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大出天下,大秦壯哉 ——《大秦帝國》讀後感

巍巍秦關,莽莽秦川。蒼蒼明月,迢迢關山。同耕同戰,浴血何年。銳士鐵衣,女兒桑田。誰謂明月,照我無眠。天地同光,念日月之共圓。

一部好的歷史小說,真實而又不真實。真實,在於其歷史事件上,其他的,都是不真實的。說白了,就是將大框擺好後,向其中豐富細節,刻畫人物。能寫到《大秦帝國》這樣高度的作品,寥寥無幾。唯有《明朝那些事兒》可與其一決雌雄。它雄渾,沉鬱,而又輕鬆,熱血,青春,它的魅力不在於用詞有多美,而在於細節刻畫的細膩。大秦的逐步崛起,令人興奮;秦風低回,又使人沮喪。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為一句誓詞而熱血沸騰,為商鞅的慷慨赴死而又感慨萬千。

秦國地處西北,經濟文化落後,六國又步步緊逼,然而這個被稱為戎狄的邊陲諸侯卻一躍而起,一統天下。根源在哪裡?在於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血不流乾,死不休戰的精神,在於法制,更在於君臣之間的絕對信任。

六國會盟,企圖滅秦。國難當頭,秦孝公繼位後,當即發出「招賢令」,正是這種唯才是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方針才使秦國身陷重圍而國不滅。於是,商鞅出現了,在秦孝公的全力支持下,商鞅大刀闊斧地進行了徹底的變法:廢井田,開阡陌,除隸農,賞耕戰,刑無等級,不赦不宥;最終使秦國由奴隸制轉向封建制。改革之後,前景一片大好,賞罰有制,清除陋習,走上了崛起之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所以,正是櫟陽宮中的那場君臣合璧,才使商鞅盡公不顧私。最後,商鞅為了護法,慷慨赴死。

在變法的過程中,一次,因為水源問題,兩族發生械鬥,不僅傷亡慘重,而且還導致了河水決堤,這件事,觸動了朝廷,商鞅在渭水刑場殺了七百餘人,震驚了六國。墨家總院當即派出殺手,誅殺暴政秦王。後來,秦孝公親自前往墨家總院,與墨巨子交涉,功身而退。不僅君臣之間絕對信任,商鞅為了變法,也是言出必行。「徒木立信」想必大家都聽過,那位少年後來成為秦軍中的一名小將。

自秦國崛起以來,歷代人才幾乎絕大部分出於六國。而反觀六國,人才濟濟卻被秦國逐個擊破。齊國有著名的稷下學宮,那裡是人才聖地,可是,為什麼還是國滅了呢?六國君王務虛不務實,只聽那些虛無縹緲的大道理,可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大道無邊,就算是今天,也並未實現。拿魏惠王來說,他表面上禮下賢士,可是卻放走了多少人才呢?先是不聽公叔老臣遺願,放走了商鞅,因為商鞅當時只是箇中庶子。接二連三的,再就是孫臏、張儀、樂毅。他只接待像孟子那樣的聖人。當時,魏惠王出城打獵,還未出城便聽說孟子來了,雖然覺得晦氣,但也只好回宮了。適值張儀求見,於是乎,張儀與孟子兩人便在魏惠王面前罵了起來,孟子慘敗。因為這件事,本應受到重用的張儀卻被逐出宮門。此時,在秦國碰壁的蘇秦也鎩羽而歸。兩個人,靜修三年。最後,張儀志在秦國,蘇秦志在六國。受到秦國重用的丞相張儀以連橫大計,對抗六國丞相蘇秦的合縱大計。最終,張儀成功退隱,蘇秦死在鄒忌所派的刺客劍下,合縱破裂,六國如同一盤散沙。本來,合縱一成,秦國必亡無疑,可是,六國君主聽信讒言,不用能士,合縱失敗。可笑的是,合縱的陣腳先從盟主楚國站不住了。楚王派一無知王子為六國主帥,竟能想到用雲梯觀景。並且,秦國特使收買王后鄭袖,楚王就是因為在王后鄭袖那裡做了兩天「大男人」竟然聽信秦國「以退出合縱換交割房陵」之約,可笑之極,螞蟻之見。合縱一敗,即便那戰國四公子再有通天的本領也救不回來了。

