲兵武斷地處決與部下失散的軍官……戰爭給人們帶來的一系列痛苦,讓亨利決心離開戰爭,遠離戰爭,脫下軍裝,毅然去尋找自己的愛人……從這一段時間所發生的故事來看,亨利對戰爭的態度已經發生了重大的改變,他變得不再相信戰爭,不再願意參與到戰爭當中去此時的亨利已經完全的要將自己置身於戰爭之外。只想和自己心愛的人在一起。冒著生命危險離開了米蘭,到了瑞士,可以說這是新生活的開端。此時的他們雖然離開了戰亂,但是總給人一種活得不真實的感覺,總害怕這會是一場夢,生活還是讓人擔憂,總怕夢醒,總怕幸福不再有……

結局還是令人嘆息,巴克萊最終離開亨利而去,這亂世里的愛情之花還是枯萎凋謝了,令人嘆惋……

從整個故事來看,海明威是寫出了人們對於這場摧殘愛情、摧殘人性的的戰爭從投入到懷疑到厭惡繼而到冷漠痳木的過程,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玩世不恭、信仰危機的「迷茫一代」的精神面貌。

永別了武器讀後感(二)

《永別了,武器》是海明威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書中貫穿了愛情與戰爭兩條主線,闡述了作者對人生的看法及態度,並且表達了他對戰爭的厭惡,以及戰爭所帶給人的深深的傷害。

剛開始讀這部小說我並無太多感觸,只覺得平平淡淡,即使是戰爭造成的破壞和烏煙瘴氣的環境也不能使我觸動,畢竟戰爭離我太遠了,我對他的隱形僅僅是從電影或書本中得到的。但是當裡面的一些人因戰爭而死時,我才忽然意識到它的殘酷。主人公因戰爭飽受煎熬有過一段短暫幸福的日子,但悲劇還是發生了,他的妻子難產而死,僅剩他一人繼續顛沛流離。小說最後以悲劇收場,令人無限感慨。

永別了武器讀後感(三)

在海明威看來,戰爭本來就是一種荒誕的行為,是黑暗的政府對人們的一種欺騙和利用,政府用正義的名義騙大眾去前線奮戰,但結果只是犧牲。

這部作品大致可分為兩部分,前部分是小說主人公在戰場上的情況,後半部分是主人公厭倦了戰爭,因此離開前線,和文中女主人公離開的情況,但是女主人公在小說的最後卻因難產而死,那個時代的人總是得不到幸福的。

一個告別了武器的人,不是敵人的俘虜,就是愛的俘虜。我不是不善於自我保護,實在是一個放棄自我保護的人。就如同生命的資料庫,已經不需要進入的密碼,隨時都可以打開全部程式,可以讀出全部的檔案。我說的俘虜,就是這個意義上的俘虜。當我把自我放到陽光下的時侯,我明白從此不能有所偽裝,隱蔽的日子一想起就令人不安。當我意識到抗拒的無奈,有多少時間無可挽回,有多少記憶漸漸從內心淡出。說到底,俘虜就是一個不能抵擋傷害的人,就是要有足夠的勇氣放棄希望,必須承受生存的全部壓力。本來,在屬於個人的空間,可以沉浸於獨自的幻想,可以從塵埃里開出虛擬的花朵。而一個放棄自我保護的人是連欺騙自己都不能,只有不斷地淨化內心世界。()

《永別了,武器》是海明威一部帶有濃郁自傳色彩的作品,在距離他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受傷的十年後,他完成了這部作品。小說具有強烈的反戰情緒,總體可以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告別戰爭;第二部分是告別愛情。在作品中,海明威譴責的並不是參加戰爭的人,而是戰爭的種種罪惡和愚蠢,以及帝國主義宣傳的虛偽性。海明威指出戰爭摧毀人的幸福,即使是告別了硝煙瀰漫的戰場,在黑暗中奮力躍入大河,受過死亡的威脅而重生,逃亡到瑞士,享受到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最終愛人還是難免一死,因為作者相信「世界殺害最善良的人、最溫和的人、最勇敢的人」。這種人生如夢的悲觀絕望,從根本上否定了資產階級社會的文明。從整個故事來看,海明威是寫出了人們對於這場摧殘愛情、摧殘人性的的戰爭從投入到懷疑到厭惡繼而到冷漠痳木的過程,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玩世不恭、信仰危機的「迷茫一代」的精神面貌。書中主人公亨利從盡義務到對戰爭的指責調侃,到處了義大利社會各階層對戰爭的態度,而海明威就是要讓人們「從這本書中了解人類在戰爭中的思想感情」。現在讀來,這篇小說還是有著吸引人之處和可學習借鑑之處。海明威的語言確實有其可取之處,值得我們品味……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