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長篇小說讀後感

長篇小說讀後感(一)

莫言小說《紅高粱》,其大致情節是這樣——

在山東高密縣東北鄉一帶,生活著一群有血性的人種。有個叫戴鳳蓮的女子,該當要出嫁的年齡了,愛財的爹媽將她許配給燒酒作坊單家做媳婦。哪知單家之子患有不治之症痲風病,流膿血淌黃水誰嫁他誰就毀了。轎子頭余占鰲實際上是土匪頭子,也許是出於拯救戴鳳蓮的目的,在她嫁到單家沒兩天,他就將單家父子殺了,並在高粱地里要了她。

戴鳳蓮留住準備散夥的長工們,成了燒酒作坊的新主人。為頭的羅漢大叔,繼續主事。他還負責飼養東家的兩頭大黑騾子。

日本人說來就來。進村抓民夫為他們修公路,劉羅漢與騾子一起被抓去。公路橫跨墨水河,河上原木橋不行了,不可以載重汽車,要修石橋。羅漢大叔搬石塊過程中遭遇監工毒打,產生逃跑念頭。夜間本已成功脫逃,因要一同解救出騾子而再次被捉。日本人將劉羅漢剝皮示眾,激起民憤。

一民女喜歡上余司令下屬任副官,前往找他時誤入余司令叔父處,並遭其強姦。任副官以離任相要挾,要求正法余大牙。千兵易聚,一將難求。余司令為嚴肅軍紀,揮淚斬叔。

「一隊隊暗紅色的人在高粱棵子裡穿梭拉網,幾十年如一日。」小說集中筆力,講述一次抗擊日軍的伏擊戰的經過。余占鰲率部隊在公路兩側的高粱地里埋伏,準備狙擊從橋上經過的日本人的汽車隊,為羅漢大叔報仇。戴鳳蓮親自為部隊戰士送飯,途中被前來的鬼子槍彈擊中。余占鰲與敵人激戰,燒了敵人汽車,擊斃鬼子一少將,雙方傷亡慘重。戴鳳蓮血灑高粱地,成為抗日烈士。

作者著重歌頌一群有著傳奇色彩的人群。「他們殺人越貨,精忠報國,他們演出過一幕幕英勇悲壯的舞劇。」他們之中,有餘占鰲,有劉羅漢,也有戴鳳蓮。

戴鳳蓮在彌留之際,有一段對生命的留戀和熱愛的話:「天賜我情人,天賜我兒子,天賜我財富,天賜我三十年紅高粱般充實的生活。天,你既然給了我,就不要再收回,你寬恕了我吧!」「天,什麼叫貞節?什麼叫正道?什麼是善良?什麼是邪惡?你一直沒有告訴過我,我只有按著我自己的想法去辦,我愛幸福,我愛力量,我愛美,我的身體是我的,我為自己做主。」「我什麼都不怕。但我不想死,我要活。」我要多看幾眼這個美麗的世界。

這些發自肺腑的充滿思想光輝的語言,豐富了小說的意蘊,增添了小說的閱讀魅力。

長篇小說讀後感(二)

全書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東梁山泊聚義的故事。

《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較豐富,「智多星「指吳用,也被成為「賽諸葛」。他智取生辰綱,足智多謀、神機妙算。還有魯智深也有許多本領:拳打鎮關西、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嫉惡如仇、俠肝義膽、粗中有細、勇而有謀、豁達明理。

魯智深在《水滸傳》中是出場很早的人物,第三回《史大朗夜走化陰縣、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就是他的第一次亮相。他原是渭州經略府的提轄,名叫魯達。魯達的出場是因九紋龍史進尋找師父王進而導出的。東京80萬禁軍教頭王進惱了高俅,高俅想乘機打擊王進以報宿怨,王進私走延安府,途中逢史進,結成師徒,後來依然前往延安投奔老種經略府,九紋龍史進為救少華山朱武、陳達、楊春三個頭領。中秋之夜,大鬧史家村,從華陰縣出走,在少華山小住。不久離開少華山去延安府尋找師父史進,卻誤到小種經略府所在的渭州,在茶坊里遇見魯達。魯達聽說史進要找的的久已聞名的王進,一見如故,引為知已,便邀史進一同上街喝酒。二人要往酒樓的途中。又碰上了正在耍槍賣膏藥的李忠,因為李忠是史進的開手師父,便又拉了李忠同上酒樓。

武松(行者)血刃潘金蓮、斗殺西門慶、醉打蔣鬥神、大鬧飛雲浦4、血濺鴛鴦樓、除惡蜈蚣嶺。崇尚忠義,勇而有謀,有仇必復、有恩必報(不足:濫殺無辜)是下層英雄好漢中最富有血性和傳奇色彩的人物武松在血濺鴛鴦樓,殺死西門慶等人後,在牆上寫下了八個字:「殺人者,打虎武松也」。

《水滸傳》中的許多英雄豪傑,武藝高強,敢作敢當,為朋友兩肋插刀,有些精明能幹的人。

有許多英雄豪傑的人是我們學習的,我們也應該做一些有利於人民的人,為同學複習功課,幫助同學做有困難的事,要互相幫助對方。

長篇小說讀後感(三)

近期,我讀完了俄19世紀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又一大著作——《復活》。

「復活」,故明思意指死去的人再一次或得生命,現實生活中不可能有這種事。我對托爾斯泰頗有了解。其並不是一個科幻作家,因而我懷著興趣翻開了這本書。

書中講述了一任貴族青年——聶赫留朵夫,早年與一個女僕卡秋莎·瑪絲洛娃發生了愛情。聶赫留朵經歷了軍旅生涯後,精神上受到了污染,以至後來對卡秋莎·瑪絲洛娃做出了無法彌補的醜惡行為,並拋棄了她,至使其墮落。在多年後,兩人以犯人和陪審員的身份重逢於法庭,做為陪審員的聶赫留朵夫良心深受譴責。為了「贖罪」,他開始了對瑪絲洛娃的「救助」。在為此奔波的途中,聶赫留朵夫親眼目睹了俄國農民的痛苦與貴族的壓迫。最後「救助」終末成功。於是,聶赫留朵夫決定與卡秋莎·瑪絲洛娃同赴西伯利亞流放地。這時的他感到精神上受到了「復話」。

讀過後,我仍不大理解,在片刻沉思後。才漸有所悟:

精神是肉體的支柱,有些人雖仍活在世上,卻只是行屍走肉。受人唾罵。相反之,有的人雖已死去上百年,然而即使再過上千萬,他(她)的精神依然永存於世,受到世人的敬仰。

在墮落的人中,也有從新「洗清」自我的人。書()中男主角聶赫留朵夫,就是一個從純潔無邪的少年,在經歷了軍旅生涯後,墮落一時,最後終於在精神上恢復了自我。這又體現出了當時俄國政治的腐敗。

我曾經讀過列夫·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甚是精彩。望大家也看一下。還有對大家說的:在看一類名著之前,最好看一下作者介紹。有助於大家理解。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