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中長篇小說讀後感

中長篇小說讀後感(一)

讀了莫泊桑的《項鍊》,對於瑪蒂爾德這個人物,我更多的是同情而不是厭惡。

誠然,瑪蒂爾德這種追求虛榮的舉動,在我們看來是可笑而惡又可悲的。但她生活在那樣一個虛偽的制度下,那樣一個崇尚虛榮的社會裡,這種想法也是無可非議的。在當時的社會裡,那些占統治地位的大人物們講究排場,崇尚虛榮。瑪蒂爾德身處如此環境內,渴望自己和那些顯赫人物有相同地位是十分正常的。所以,我們不該嘲笑她,她是值得同情的。

有了對她的同情與理解,我們就能發現她性格中好的一面,也就是那潛在意識的反抗。如果她像那些那些安於本分的人們一樣相信自己的命運上帝安排的,唯有逆來順受的生活,那麼她就不會想去挑戰命運和承載夢想了。事實上,她也有過成功的快樂:那天的舞會上,她不是那樣的美麗活潑、風度翩翩壓過了所有上層女士嗎?雖然這樣的快樂是短暫的,但畢竟是她對命運的一種反抗。

如果有人說瑪蒂爾德的這種勇氣完全是靠虛榮心支持著的,那我絕對不會同意。因為,如果這樣的話,她無論如何不會熬得過這艱辛的十年,她無論如何不會用自己的美麗容顏和青春年華去換取虛榮—虛榮心絕不會是一個人奮鬥整整十年的精神支柱。如果有人說她這樣完全是自作自受到走投無路是逼出來的,我也不會同意。為什麼她沒有被逼上絕路,沒有被逼得失去信心呢?要知道,幾萬法郎,在肩上各種各樣的高利,還有維持兩人十年生活的費用,對於瑪蒂爾德這樣的清寒家庭實在是一座吃人的墳墓。但她戰勝了自己、戰勝了命運,是她倔強的不肯向命運低頭的性格的勝利,是她那種反抗精神的勝利。作為十九世紀的一個弱女子,能有如此精神和勇氣,實在令人敬佩。

中長篇小說讀後感(二)

讀過了《狼圖騰》,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草原狼把我從平靜的生活一下子帶到了西部草原的深廣與另類的生活感受,讓我覺得我的血液在擴張、在膨脹、在嚮往----

在環環相扣的「狼故事」的緊張氛圍中,蒙古狼卓越的智慧、機警的作戰、堅強的意志、忘我的忠義、濃厚的親情歷歷在目,還有以畢利格老人為代表的蒙古草原的遊牧文化也是文明悠長。主人公陳陣養的小狼活靈活現,把狼性的熱愛生命與頑強的忍耐力更刻畫的栩栩如生:在對待食物上,小狼對喜愛的食物居然可以先觀察在偷襲;對烈日的暴曬,小狼能想出用挖洞的方法隱藏身體;對脫離家園的遷移小狼可以一次次寧死不屈的和牛馬車抗爭也不妥協。對著野性十足的小狼,我卻油然而生敬意與憐愛之情。

難忘《狼圖騰》中狼的自由強悍的進取精神,也更難忘狼為了勝利寧可玉碎不可瓦全的犧牲精神,在狼性中,我感悟到了人性生存的精神意義。下面,我就從三方面談談我從這本書中得到的感悟吧!

一、發揚團隊精神

草原上,草原狼是最團結的群體。這種團結是在千百年實地作戰的經驗中得出的生存之道。因為在強者生存的大草原上,孤軍奮戰只能是自取滅亡。蒙古狼爭奪食物的戰場就是死亡的前線,群狼有組織、有紀律、有忍耐、有章法、有配合,在頭狼的指揮下,從容作戰,不搶功,也不貪利,個個兇猛強悍,殺氣騰騰,這種氣勢就壓倒了弱者。

「在雷電和黑暗的掩護下,狼群以飛箭的速度直插馬群中央,隨即中心開花,然後急轉掉頭,又沖向四周的馬群,把馬群沖的七零八落,沖成了最有利於狼群各個擊破的一盤散沙。」

「暫時後撤的狼群行動有條不紊,它門不急於去吞食已經倒斃的獵物而是趁馬倌和兒馬子重新整隊的時候,分頭追殺東南方的散兵游勇。」

從書中的描寫中可以看出,狼的集體作戰攻勢銳不可擋,對戰果也是力求最大,也決不盲目貪多戀戰,不亂陣腳。狼群在頭狼的統一指揮下,進則同進、退則同退、協同作戰、無往不利。

為了集體的勝利,狼的犧牲精神更讓人欽佩有嘉。當發現獵人時,為了保護大批的狼群,會有兩隻狼做誘餌把獵人引開,以犧牲自己來保全集體;還有喪子的母狼,可以用自殺式的攻擊方式重重的懸掛在馬的側腹做最後的殊死的拚殺。這種不計較個人利益,把生死置之度外的高度團隊精神精神真是可敬可佩。

人類社會,我們也是生活在集體的大家庭中,為了集體的榮譽,我們是不是也要學習狼的團隊精神呢?我們也要以集體利益為重,放棄自己的小利益。在工作中對自己的職責盡心盡力,不逞英雄主義,不好大喜功,不脫離集體。在行動上,要中心明確,一切行動聽指揮,發揮團隊作戰的最大優勢。只有這樣,才能在困難面前無堅不破。

