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讀文章有感

今天,我讀完了《意林》。《意林》是一本充滿人生道理的好書,有感人的故事,也有令人憎恨的故事,看完後,就像刻在腦里一樣,擦也擦不掉。

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一個叫《最好的老師》的故事。裡面講一位老師對一個叫特德的男孩很冷漠,但自從她看了特德的老師對他一至四年級的評語,才知道,特德沒有了媽媽。從此,老師對特德非常關心,令這個孩子改變了,成了一個聰明好學的學生,特德告訴這位老師:「您是我一生中最好的老師!」

多麼簡短的一個故事,它卻令人明白到人生的道理。這個故事也令我知道:對所有人都要關心,別人才會信任你,跟你做朋友。同時,我也明白到:對所有人都要熱情,才能激發別人的上進心,幫助別人。

還記得有一篇文章叫《感恩的心》,我讀完之後我仿佛身臨奇境,淚水流在臉頰,冰冷的雨滴打在身上,心裡有說不出的滋味……

有一天,下著大雨。因為尋找沒有歸來的媽媽而走了很遠的小女孩終於看見了攥著年糕倒在雨地里的媽媽:她睜著雙眼,永遠離開了她。於是,哭聲伴隨著雨聲,淚水混合著雨水,悲痛書寫著堅強。小女孩用她無聲的語言讓她媽媽放心地走。一遍又一遍,《感恩的心》讓媽媽終於閉上了雙眼:「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久久凝視這一段無聲的文字,真誠的感動久久觸動的心靈。這是一個失語的小女孩心靈的呼喚。我毫不懷疑,它同樣會深深觸動每一位讀者的心。

我似乎聽見一種聲音,你聽見了嗎?是心與心的溝通,是心與心的感動。一個失語的女孩,用無聲的語言讓媽媽放心地走。一個沒有雙親的孤兒,用悲痛與堅強,讓自己勇敢地活下去!細細的雨絲,似乎也被小女孩兒深深打動,變得舒緩了的雨線又添了柔情。我似乎又看見了些什麼,你看見了嗎?是雨夜中那個瘦弱的背影,那一對身隔兩界的母女相望的神情。媽媽走了,幼小的女兒卻讓媽媽放心的走。雨夜中那雙伶仃的小手,不停地揮舞,那是一個決心從痛苦中站起來的孤兒在書寫著堅強。你感受到了嗎?那失去親人讓人剜心的痛楚,那走出厄運令人仰止的堅強。不幸的女孩不言放棄,敢言自強。

命運,是這樣的不公平,而她噙淚中卻微笑地唱著《感恩的心》。感謝有你,感謝命運,要在感謝厄運中活出一個大寫的自己!

我聽見了,這無聲的真情,一個了不起的孩子讓媽媽放心地走。我看見了,那個堅強的背影,鼓勵我超越苦難,學會堅強。我感受到了,我感受到了那顆感恩的心。感恩一切,不管是痛苦還是厄運,不管多麼殘酷都用微笑去勇敢面對。痛苦和厄運教會我堅強,堅強的我才能夠從容地擁有未來。

「……我來自偶然,像一粒塵土,有誰看出我的脆弱?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誰在下一刻呼喚我?天地雖寬,這條路卻難走,我看遍這人間坎坷辛苦……」《感恩的心》,無聲勝有聲。我原先不確信:為什麼這首歌、這個故事能如此深深地打動我。我現在漸漸明白:那是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在苦難中走向堅強的頌歌。總言之,《意林》是一本好書,如果行,你也可以到這本書裡吸收一下營養!因為,這是一頓很好的佳肴。

讀文章有感(二)

春節期間,我在家裡讀了一篇美國短篇小說大事歐。亨利寫的著名短篇小說《麥琪的禮物》。第一次翻開這本書是因為完成作業,但是讀著讀著我卻深深的喜歡上了這篇小說。

《麥琪的禮物》是一個愛的故事。一對夫妻——吉姆和麥琪,他們家很窮,聖誕節來臨時,兩人都已經捉襟見肘。但他們卻一心要給對方買一件最好的禮物。吉姆有一塊非常漂亮的手錶,只可惜沒有合適的表鏈,麥琪早就想給他買一條漂亮的表鏈,於是她剪掉了自己金色瀑布一般的長髮,換來了一條美麗的表鏈;而吉姆知道麥琪很喜歡商店裡的一套發卡也很需要它,只是為了給家裡省錢不捨得買,於是賣掉了他的一塊極其珍貴的、只是少條表鏈的手錶,買回了那套發卡……結局想必大家也都猜到了——很可惜,這是一場悲劇。最後,彼此認為最好的禮物卻都失去了實際本該有的價值,但他們卻都得到了人世間最寶貴的禮物——彼此的真愛。我認為他們是最幸福的,因為雖然他們很窮,生活拮据,但在他們心中,金錢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兩人之間的真愛,只要擁有了它,他們就會感到比富翁還要富有上百倍。

也許有人會認為,吉姆和麥琪都很「傻」,他們極不明智地為了對方而犧牲了對他們來說最珍貴的東西,這個故事似乎顯得有些荒誕而毫無意義。但其實不然,故事裡出現的那些有些誇張的偶然,讓兩位生活在困窘中的主人公捉襟見肘。而通過這個帶著些悲劇色彩的故事,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感受到歐。亨利為我們傳達的、從悲劇中透出的溫暖——關於「禮物」的價值。