所以,治國務實,唯才是用才是硬道理。法家商鞅,縱橫家張儀,戰神白起,水家李冰,技然家蔡澤……,秦國之所以強大,就是因為有這些人存在。

當然,讀這部書不宜動真感情,那些真性情的人會讓你痛哭流涕。當你看到車裂商鞅,宣太后自殺謝罪,白起被賜死等片段時,如果你是用真感情讀書,你會悲痛不已,肝腸寸斷,於身體無益。秦趙兩國的長平攻防戰,長達三年之久,秦國不僅斷了趙軍糧道,而且使計令趙王命趙括為將。沒錯,就是那個紙上談兵的趙括。用人之不信,自毀長城。沒有善守的大將廉頗,趙軍敗得一塌糊塗。趙括沒有辦法,兵士飢餓,無力作戰,於是就擺出了「車轅圓陣」,只守不出,簡單而又有效。一天夜裡,趙括忽然聽到了慘叫聲,心想那最不該發生的,竟然發生了;便率衛隊前去,果然看到有人吃傷兵。趙括當即下令斬首,並命令殺戰馬,羿日死戰。他對將士們說,秦國有首描寫士兵感情的歌,叫《無衣》,感動了所有人。直到那一刻,他才有資格被稱為趙將軍,最後一戰,他終於成長了。第二天,帶著必死的決心,中箭身亡,咽氣前,他終於展現了屬於將軍的風采,下令投降。然而,這二十萬降卒,令白起不知所措。留著?消耗太大;殺了?自古將士忌殺降。此時,當了二十年國君,卻未掌實權的秦襄王想要專政,就在白起的信到達後,回書殺降。自此白起背上了殺降的黑鍋,讓二十萬降卒吃了頓好的,便送他們上路了。白起的噩運也從這裡開始,先是染了惡疾,然後便一意專權的國君不聽勸,該發兵時不發兵,等六國聽說殺降而聯合起來時,卻要發兵。幾次失敗後,國君又怪罪到白起頭上來了,國君以為:你白起出征便能勝利,你不上陣就算了,你還不讓我發兵,你白起幾個意思?誰掌權?誰老大?於是乎,白起這個不聽話的老頭又上了幾次書。此時,國君殺意已決。於是,在白起退休返鄉的路上,將其賜死,離老家只有幾步之遙。白起死前悲呼:「趙軍降卒,老夫還命來了!」臨死前,還要問老侍內,國君是否聽從他的意見。

說到這裡,又不得不提到范雎這個人。當初,為了打天下,羋冄掌內,白起掌外,好生和諧。自從范雎來了以後,先是流放丞相羋冄,而後又因與上將軍白起的私人恩怨,向國君進讒言,使得白起最終被賜死。趕走羋冄固然是為了防止外戚專權,但陷害白起的行為實在令人深惡痛絕。一代名將,沒死在戰場上,被自己人害死,這是恥辱。范雎這一輩子舉薦過三個人,鄭安平與王稽的先後叛國令他無地自容,於是他選擇了退隱,在確立好太子後,他向國君舉薦了蔡澤。他幫帝王完成了封建統治中專權的一步,這也算是他在歷史長河中起到的良好作用吧!由此看來,大秦的大良造,做不得!商鞅被車裂,白起被賜死。

當三尺利劍高懸於秦的頭顱之上,秦孝公與商鞅便如那雷公與電母的兵器。發出了一道改革的春雷,觸發了一場法的大火,燒出了一條崛起之路。那個年代裡,秦國是先進的,是改革的先驅,唯有法制才是立國之本。從先秦的經歷來看,儒學會讓他們亡國。這種推崇仁,義,禮,智,信的學說,只能用於安邦。國家的長治久安必須依靠法治,而並非人力。

一句「赳赳老秦,共赴國難。」不知打動了多少讀者,這是歷代入秦士子最愛說的一句話。此言一出,任何困難都成了空話這是一句比命還重要的誓言。這是一種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群體思想的延續,在中華文化的延續及演化中,變化為民俗文化,還有的,就是我們骨子裡有的東西,即骨氣。在歲月的長河中,這些東西在不斷淡化,褪色,甚至消失。作者在開篇前言中這樣寫到:「雖然我們沒有忘記秦帝國,但也淡漠了那個時代的勇氣和創造力。」民族精神,是國家的脊樑,更多的人甦醒,民族才有希望。()

何以國立,唯有法制:何以報國,唯有自強。縱觀全書,剔除個人恩怨,宮闈陰謀,情感發展,便是一個大國成長史。法使其生,法使其滅。用法得當,國家方可長存。那老秦人本色是我們這幾代人所缺少的,我們必須找回這些東西。

秦已大出,霸絕天下。而今我中華,國強乃為法強,觀我中華子弟,皆懶惰。若使我中華子弟盡操秦人之風,大出天下,當指日可待矣!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