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餘映潮講語文讀後感

餘映潮講語文讀後感(一)

今天讀了《餘映潮講語文》中的一篇《美讀欣賞,詩意盎然》深有感觸。

是啊,我們曾經的高聲朗讀去哪裡了?作家張煒說:“這個時代是朗讀的荒野”,走在這片荒野之中,最恐慌的是我們語文教師。當學生們在早自習時間默默地凝視記背格式化的知識點時,我們難以再次尋到朗讀的蹤影。這個時候總是會在心裡暗暗地追問:朗讀何在?朗讀的時間哪裡去了?朗讀的心境哪裡去了?沉寂是語文課堂的死敵,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意識到這一點,並為改變它而不懈努力。可是我們的路在何方,我們究竟要如何努力?

《美讀欣賞,詩意盎然》告訴我該怎么辦。

能用國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朗讀的總要求。

我們的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和默讀。

我們注意加強對學生平日誦讀的評價,鼓勵學生多誦讀,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發展語感,加深體驗與領悟。評價學生的朗讀,可從語音、語調和感情等方面進行綜合考察。

指導朗讀,要靈動多姿。只是單一地讓學生“讀”而沒有朗讀指導的課,沒有力度,更沒有美感。

在朗讀教學中要定一些基本任務:

1.訓練朗讀的基本方法與技巧;

2.在朗讀訓練中讓學生體會到祖國語言的聲調、音韻、節律之美;

3.朗讀文學作品,對學生進行情感理義的薰陶,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4.指導朗讀文學作品,使學生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

5.指導朗讀詩歌散文,提高學生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的優雅氣質。

6.誦讀古代詩詞,讓學生體會其內容,便於學生積累感悟。

7.組織各種朗讀、誦讀、演讀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中實踐,讓學生得到充分的訓練。

餘映潮講語文讀後感(二)

暑假期間,我拜讀了他的《餘映潮講語文》一書,受益匪淺。

一。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主陣地。余老師的書,為我打開了閱讀教學的新天地,我豁然開朗,閱讀教學應該這樣教。余老師認為:語文教師的任務,是把教材讀“厚”,把教材教“薄”。課堂教學藝術的高層次境界是“學生活動充分,課堂積累豐富。”一切閱讀教學藝術手法的運用,都是為了引領學生深深地進入課文之中。創新的閱讀教學設計的不同尋常之處是:板塊式,主問題,詩意手法,一課多案。課堂教學設計24字“口訣”:目標明確,思路清晰,提問精粹,品讀細膩,活動充分,積累豐富。好的語文課既表現出理性特徵,又顯現著詩意手法。語文課堂教學的三要素:誦讀、評析、積累。他在教學藝術上孜孜探求這樣的境界:強化課型創新,最佳化教材處理,簡化教學思路,細化課中活動,詩化教學語言,美化教學手段。

試看以下課例:《記承天寺夜遊》,北宋文學家蘇軾的名篇,余老師從朗讀、分析、欣賞這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了指導。首先是朗讀:一讀解決生字詞;二讀讀出重點字詞;三讀讀出感情,通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和老師的范讀、指導,學生一步步讀出了文言文的味道,讀出了夜遊的味道,讀出了文章中複雜的情感。我驚奇地發現,在我平時的教學中不太重視的環節,師生之間竟然碰撞出了別樣的火花,余老師說的好:“語文教師的第一功夫是讀出課文的味道。”果然,榜樣的力量是強大的,你看在他的引領下,學生似乎越讀越想讀,越讀越帶勁,越讀越有味道。朗誦課文為學生理解文本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然後是分析課文:這一過程中余老師組織了一個活動,讓學生將課文變形,即劃分層次,概括意思,讓學生將課文變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孩子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看似很普通的教學環節,經余老師的點撥,似乎變得立體起來。同學們各抒已見,經過討論最終形成了三種意見:A,分兩層前一部分敘事,後一部分抒情;B,從事情發展的順序上第一層是起因,第二層發展,第三層再發展,第四層結局;可用“起、承、轉、合”四個字來概括。這個活動使學生們理解了敘事加抒情是敘事文章常用的表達方式,也使同學們對文章的結構安排之精妙略有體會。新課程強調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有思想能交流的個體,但在教學中如何組織交流探究也是一門學問。我們要學習的是其神而不是形。

