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幹校六記讀後感

幹校六記讀後感(一)

前幾天把楊絳的《幹校六記》重讀了一遍,很薄的一本小冊子,花2個小時就看完了。

在大多數人眼裡視為災難的事情,通過楊絳的文字,變得清新又溫婉。文字很樸實,折射出其為人性情的樸實。她們夫妻間的愛護和情感,不溫不火,似秋日的暖陽,明媚又不刺眼,這是老一代知識分子相濡以沫的愛情吧。

除卻茅廁積肥,挖井,看菜園子等風趣小事,有兩個場景令人深深感喟:夜晚鋪天蓋地的大雨中,她卻不願呆在屋裡,打著傘,邁著到膝蓋的泥濘去看望自己的丈夫,按現在的說法,是給丈夫一個驚喜。另一個是吃完年夜飯,怕丈夫眼睛不好找不到回家的路,先送丈夫回幾里地外的家,等自己返回時,大雪已經覆蓋了大地,辨認不出東南西北了。就這樣,艱難的冒著風雪找回家的路。

通過這兩件小事,把夫妻之間那種情誼,全部不溫不火的表達出來了。

都說知識分子自私,可在楊絳身上,你看到的只是質樸的情感和堅忍不拔的行動。她的心是向外敞開的,處處是與任何艱難融合的姿態。所以,她象柔韌的萱草一樣,任何風雨都刮不倒她。

今年她應該是102歲的老人了,在人生的很多苦難之後,她享有平靜悠長的晚年,能給自己和心愛的家人的人生畫一個完美的句號,這是她應得的獎賞吧。

她是真正美麗動人的人(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是人)。

祝福這位老人!

幹校六記讀後感(二)

一個偶然的機會聽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講到《幹校六記》,激起了閱讀的好奇心。

可能是因為自己年齡閱歷還沒豐富到心如止水的境界,向來不喜歡散文。之前雖然也讀過楊絳先生的著作《我們仨》、小說《洗澡》《洗澡之後》。但是相較而言,散文《幹校六記》是給我印象很深的。

《我們仨》充滿了家庭的溫馨,這樣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更像是三個互相依偎取暖的人兒圍成的圈兒。《洗澡》在我看的那本宣傳語寫著「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官場現形記》」我覺得非常不準確,她的語言更為平和,只是用近乎平淡的語言講述一群知識分子在經歷一段特殊的政治風暴時,所作出的反應。同時《洗澡之後》又刻意去完成一個結局,一個經歷大苦難之後,給人一種「相逢一笑泯恩仇」皆大歡喜的結局,真能如此嗎?不論是身體還是心靈上在經歷如此巨大的災難之後還能回到一起,和愛人攜手共赴美好生活,還能釋然嗎?這可能是為了安慰人心吧!

《幹校六記》記述了1970——1972年間,楊絳夫婦在河南幹校的種種「瑣細的舊聞和飄零的感受」,作者用溫婉淡然,近乎白描的手法為那個特殊的歷史時代畫一幅意味深長的剪影。

這裡面提到和楊絳先生一樣的一群知識分子與農民的交往,他們被下放勞動不免與農民接觸。無論是種的白薯,好幾壟一夜間全偷光;還種的樹苗,被他們拔去,又在集市上出售。他們之間總是隔著一個鴻溝,不能溝通。但是楊絳先生表現出了「理解之同情」沒有怨恨,抱怨,也沒有高高在上的憐憫,是寬容,接受,以一種隱忍做著持久的堅持。沒有辦法改變環境卻試著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冒著巨大的危險去找默存,寫的雖平淡,有幾分戲謔想來去令人震顫,這是愛情,相濡以沫的感情。

在一個大背景下,作者的家也幾近破碎,女婿的自殺,寫的也是淡然,卻像是平靜的湖面,內里不知幾番翻江倒海。然而不論是學識教養還是這個背景的壓抑,他們都沒有歇斯底里的控訴,甚至沒有一場號啕的痛哭。這是一種怎樣的耐力,這段歷史到底摧毀了多少人!

這段歷史也許是我們這個民族最不願被提及的一段,抗日戰爭中我們也經歷了莫大的苦難,但是我們仍願意大書特書來讚揚我們這個民族的堅毅。這個經歷無數苦難的民族卻始終是無法承認,或者說是更加坦然去承認這個錯誤,這個民族的劣根性的一次全面爆發所摧毀的應時刻遵守的傳統美好,是我們不堪和不忍回首的。但是只有正視過去才能全面認識我們這個民族,才能看到未來。

對於這段歷史讀的比較少,有機會要找一些紀實散文和小說來讀,歷史遠比歷史教科書上告訴我們的豐富和精彩的多。

最後寫上胡喬木先生對此書膾炙人口的十六字評價:「悱惻纏綿,哀而不傷,怨而不怒,句句真話。」

幹校六記讀後感(三)

