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隨想錄讀後感

隨想錄讀後感(一)

在起筆之前,我想說:「我並未完全看懂這本書,到目前還沒看完。」因為巴金先生要求我寫真話。既然巴金先生將心交給讀者,把寫作當成與人交流,那麼我就要延續他的道路。如果連真話都不敢說,那就等於白看此書。

很多人將此書認為是對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回憶,可像我這樣的人對這段歷史能有多少了解呢?我只看到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與我觸膝而談。

隨想,也許就是隨便想想罷了——巴金先生就是從隨便談談開始解析自己,重新審視自我。從無標題到有標題,從無計畫到有計畫,從初醒到清醒,從隨想到探索,漸漸寫成了這本啟示世人的書稿。我看到他始終擺脫不了過去的陰影。為了淨化心靈,不讓內部留下骯髒的東西,他拿起筆一次次解析自己,獲取心靈的慰藉。

與這位老人對話,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我每天一點點地看,像蝸牛一樣慢慢爬,可我沒有背著重重的殼,因為那一切壓力由先生承擔。

他每寫一篇,那些不曾癒合的傷口就流出膿血,擠出它們必須經歷苦痛。對於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來說,是多麼不容易的事啊。要是我這樣的人早已經痳木了,變成一個木魚隨人敲打都能發出聲音,腔調自然是一個味道。

《隨想錄》感覺像是《懺悔錄》,我也看到巴金先生將盧梭當作老師,學習他的真誠。他推崇將心交給讀者,敢於說真話。魯迅先生是舊社會裡的吶喊者,那巴金呢?在風雨過後,一位真誠的吶喊者。當很多人淡忘過去,膽怯得躲在心的煉獄裡,一直慶幸毒火已不在燃燒。可先生不一樣,他無法將罪惡推脫得一乾二淨,而是將埋在心裡,積累十年的怨恨與悔悟留給世人。他像一個對社會主義虔誠的信徒,將自己不斷剖析,讓鮮血流淌在歷史的縫隙里。讓這段錯誤的歷史為後人留下借鑑。

如此壓抑,如此沉悶,每次閱讀,總感覺先生的眼裡含著苦淚。他以自己的方式來回歸純真。

在我狹小的視野里,究竟有多少真誠的人像巴金先生那樣?那麼這個社會呢?應該有一些吧。至少巴金的讀者是坦誠的,是可以說真話的。

在書本里,巴金先生去了一些地方,見了一些人,也想到了另一些事與人。我有時徘徊在巴金先生門前,做一個像他那樣的人是一件難事。在他面前我感到慚愧,懊惱曾經的假話,為此難受。我遲疑著,因為做個敢講真話的人太難。

我想:社會上缺乏像先生那樣的作家。誰曾是在烏雲密布的舊社會裡,刺破天際,打破沉寂呢?是那些作家,握筆與惡魔作戰。還記得魯迅先生竭力呼喚猛士,激起國民覺醒。

在當今提倡誠信,建設和諧社會的時期,更加需要一批人來提出意見,指出得失與利弊。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擠出一些時間,來認清自己,審視自己,完善自己。

在我的日記中,每一個字將成為一滴水,洗淨心中的污垢。

我沒有資格再寫什麼,因為我還得繼續閱讀。巴金先生是我的領路人,我將試著沿著他的足跡來遨遊書海。

每本書有它存在的意義,那便是一本好書。能將自己的思想赤裸裸地展現給讀者,那便是一位勇者。

隨想錄讀後感(二)

作為80年代後的一代,我對於文革的認識從來都是很模糊,都是從父母的隻言片語中才有了很少的了解。從來不覺得那個十年與我們經歷的任何一個十年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甚至經常開玩笑般的說,反正現在也不是文革時期,說什麼也沒有人管的!總之是談起了那個「十年動亂」總是沒有所謂動亂該有的沉重。也就是一些紅衛兵到百姓家裡讀一下毛主席語錄;學生都不用上課,就是在搞運動;上大學不用考,直接來保送工農兵大學生(高考前我都羨慕過那個時候)。

前幾天讀了巴金的晚年作品《隨想錄》,我對文革有了嶄新的認識,多了我以前所沒有感到過的沉重和壓抑。在序言中,巴金寫了自己在十年牛棚的生活後急切的傾吐的心情,語言不是很尖刻,卻有一種泣血的感覺。他說自己明明記得自己曾經由人變獸,十年關牛棚的生活可以說把人變成了獸!巴老在終於恢復成了人以後,掙扎著拿起了沉重的筆繼續寫著表達了心聲的滴血的文字。雖然道路仍然是艱辛,但是總算是有了堅持下去的可能。比起來那個十年,什麼能算是挫折呢?我只是在電視裡面見過那種頭上戴著高高的帽子,胸前掛著著寫有罪名的牌子。但是在這個十年裡面,巴老一定是經常被拉去作為批鬥的對象,承受著子虛烏有的罪名。這個痛苦應該是我們這些沒有見過沒有經歷過的人無法體會的。

