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荷花澱讀後感

荷花澱讀後感(一)

人們永遠充斥著戰爭,因為他帶來的只有悲痛與淚水,憤怒與哀鳴。可是,當我們把侵略者趕走時,那種喜悅安撫了戰爭帶來的創傷。

故事講了一位叫水生的漢子,因為會上成立了一個地區隊,要各位踴躍參加,而水生又很積極,就第一個舉手報了名,回去與老婆一說,就匆匆走了。丈夫在外打仗,哪有媳婦不擔心?水生的老婆與其他戰士的老婆一商議,決定去看看水生他們。她們嘩嘩搖著船去了淀的對岸,才知道水生他們剛走。她們不得不失望的往回走。這時,一艘日本軍船,緊緊地跟上了她們。幸虧她們在白洋淀長大,不船搖得飛快,她們打算把鬼子引進荷花澱,因為那裡水淺,大船開不進,當她們駛進荷花堆中時,槍聲響起了,她們想,陷在敵人埋伏里了,準要死了,就一齊翻身跳入水中,當她們不得不上來換氣時,看到開槍的並不是鬼子,而是水生他們,最後,鬼子被逼無奈逃的逃,死的死,而水生老婆卻如願與水生見面了。

和平如大海般穩健,如藍天般深邃,如草原般令人嚮往,而戰爭永遠只能活在人們的唾沫腥子下。《荷花澱》寫出了人們多麼希望抗戰早日結束,因為,生命只有一次,要是因為戰爭而犧牲,那未來的美好年華豈不如被海嘯噬沒一般。我們只需要細膩精緻的人生,不需要污穢漫長的戰爭。我們只願趕走侵略者,永保和平。

荷花澱讀後感(二)

爸爸常常給我講戰爭年代的故事,我總是聽得津津有味,《荷花澱》一文讓我真正明白了抗戰勝利的原因。

在月明風清的夜晚,丈夫幹完活回家,妻子用葦眉子編席,聊聊家常,生兒育女,該是多麼幸福的事啊!可水生及他的戰友們卻要在這大好月色下奔赴疆場。為了國家,為了使中華民族不再受外來侵略,他們拋棄了夫妻感情,拋棄了個人恩怨,堅定地走上戰場。

每一位妻子都深深地想念著丈夫,無奈之下,她們決定去部隊探望。不料非但沒找到丈夫,反而在返回的途中遇到了「鬼子」。那時她們正乘著小船滑行在水中。看見鬼子後,她們便迅速地撐著小船,小船也不辜負他們,「嗖嗖」地向前竄。生長在這荷花澱里的婦女們水性好,將小船停在水淺的蘆葦盪里。槍聲頓時響起,婦女們迅速鑽進水中,半晌才發現是她們的丈夫正向鬼子開槍。個個英姿颯爽,鬼子全部殲滅。一個個年輕的小伙子鑽進水中打撈戰利品,因為有年輕婦女們的吸引,使這場游擊戰大獲全勝。以後婦女們也便跟著丈夫一起「解放中國」!

為什麼小小的日本會侵略比它大得多的中國?因為政府的昏庸無能,因為封建思想在民間紮根,使得中國無法像其他國家一樣適時地進行革命。可中國為什麼能取得最終的勝利?因為華夏子孫有著同樣的信念:解放中國!

回憶起電視上經常演的「甲午大海戰」。雄健的中國船隊輸給了日本,那是因為北洋水師沒有嚴明的紀律,更重要的是那時的中國沒有團結的精神!像鄧世昌等人寧死也不投降,多少民族英雄犧牲在挺立的中國國旗下,但在那兵荒馬亂的戰爭年代,也不乏像汪精衛這樣甘願臣服於日本的大漢奸。

如今的中國,可謂是世界強國,習近平主席對中國的偉大復興之夢更是振奮人心。這讓我懂得團結一心必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荷花澱讀後感(三)

《荷花澱》是孫犁短篇小說的代表作,發表於1945年5月15日延安《解放日報》。當時抗日戰爭已經進入最後階段,《荷花澱》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以冀中抗日根據地人民的鬥爭為生活題材,精心譜寫的一曲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樂觀主義的讚歌。

