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中外名著的讀後感

中外名著的讀後感(一)

莫泊桑與美國的歐·亨利,俄國的契訶夫並稱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我在讀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項鍊》後,深有感觸,下面來與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故事主要敘述的是天生麗質的馬蒂爾德卻因為貧窮而嫁不到,一個好人家,最後嫁給了教育部的一個小職員。後來為了在一個部門舞會上彰顯風姿,瑪蒂爾德從朋友那兒借了一條鑽石項鍊。可是,誤會回來後卻發現項鍊兒不見了。於是,為了贖回那條項鍊,瑪蒂爾德付出了十年的青春和心血,可是,最後才知道那條項鍊兒居然是假的……

可憐的瑪蒂爾德!僅僅是為了一條鑽石項鍊,她付出了她十年的青春歲月。十年後,她青春不再,美貌不再,按莫泊桑的話說,就是失去了做貴婦人的唯一資本。她為了這條鑽石項鍊,不惜犧牲自己的青春。其實,換個角度說,不必去憐憫她,她過分虛榮的性格就導致了她必須要品嘗命運的苦果。不過值得欣慰的是瑪蒂爾德畢竟在艱辛中走了過來,走向了成熟。

可是,那條她用十年的青春贖回的項鍊,會不會還是假的呢?我突然想到了這個問題。會的,真的有可能。在當時那個弄虛作假的社會,這種情況真的有可能發生。瑪蒂爾德肯定沒有想到,她十年的辛酸竟是為了一掛假項鍊,而且,換來的項鍊還是假的,她會怎麼樣?精神崩潰?鬱鬱而終?都有可能。但是,這就是她虛榮的後果啊!

《項鍊》這篇小說,主要抨擊、鞭撻的,就是享樂主義。然而,在享樂主義泛濫的今天,我們是否反思過呢?曹文軒曾經說過:「年少時,就有一種痛苦的風度,長大後才可能是強者。」是的。如果天天養尊處優慣了,突如其來的時間我們又怎麼面對?可是如果在逆境中生長,就會讓人變得更成熟。

如果瑪蒂爾德一開始不虛榮,是一個自尊、自愛、自立、自強的女人,徹底擺脫依賴心理,那麼結局還會是這樣的嗎?所以,不一定條件優越就是好事,逆水行舟,也並不是一無是處。遇到生活中的困難,我們應選擇的不是迴避,而是面對。因為逆境能讓我們成熟起來,冷靜起來!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應做一個自信自強的人,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不圖名利,不圖錢財。學會在逆境中成長,學會沉著和冷靜!

中外名著的讀後感(二)

莫泊桑《項鍊》的這篇文章,以豐富的故事情節向我們敘述了洛賽爾太太悲慘的生活。在期間,我也感受到了19世紀巴黎的底層平民生活的艱辛和無情的卑微。

文章的開頭樸實的向我們引入了文章的主人公。同時也暗暗的透出了洛賽爾太太內心虛榮與現實的不平衡。引入的介紹,隱隱約約向我們闡述著那個時代的社會地位的重要性。然而從中又能依稀感覺到巴黎的勞苦大眾的對這種貴族制度的無奈和痛苦。

在洛賽爾太太收到貴族邀請函後,一時沒有名貴的氣派穿著成了這個貧困人家的焦慮。無奈之下,他的丈夫花了幾乎所有的積蓄用以購買衣著。洛賽爾這樣的奢侈,這樣的顧及自我的虛榮,這樣的與現實脫離。但這僅是一個小節。她之後又再一次的從別人那借來了名貴項鍊,在社交圈中想要迅速成名。

然而最後卻將項鍊丟失,不忍告訴朋友,卻獨自走上十年還債之路。我覺得,首先平民進入富貴社交圈這不僅是與本身身份的不符,與洛賽爾的強烈虛榮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她想要稱心的名牌衣著和首飾,渴望在富貴社交圈中出人頭地。但僅從文中描寫中也可以看出,也許應付生活,洛賽爾也可能已經捉襟見肘。