吉姆和麥琪,只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兩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卻都擁有著對生活的熱情和對對方深深的愛。在這些溫暖的感情面前,貧困可以變得微不足道。在聖誕節前夕,捉襟見肘的兩個人還想著要為對方買一件禮物相贈,這又是多麼浪漫、多麼溫馨!即使這份禮物似乎已經失去了使用的價值,但它們卻成了世間最珍貴的禮物——他們把一份真摯的愛贈給了對方。

吉姆和麥琪,雖然看似極不明智地為了對方而犧牲了他們最最寶貴的東西,但讓我卻認為,在一切饋贈禮品的人當中,麥琪與吉姆無疑是最聰明的;而在一切饋贈和接收禮品的人當中,像他們這樣的兩個人也是最聰明的;而且無論在任何地方,他們都是最聰明的人——因為他們用自己美麗的心靈贈給對方的是一件無價之寶。而這件無價之寶,或許確實世間許多自認聰明或富有的人永遠不會得到,也不能給予的禮物——愛。

也許,還是有人無法理解吉姆與麥琪的做法。但是,假如擁有萬貫家財和擁有一份真摯的感情同時放在你的面前,你會選哪一樣呢?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那份真情,因為真摯的感情是無價之寶啊!我相信,吉姆與麥琪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世上每個擁有真情與摯愛的人都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讀文章有感(三)

初讀汪曾祺的作品時,它給我的第一感覺是一種平淡的美,是一種細水悠悠的淡雅。然而在它的平淡中,又無法如白開水般淡而無味,它如一呷清茶,淡雅中帶著一襲襲清香,令我久久回味。我想這種回味正是汪曾祺語言的一大特色。

平淡、樸素應當是他的語言所帶給我的最直觀的感受了,而他的這一份樸質是透過他一個個具體的形象描寫體現出來的。如在其作品《受戒》中,描寫趙大娘的形象時寫道「大娘精神的出奇,五十歲了,兩個眼睛還是滑溜溜的,身上衣服都是格掙掙的。像老頭子一樣,她一天不閒著。煮豬食,餵月者,醃鹹菜。」這一處對趙大娘的描寫正是從其外貌及做事風格入手,而這種樸素、勤勞的形象也為文章留下了樸質的一抹。除了對人物形象上的質樸,汪文章的平淡還體現於其人物性格上。在汪曾祺的作品中無論是文人雅士還是引車賣漿之流,都是一色的平淡,我們很難在其中看到人物在惡劣的環境面前有情緒的的大起大落、呼天搶地。他的人物總是帶著淡淡的孤獨,淡淡的淒涼,淡淡的苦澀,甚至連歡樂也是淡淡的。而且他的小說中人物大多是些平常的民眾,沒有身份顯赫、地位高貴的人,都不過是芸芸大眾中的一員。而這「普通人」註定是帶著「普通」的生活氣息,都是沖淡型的人物性格。也正因此,我們才會感到平淡、樸質,聞到那份恬淡和自然。就好比在《歲寒三友》中,那王瘦吾、陶虎臣、靳彝甫便是三個「說上不上,說下不下的人」。()他們三人「既不是縉紳先生,也不是引車賣漿者流。」「三個人的名聲倒是挺好的。他們從沒做過傷天害理的事,對人從不尖酸刻薄,對地方的公益,從不袖手旁觀」。在這些對三人的描述中,我們便可以了解三人是很平常的人,正是這種人物性格的平和沖淡,才使文本敘事帶上了人物恬靜自然的風格。

除了汪曾祺語言中的平淡外,我們還不難讀出其對文章意境、氛圍的「散文化」描寫。所謂「散文化'是因為在他的這種環境描寫中已滲透了他強烈的感情色彩,從其含蓄的描寫中體現文章的感情基調。如在《受戒》中,在小說最後明子與英子互相道出了自己懵懂的愛意後,汪曾祺轉而進行了一段環境描寫:「英子跳到中艙,兩隻槳飛快地划起來,划進了蘆花盪。蘆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蘆穗,發著銀光,軟軟的,滑溜溜的,像一串絲線。有的地方結了蒲棒,通紅的,像一支一支小蠟燭。青浮萍,紫浮萍,長腳蚊子,水蜘蛛。野菱角開著四瓣的小白花。驚起青鳥,擦著蘆穗,撲嚕撲嚕飛遠了。」我認為插入這一段美麗的景色描寫是十分精妙的。景為情生,正是在這種瀰漫著淳樸、真摯的水鄉風情下,小和尚明子的這份「違戒」的愛情仍然可以持續下去。在環境中便蘊藏了人物那份純真而自然的情感才令我們在閱讀中自然而然受到了其中的暗示。將其環境與風土人情作為了故事情節中一個重要成分。而且這一「散文化」描寫具有強烈的色彩感,就像是將一副色彩鮮艷的水粉畫呈現在讀者面前,令水鄉情與讀者的距離更加親密。

汪曾祺語言還具有一張一弛的音樂性。在其文章中帶有一種如韻如詩的曲調。如《受戒》中「過了一個湖,好大一個湖。穿過一個縣城。縣城真熱鬧。」就帶有一種對仗押韻性。再比如《大淖記事》中「他們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吃罷早飯,各自背著、扛著、挎著、舉著自己的貨色,用不同的鄉音,不同的腔調,吟唱吆喝著上街了。」這種最普通的商販上街買貨的情景在汪曾祺的筆下,在其參差之間,總帶上了一種韻趣。

汪曾祺正是對這種質樸語言的追求中寫出了人物的美好純真。他的語言營造了一種清新、悅目的風土人情,在其最平淡最通俗的語言中,令我們得到了平凡中見真情的閱讀享受。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