二、危機意識

危機,是鍛鍊強者的搖籃。廣闊的草原,危機四伏。草原狼在冬季漫長、冰天雪地的惡劣環境中學會了在冰窖雪窖中儲存食物;在捕殺獵物中學會了氣象與戰術;在生存的危機中學會了選擇生育地點的隱蔽與逃生;在精裝減負中選擇了殘殺弱病傷員。狼,兇猛、強悍;狼,也更智慧與善戰。在生與亡的死亡線上,強者存,弱者亡,這就是自然的生存法則。

所以,危機存在於每個事物中,也是我們人類的生存法則。國家要富強,企業要發展,也必須學會在危機中強盛。因為世界也選擇強者。國家不強就要被列強瓜分;企業不發展就要瀕臨破產。而人呢?不進取,也就是自甘被淘汰。所以,改革,就是要把人變的更強。不要懼怕改革,我們要學習狼的「不息、不淫、不移、不屈」的狼的精神和狼圖騰精神,以更堅韌的毅力對待改革,接受鍛鍊,在危機中成長,壯大。

三、生態平衡的意義

從蒙古草原的食物鏈上,我們看到了蒙古狼的自然價值。狼是捕殺大批黃羊、旱獺、老鼠的殺手,從而保護了草原上最珍貴的草資源。狼對動物的腐屍也是樂此不疲,既清潔了草原,也預防了病菌的傳播。草原有草,才能抵禦風沙、大旱;草原有草,才有牛羊的食物,才有人的生存啊!

所以,在草原上,狼殺黃羊不殺絕,狼打旱獺專打大不打小。蒙古人打狼、打獺子更是不趕盡殺絕。這些草原的規矩,都是為了更好的生存。

連狼都知道保護的草原生態平衡,我們聰明的、高智商的人類不是更應該保護生態平衡,為我們後世的子孫留下美好的家園嗎?

有樹才能抵禦風寒,有水才能淨化空氣,有草才能減少風沙,我們的地球,就是我們美麗的家園。生長在地球上,我們就有義務讓這自然的生態平衡更趨於自然啊!

狼圖騰,我學到了很多我應該具備的品格。

狼圖騰精神,也是中華民族的堅韌向上的進取精神的一種。願這種狼圖騰的精神能永遠在我們中華大地上紮根,永不衰竭!狼從來都不畏懼死亡。它們為了衝垮馬群,不惜犧牲老弱的狼去撕撤外圍壯馬的肚皮,與馬同歸於盡。與群狗的爭鬥中狼也是前赴後繼,即便是戰鬥到最後一條也毫不畏懼。在那片草原上它們是實實在在的王者,誰與爭風?

現代社會是競爭的社會,也是合作的社會,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把工作做好的。所以我們得像狼一樣有團隊意識,充分的信任工作夥伴,各司其職而又互相幫助,這樣才能取得最大的利益。

中長篇小說讀後感(三)

《白鹿原》已經讀完了一段時間,一直未敢把自己的感想寫下來,如此的作品總是讓我內心陷入一種無法自拔的迷局裡,困惑不已。是否是因為一個人的緣由,才有時間和精力去想這些事情?我試著解嘲下自己,讓自己的內心平靜,然後把自己的一點點感想寫下來,也算作自己的點點紀念。

正如前幾日在微博中所言,讀了《白鹿原》後,對於難料的世事,叵測的人心會有不一樣的認知。我無法從自身的角度去解讀我所知曉的過往,於是陷入困頓中。

是我們太過於卑賤,還是這方土地太過於驕橫?我們殘殺同胞時沒有絲毫的不忍,而駕馭這方土地的人都被奉之於神靈。亦或者,我們自千百年來都灌輸著等級的觀念。我們習慣了仰視高階層者,獻上阿諛;俯視低階層者,給予憐憫。俯仰之間,便有人苦心積慮逃脫自己的階層攀向更高的階層。而在這攀爬的過程中,各種手段無不用其極。人性到底是本善還是本惡?我困惑於此。比之戰爭中殘酷血腥,我更忌憚於人內心陰險狡詐的一面,也總是不解,人的內心到了什麼樣的地步才能如此。

千百年來,有多少「鹿」被假指成了「馬」,又有多少人因此而命喪黃泉?黨同伐異。非己若者,其心必異,必殺之。在黨伐中,又有多少人依附於某個派系,渴望搭上穿越階層的直通車。有人跟對了,功成名就;有人跟錯了,其結果可想而知。哎,中國這個內耗無比強大的民族!生氣!

可憐了那些鹿,莫名的背上了殺人的罪名。很佩服胡()適寫出《容忍與自由》。

於是,我常常感恩,感恩生活於這個年代,生活於這個至少屁民可以選擇不參與政治爭鬥,還可以靠雙手自食其力的年代。假若在那些動盪的年代,我是否也會被按一個莫須有的罪名被遊街被示眾,然後從這世上抹去,亦或者與自己至親至近的人劃清界限,還要親自動手義正視聽。從前,聽到很多人移民,我都是不恥的。如今,卻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生活的方式,只要他自己覺得這樣舒適,而又沒有妨礙別人,

寫了許多,卻不知道自己想要說些什麼。無力的吐槽……

我嚮往美好的生活,我相信生活越來越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