讀《幹校六記》是因為老是聽別人講楊絳的故事,講她如何在失去女兒、老公,一個人不但沒有沉淪,而且活的很精彩,雖然一個人,但卻不孤單,但年過百歲的時刻,不辭勞苦整理孩子、錢鍾書的筆記,一個人活的非常滋潤,我也是在這個背景下,到圖書館借到她寫的《幹校六記》和《我們仨》,但就在我還沒有看完這兩本書的時候,噩耗傳來,楊絳先生於2016年5月25日離我們而去,享年105歲。藉此,緬懷楊絳先生。《幹校六記》是一本紀實散文集,一共六篇。楊絳先生記錄了她在文革下放幹校期間的一些瑣事。楊絳先生說「回京已八年,瑣事歷歷,猶如在目前,這一段生活是難得的經驗,因此作六記。」

《幹校六記》的寫作背景是被稱為黑色十年的「文革」,在那個文化被摧殘,人性被侵蝕的時代,人都會「吃人」,難以計數的知識份子被「文革」所毒害,楊絳夫婦自然也是難逃此劫。看到那個時期的作品,無非都是些苦記、悔記、怒記、屈記,由於在那個時期均是受到紅衛兵湮滅人性的對待,心中只有冤屈、憤怒,頭頂只有黑夜。老舍、傅雷夫婦、楊朔等文人都是在文革期間逼迫致死,無疑那個時代是沒有光的。所以,剛開始讀時,以為本書充滿火藥味的,滿是憤怒、不滿或是埋怨。正如錢鍾書先生在小引中寫的:「學部在幹校的一個重要任務是搞運動,清查『五一六分子』。幹校兩年多的生活是在這個批判鬥爭的氣氛中度過的;按照農活、造房、搬家等等需要,搞運動的節奏一會子加緊,一會子放鬆,但仿佛間歇瘧疾病,始終纏住身體。」在這樣一場受折磨的運動之後,會不怨恨有所抱怨嗎?然而,讀完之後才發現,《幹校六記》透露出來的是楊絳先生的那份心境:以平和的心態坦然的面對生活的責難,不偏不倚。

文化大革命是中國史無前例的大運動,期間有多少大事,《幹校六記》中不管是《下放記別》、《鑿井記勞》、《學圃記閒》,還是《「小趨」記情》、《冒險記幸》、《誤傳記妄》都只是這場大運動中小得不能再小的一些瑣事。「『記勞』,『記閒』,記這,記那都不過是這個大背景的小點綴,大故事的小穿插。」然而,楊絳先生記錄下這些瑣事,「那番往事,畢竟是我一生難忘的親身經歷,也是應該讓大家知道的一段歷史,別人的傳說都不詳、不盡、不實。我應該在自己有生之年,把這段往事公之於眾,我說的話可有我負責。」

《幹校六記》正是切實的記錄。透過這些瑣事更透露出楊絳先生那份平靜平和的心態,面對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經歷種種苦難和欺辱,事過之後,還能不怨不恨,不自憐不自憫,也不申冤訴苦,以平和心態面對,坦然生活。楊絳先生的心中的那份「靜」是讓人敬佩的。()

文化大革命,對那一代的知識分子來說,確實是一種苦難和折磨。楊絳先生也曾遭受那份辛酸和痛苦。戴高帽掛木板受批鬥,被剃成陰陽頭,掃廁所,被驅到大院遊行……受了這些苦難,而楊絳先生卻還能說「打我罵我欺侮我都不足以辱我,何況我所遭受的實在微不足道,至於天天吃窩窩頭鹹菜的生活,又何以折磨我呢。」因為楊絳先生「雖然每天胸前掛著罪犯,甚至在民眾憤怒而後嚴厲的呵罵聲中,認真相信自己是虧負人民,虧負了黨,但我卻覺得,即使那是事實,我還是問心無愧。」 問心無愧,這就是楊絳先生心中的坦然吧,面對生活對自己的責難,不去怨恨,不去抱怨,在必須面對的時候,坦然面對,奉上自己的真心和勇氣。因此在幹校里才有了那份「閒情」來記那些幹校里的「軼聞趣事」作為六記吧,以至於讓人在讀完六記之後有「下放幹校還有這般樂趣」的感覺。我知道這是在文革辛酸中的苦中作樂,因此更為楊絳先生的這種心境所折服。「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

正如烏雲也會有銀邊,黑夜也會有耀星。正如張愛玲所言,「低到塵埃里開出花來」,即使是在看不見的日子,也可以有卑微的幸福,但那一絲絲的幸福,卻可以開出花來。楊絳的《幹校六記》與其說是一部散文,不如說是一部教人如何面對困境的哲學書。

再苦口的藥,我們也可以當做美酒來品,這便是楊絳教給我們的道理,叫做低到塵埃的幸福。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