小說描寫以水生嫂為代表的農村婦女送別丈夫走上戰場的動人情景,以及她們深明大義、勇挑重擔、樂於吃苦、不畏艱險的美好心靈,真切感人。水生嫂是作品著墨最多的婦女典型。她勤勞、能幹,編葦席;她賢慧、溫柔,敬重老人,疼愛孩子,體貼丈夫,在她身上有著我國勞動婦女的傳統美德。水生嫂雖然愛丈夫、愛家庭,眼光卻不狹隘,她能識大體、顧大局,懂得如何處理愛國與愛家的關係。當她知道丈夫報名參了軍,雖然也心疼丈夫,依戀不捨,但她還是很快欣然同意,並為丈夫準備好了行裝。水生是抗日根據地青年農民的典型,他是小葦莊的游擊組長,黨的負責人,具有「公而亡私,國而忘家」的高尚品質,在國難當頭之際,他能自覺地把兒女私情和個人利益服從於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第一個報名參加了縣委建立的「地區隊」。水生嫂等婦女們的成長,從一個側面表現出了冀中人民在民族自衛戰爭中的巨大變化。作者通過塑造以水生嫂為代表的婦女群像,歌頌了冀中地區抗日軍民在黨的領導下英勇抗戰的革命鬥志以及愛國主義精神。這是一篇洋溢著詩情畫意的小說,也是一首戰鬥的頌歌。

這篇小說特色鮮明,首先,充分吸收了散文、詩歌的營養。小說不重在典型人物的刻畫和塑造,而重在以散文的事情筆觸表現人物的心靈美。和其他革命型小說相比較而言,本作品以散文的筆法敘述故事,既有小說的情節,又有散文的韻味;是敘事的散文,是抒情的小說,非常有特點。小說具有濃郁的抒情性,但又非常講究分寸和節制,不過度渲染。其次,小說通過一連串的生活畫面來刻畫人物,展開主題,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泥土氣息和時代的特點。作品沒有藉助波瀾起伏、硝煙瀰漫的激烈戰鬥場面來塑造人物,而是通過月夜編席、夫妻話別、送夫參軍、藉故尋夫、歸途遇攻、伏擊戰鬥等一系列充滿生活情趣的畫面,把情節串聯起來,表現白洋淀人民平凡而高尚的情操,同時也反映出白洋淀人民的風土人情。小說通過描繪人物的對話和動作來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筆法簡潔而細膩。()抓住最能展現人性美、人情美的場面,人物語言、動作,細節等,準確傳神地刻畫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如文中:「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裡吮了一下。」作者沒有直接描寫寫女人得知丈夫要去部隊後不安的心情,而是側面烘托,通過「震」、「吮」兩個動作,把一個鍾愛自己丈夫的妻子,又極力克制自己感情的複雜內心準確地表現了出來。另外女人們由於思念自己的丈夫,但又不好意思說出來,於是找個各種各樣的理由,如:忘記了一件衣裳、俺婆婆非要叫我去……也淋漓盡致地刻畫出女人們的細膩心思,讚嘆作者把女性的心理狀態把握地如此恰到好處。再次,小說的景物描寫充滿了詩情畫意。小說多處描繪了白洋淀幽靜而美麗的自然景色,這些景物描寫,既烘託了人物性格,又加深了作品的主題。當我們邊細細品味這篇小說時就可以想像出:一群婦女坐在小船上,身後是一望無際的荷花澱,近景遠景層次井然,線條分明。這群婦女處在這種特定環境中,從她們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根據地人民民眾的精神風貌;同時從稻秧、蘆葦、浪花的起伏跳躍,我們仿佛聽到這幅畫面外的風聲、水聲,那就是當時風起雲湧的抗日的時代潮流。一處景物的描寫,竟然能反映如此深刻的內容,可見作家筆底的功力的深厚。再如:每年蘆花飄飛葦葉黃的時候,全淀的蘆葦收割,垛起垛來,在白洋淀周團的廣場上,就成了一條葦子的長城。這段話從側面暗示了中國人民的團結一致、齊心協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