那又是什麼讓洛賽爾樣的急迫想要進入富貴社交圈呢?我們仔細想一想,在19世紀的巴黎,什麼樣的人才是最名貴的呢?王室貴族。他們擁有一切的權力和金錢。將財富籠絡於金字塔塔尖,而底層卻是一片荒蕪。沒有人想願意永遠在貧困邊緣徘徊。太多人想要攀附上名人社交圈,從而以求得自己的出類拔萃,洛賽爾也是如此。我認為這是影響的一個因素。不肯告訴朋友,而自己默默的完成還債,到最後卻發現丟的是假項鍊,賠的是真項鍊。

或許這很好笑,世界上哪會有這麼愚蠢的人,或許這又是作者刻意安排。但無論怎麼樣,我們都可以感受到洛賽爾對虛榮的高要求,這種高要求已經高出了她現實所能承受的能力。毫不誇張的說貴族的生活可能也許遠遠超出了洛賽爾的夢想承受能力。這不是幻想,這就是現實,這是殘酷的現實。在貴族制度烙印深刻的社會中,像洛賽爾這樣,為了社會名利而逐漸放棄自我真正理想的人最終只能苟延殘喘。

《項鍊》寫的是悲慘的小角色,而讓我看到的卻是19世紀社會勞苦人民的縮影。他們忙於奔波,終日沒有吃飽飯;他們漫無目的,每日辛勤勞作;他們沒有夢想,終究生活在痛苦的社會中。

中外名著的讀後感(三)

《項鍊》寫的是教育部職員駱爾塞的妻子瑪蒂爾德,她為了參加教育部長舉辦的晚會,把丈夫準備買鳥槍的四百法郎拿去買了衣服,又向女友借來一串項鍊。在晚會上,她的姿色打扮顯得十分出眾,男賓們都望著她出神。她覺得這是一種"成功",十分滿意。

回家後,她脫衣服時發現項鍊不見了,夫婦大為驚駭,在遍尋無著的情況下,只好賠償,最後在首飾行里買到了一條一模一樣的,價值三萬六千法郎的鑽石項鍊,換給了女友。而這對夫妻花了十年功夫,還清了買項鍊所欠下的債務。

故事的高潮是在最後,在十年後的一天,瑪蒂爾德碰見了女友,在談話中她得知女友先前借給她的項鍊竟是件贗品。

讀完整個故事,給我的第一感覺是不可思議,命運真的很捉弄人,生活真的是變幻莫測!一串項鍊使她平步青雲,也斷送了她的一生。是不是瑪蒂爾德的虛榮心和追求享樂的思想斷送了她的十年青春呢?但是對於不滿意自己生活的瑪蒂爾德來說,她並沒有用自己虛偽的一面得到奢華的生活,她只是想想而已。

她恪守著做人的基本原則,維護著自己的尊嚴。生活中有很多的無奈,特別是對於她這種沒權沒錢的小婦人來說。在讀到失項鍊部分時,我不禁想:為什麼她會選擇償還這條路,其實她可以逃走或賴帳,遠走高飛,不了了之,或者向朋友說明"真相"。但是她並沒有這樣做,可見其自尊的一面。()

瑪蒂爾德悄然堅決的選擇一條滿布荊棘的人生之路,走過風,走過雨,走過昨天,走過今天,走過明天。她變了,貧窮生活的磨鍊,不僅僅改變她的容貌,更重要的是改變了她的精神。艱辛的勞動、生活,把她的不切實際的幻想,從雲端拉回切切實實的地面,現在出現的是一個新生的瑪蒂爾德。

雖然瑪蒂爾德是不幸的,她的不幸在於她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白白的增加煩惱,同時她又是幸運的,殘酷的現實讓她清醒。

看完這篇小說更讓我覺得:生活不是雲裡霧裡的幻想,更多的是腳踏實地的一步步走過。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