最後讓每位同學都寫課文觀感,教學活動設計為“請同學們談談一點之美,如一字之美,一詞之美,一句之美,結構之美,層次之美,描寫手法之美,表達方法之美等”,學生的思維完全被打開了,這才是最高效的課堂!學生們儼然成為了一個個小評論家,你看:本文美在篇幅的精短,內容之豐滿(一晚、一友、一景、一感);結構的靈動如月色的描寫(明寫,月色入戶,欣然起行,暗寫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美在情感的波瀾,由快樂(欣然起行)到寂寞(念無與為樂者)再到快樂(懷民亦未寢)最後到感慨的情緒(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從余老師的設計的教學環節之中,我看到了閱讀教學中為學生提供一個切入點,也就是提問的精妙的重要性。

二。教學研究

余老師用自己的實踐告訴我,在語文教學中,只要付出艱辛的勞動,扎紮實實就行教學研究,一定會取得豐碩的成果。奮鬥的芽兒才會結出成功的果。“耐力是一種智慧,堅持走難走的路,必定能見到不尋常的美景。”

中學語文教師的常用研究方法:

1.梳理整合式研究

2.思想火花式研究

3.專項突破式研究

4.論文寫作式研究

5.一課多案式研究

6.順勢拓展式研究

7.提煉升華式研究

8.名師跟蹤式研究

掩卷沉思,墨香猶存。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研究方法,追尋名師的腳步,不斷提升自己。

餘映潮講語文讀後感(三)

這兩天,讀《餘映潮講語文》。余老師是當代名師,曾經聽過他的幾次講座與幾堂公開課,對余老師的治學精神的嚴謹,治學態度的紮實以及對教材的精準把握有著極深的印象。讀這本書,本身也是帶著目標來讀,一是想了解余老師對於文本的解讀有哪些獨到之處,二是想具體了解一下余老師所倡導的學習方法,如“板塊式”教學思路、“讀寫結合”還有“美讀欣賞”。

讀完此書,受益匪淺,我特別對本書的第三部分“我的語文實踐”情有獨鍾,因為我覺得教學理論只有在具體的課例中才能表現出真正的作用,而一個完整的課例才能讓我們真正了解教學者的思想精神。在這幾個課例中,我發現,余老師並沒有對文本進行特殊的解讀,而是採用種種方法,啟發學生自己來解讀文本,講出自己的觀念。學生的回答也有離題、偏題的現象,但靈光乍現的輝煌足以令我們眼前一亮,使我們對這些非常熟悉的文本又有了新的認識。余老師在教學中採用的方法是最令人欽佩的,在《羅布泊,消逝的仙湖》中他讓學生找文章的“看點”;在《生物入侵者》一課中他又讓學生先縮寫全文歸納文章主要內容及順序,再討論明確說明對象特徵;《我的叔叔于勒》中則要求學生討論相關話題;《童趣》《口技》中則啟發學生緊扣關鍵字或翻譯、或理解。這些方法看來令人眼花繚亂,但我覺得,歸納起來就是化繁為簡,緊扣中心,調動學生這幾句通俗卻又深刻的話。我從中得到的最大的收益是,教師對文本進行細緻、多角度的解讀是教學的基礎,教學的真正過程應當是啟發學生自我解讀文本,並且能夠從中得出獨特的看法。我們往往過於關注對文本的解讀,而忽略了學生的感受,最後的結果就是使課堂成為了老師表演的舞台,而學生則成了看客。最終,學生的積極性越來越差,成為被動的抄錄者。也正因為如此,我才特別關注余老師如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朗讀。