《隨想錄》全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懷念蕭珊那個部分。作為從讀者變為妻子的伴侶,蕭珊從來都是對巴金表示全面的支持,從未紅過臉和吵架。甚至在十年的時候,她想通過把罪名轉移到自己身上來排解巴金的窘迫。就是這樣一位賢妻,最後在十年動亂的時候是什麼結果呢?由於李先生(蕭珊對巴金的稱呼)做了「壞事」,成了「臭老九」,她也跟著成了「臭婆娘」。默默承受著勞動、學習、寫檢討,承受著斥責和侮辱性的「示眾」,還有連先生都不曾經受的銅頭皮帶。期盼著自己先生有朝一日能夠沉冤得雪,決心一直陪在自己先生的身邊。就是這種只能共患難的日子都不能長久,長期的精神折磨使她患了癌症卻因為歷史問題得不到治療,最後終於懷著不能親眼見到先生昭雪的遺憾孤獨的離開人世。這一切,都是一個時代的悲劇吧。那個十年人不像人,如果那個時候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繫有現在在麼密切的話,美國一定會斥責我們中國喪失人權吧?其實,有知識就是走資派嗎?那麼我們國家科教興國的政策不是會讓那些資本主義國家高呼萬歲?我一直都不明白為什麼那麼明智的毛主席會出現這樣的錯誤,也許真的是身邊的奸佞蒙蔽了他的雙眼。後來的平反也就說明了主席還是很明智的。我說這些話的時候就想像自己要是在文革的時候會是什麼下場,()也許也就一起進了牛棚吧。

關於蕭珊的部分是我覺得對於巴金來說意義最重大的部分,還有一些是我也很有感觸的,最主要的就是文革對人性的泯滅。對於自己曾經的親人朋友,一但是給扣上了反革命的帽子,就不再敢接近,就此斷絕聯繫。小狗包弟那篇文章我沒有看完,因為實在是看不下去了,人做不到的狗都能做到,但是一隻單純的小狗卻得到的是那樣的結果,真的讓人不忍心繼續看下去,當人還不如動物的時候,那是什麼世界!統治者和走狗是禽獸不如,受迫害者是行屍走肉。一片肅殺的景象。文革,文革,說到底就是十年的動亂換來了二十年的倒退。到後來能夠允許用動亂來形容這個事件足以說明事件的嚴重程度。一般的小的過錯是可以掩飾過去的吧。

書裡提到老舍的死,以及《望鄉》的有關內容。每一個內容都不是隨便說的,都是作者的心聲表露,是對一段痛苦的回憶,雖然痛,但是卻不曾忘記,不再迴避。

整本《隨想錄》裡面說的提到的大多數都是與文革、良知有關的話題。都是值得讀者思考的問題,這五個集子是巴金留給讀者的偉大的精神財富。

隨想錄讀後感(三)

看了巴老的《隨想錄》,讀了《懷念蕭珊》、《望鄉》等若干篇,胸中沸騰的氣泡已經快要漫溢了,眼睛看不清楚字跡,腦海中只充滿著一種複雜的情感,那是面對一位巨人時的尊敬、仰慕、欽佩、共鳴……

讀他的隨想錄,思維跟隨他的思維,他帶領我體驗我無法體會的事件,他堅持著他的寫作原則和唯一的技巧:用心寫作。他的一生,仿佛一碗放過所有調料的麵條,他吃了一輩子,而我們也只能一根一根地吃才可能稍稍分享一些他地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我想,我們是可以理解他的,這不是我們的狂妄,而是他的仁慈和偉大,他這101年的時間,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為讀者工作、服務,用他的心、靈魂和生命,如果我們還不能說我們理解他、了解他、懂他,那麼我們就真的是連禽獸都不如了。

表達他最真誠的感受,表達他的一切,他的人生是用文字累成的,沒有文字就沒有巴金,一般人由細胞組成,而他卻是用由靈魂的文字組成的巨人。他擁有的是一般人見了就慚愧地無地自容的靈魂。

《隨想錄》,我不知道要用幾次才能勉強自己的精神承受那樣的痛苦。現在終於知道為什麼大官都怕聽真話,接受事實真相是要有極大的超越自己一般承受能力的勇氣的,而且那勇氣必須在短時間內倉促生成、拔地而起,何其困難?

我僅僅是在閱讀別人的真實生活,就這樣無法承受,可見,我要走的路不是普通的長,我要建的樓不是普通的高,現在唯有勤勉勤勉再勤勉,除了埋頭疾追沒有任何方法。他的痛苦我們無法減輕,那麼就讓他的痛苦成為教誨我們的導師吧,願他的作品和靈魂的價值里也有我們的一分貢獻,我們願意為他的精神所淨化而後蛻變成長,以此來紀念一個真正的巨人曾經存在,現在存在,將來永遠存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