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昆蟲記讀後感700

昆蟲記讀後感700(一)

爸爸給我買了一本《昆蟲記》,我喜出望外,心裡樂開了花。剛拿到《昆蟲記》,它就像一塊奶油蛋糕深深地吸引著我。因為裡面的昆蟲不但有趣而且生動:有可憐的鳴蟬、膽小如鼠的蛐蛐、可怕的狼蛛、五毒之首的蠍子、勤勞的蜜蜂、長毒刺的黃蜂……這本書主要講了一些昆蟲的家庭生活、捕獵技巧和外貌特徵等。

就說那可怕的狼蛛的產卵和母愛吧!狼蛛是節肢動物,身體主要分頭、腹兩大部分,是世界上最大的蜘蛛之一。狼蛛有一個又小又圓的頭,頭上長著八隻眼睛和恐怖的毒牙,還有八隻長毛的長腿;腹是產卵用的。狼蛛真令人望而生畏啊!一年夏季的一天,法布爾在一叢迷迭香的花下見到一隻挺著巨大肚子的狼蛛,這表明它既將臨產。法布爾見了馬上用捏子小心翼翼地把狼蛛夾起,輕輕地放入一個既透明,底部又放著泥土的大瓶子裡,留作觀察。幾天後,狼蛛開始產卵了。只見它先在地上織了一張網,大小相當於一隻手掌。蛛網很粗糙,也不成形,卻相當穩固,接著,母狼蛛吐出一些更結實的絲,織成一個圓狀的白色球體。上面留了個小口子;再把胎部對準小口子,產下一粒粒金黃的卵;;產完後,狼蛛把口子封上。最後,它把那張不成形的網用腳踹到一邊,把卵袋往身上一背,卵帶就成了它的無價之寶。狼珠媽媽把它的「寶貝丸子」保護得嚴嚴實實的,無論行路、休息、捕獵、逃跑,狼蛛媽媽與它的卵袋每分每秒都不離開。如果卵袋意外脫落了,狼蛛也會飛速地拾起卵袋。狼蛛的母愛真深啊!

讀了法布爾的《昆蟲記》,我知道要仔細觀察身邊的事物,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還知道法布爾對昆蟲是那樣的好奇,所以才去專心致志地觀察、研究昆蟲。

昆蟲記讀後感700(二)

近日,我讀完了《昆蟲記》這本書,感觸很深。

這本書的作者通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緻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作者寫得生動有趣,讀者讀得興趣盎然。

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這都要歸功於作者的仔細觀察,細緻描寫。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著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後面,還生長著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為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等,這些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寫出來。光是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細緻描寫,讀者才能看懂,又如「這小筒的外貌,有點像絲織品,白里略秀一點紅,小筒的上面疊著一層層鱗片,就跟屋頂上的瓦片似的」等,這些細緻描寫,使整本書寫得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勝。

昆蟲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管蟲會穿「衣服」,不知道松蛾蟲會預測天氣,也不知道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現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動物的思維方式比人還高,例如赤條蜂給卵留食物時,是把毛毛蟲弄得不能動,失去知覺,而不是殺死毛毛蟲,這樣,就可以給食物「免費」保鮮。又如舍腰鋒給卵捕蜘蛛時,是只捕小的,這樣每隻就可以使小蟲只要一頓就可吃完,每頓就可吃到新鮮的,怎麼樣?聰明吧!

作者寫出這些都是因為他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師叫我寫作文時候,我總想不到題材。不過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發現了一隊螞蟻正在搬食物,經過觀察我發現,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後頂在頭上,搬回窩裡,然後原路回,再搬。這次我雖然仔細觀察了,但這是對我感興趣的事。現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對我們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的所有的事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蘊含著大學問呢!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了解世界的奇妙。這是讀完《昆蟲記》後,我深刻體會到的。

昆蟲記讀後感700(三)

《昆蟲記》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也是一部不朽的著作,更是他創造的一個偉大的奇蹟,贏得讀者聲聲的驚嘆!

作者法布爾用人性化的方式觀察蟲子,向我們展現了昆蟲的生活。這本書讓我們知道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象鼻蟲」在內,都在同一個緊密聯繫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

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這是作者細心觀察的結果,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著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後面,還生長著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為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等,這些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寫出來。光是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細緻描寫,讀者才能看懂,又如「這小筒的外貌,有點像絲織品,白里略秀一點紅,小筒的上面疊著一層層鱗片,就跟屋頂上的瓦片似的」等,這些細緻描寫,使整本書顯得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勝。

昆蟲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管蟲會穿「衣服」,不知道松蛾蟲會預測天氣,也不知道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現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動物的思維方式比人還高,例如赤條蜂給卵留食物時,是把毛毛蟲弄得不能動,失去知覺,而不是殺死毛毛蟲,這樣,就可以給食物「免費」保鮮。又如舍腰鋒給卵捕蜘蛛時,是只捕小的,這樣每隻就可以使小蟲只要一頓就可吃完,每頓就可吃到新鮮的,怎麼樣?聰明吧!

作者能寫得這麼引人入勝,都源於他的仔細觀察,讓我驚嘆的是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已經算是奇蹟了;一個人一生專為「蟲子」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說是奇蹟,而我,則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有沒有恆心的人,因此,老師叫我寫作文時候,()我總想不到題材。不過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發現了一隊螞蟻正在搬食物,經過觀察我發現,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後頂在頭上,搬回窩裡,然後原路回,再搬。這次我雖然仔細觀察了,但這是對我感興趣的事。現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對我們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的所有的事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蘊含著大學問呢!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了解世界的奇妙。這是讀完《昆蟲記》後,我深刻體會到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