之所以關心朗讀,不僅因為朗讀是語文教學中最主要的教學方式之一,還因為我明顯地感覺到,從初一到初二,學生的朗讀能力在下降。初一剛進校時,學生們幾乎都能大聲地朗讀,但過了一學期,有感情朗讀的學生越來越少了,到了初二下學期,朗讀幾乎就沒有情感了。我經常在課上給學生朗讀課文,但令我困惑的是,我的朗讀帶動不了大多數學生,朗讀似乎成了教師的一種表演,而學生只是在漠然地旁觀。如何調動學生認真朗讀,如何讓朗讀可以調動學生而非教師“一個人的精彩”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余老師本身很注重朗讀,在這本書中《美讀欣賞,詩意盎然》一文中,余老師列舉了五種朗讀教學的設計角度:小步輕邁——層次細膩、角度精細——過程生動、有引有讀——重點突出、表情演讀——震撼心靈、一詞經緯——體會深刻。五個角度均很精妙,但我覺得還缺少一點,就是這五個角度均是從教學設計的角度來談的,但如何調動學生,讓學生也能積極地參與朗讀的過程則沒有寫。事實上,這些角度,特別是“表情演讀”,我經常在公開課上聽到,但總覺得有些不自然,有演戲的成分在內。我很想知道,余老師是如何自然地進行這一流程的,因此我仔細閱讀了他的相關課例。

在《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一課中,余老師使用“表情演讀”這個角度,這也是常常被別人模仿的地方。他通過投影指揮學生用不同的語調、語速來朗讀,現場效果一定很好。我注意到,這一環節之前還有兩個環節,也就是詩歌吟誦和自由背讀。在詩歌吟誦中,余老師提示學生這首詩有一種旋律,“就是作者把深沉的感受和明亮的感受交織在一起”,在這一環節中,余老師要求學生或用談心的方式來讀、或用內心獨白的方式來讀,實際上就是引導學生去具體感受這旋律變化的過程,而在最後朗讀時,余老師也用“舒緩”、“亮麗”、“沉穩”、“樂觀”、“平衡深沉”、“響亮親切”、“樂觀穩重”等詞語來具體解讀“深沉”與“明亮”這兩種感受。也就是說,余老師在教學伊始就已經在引導學生用不同的語調、語速表現不同的情感,後面的“表情演讀”只是對上面活動的總結。從這裡我發現,其實朗讀就是學生表達自己感受的一種方式,從課文中來的感受最終也要通過對文章的朗讀表現出來。朗讀需要循序漸進,一步步讓學生感受到文本中所表達出的情感,如此再提示他們如何讀就有助於他們主動地抒發情感。當然,做到這一點的前提是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熟悉。

在《散步》一課中,余老師使用了“有引有讀”的設計角度。他提示學生“讀好文中的波瀾”,並且具體指導“不過,一切‘都’取決於我,這個‘都’字讀重一點;她‘早’習慣聽從我的安排,‘早’字讀重一點;‘還’習慣聽眾他高大的父親,‘還’字讀重一點;妻子呢?很顧及他的面子,‘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還有,我決定‘走大路’三個字要讀出一個思維、決定的過程,‘還是走小路吧’要流露出母親對孫子的疼愛。”在這一段解讀中,余老師具體地闡釋了朗讀中“重讀”這一概念的含義。為什麼重讀?如何重讀在這段話中闡釋地極其詳細。真正的朗讀是要讓朗讀者在那一刻成為作者本人,感受與作者相同的喜與悲,因此,讀出感情必須讀懂課文,余老師在此處的強調就是讓學生先理解課文再閱讀。余老師並沒有過多地講解朗讀的技巧,但他所強調的內容實際上已經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去讀。學生主動地思考如何讀出“思維、決定的過程”與“疼愛”的情感,實際也就是在考慮朗讀的技巧了。朗讀的前提依然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是朗讀最根本的技巧。

余老師也會採用一些新方法來調動學生,例如在《律詩二首》中,他就採用了“譯讀”的方法。在譯讀之前,他先要求學生吟讀兩首詩,強調要讀出“味道”與“意境”。而在譯讀中,他先要求學生在自己朗讀一句詩後,翻譯這一詩句,而後再由老師潤色學生所翻譯的內容,由學生讀一句他來翻()譯一句。朗讀與翻譯者角色的轉變過程就是學生理解、品讀詩句的過程,學生在翻譯中也開始漸漸理解詩歌的內容。這堂課的最後階段,余老師讓學生描述詩句中所表現的場景,就是對這種理解的進一步拓展與升華。

從余老師的幾個課例中,我感覺到,朗讀要打動學生,首先必須調動他們的情感,讓他們可以真實地感受到課文中所表達的感情。教師的引導僅僅是起一個輔助、引導的作用。如果拘泥於朗讀的技巧,那么只能讓學生重複老師的朗讀,也就失去了朗讀的真正意義。朗讀——從心開始,是我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