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關於成功學的讀後感

關於成功學的讀後感(一)

起初,我對成功學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但自從讀了拿破崙的成功學後,自己卻對此頗有感觸。「成功」作為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辭彙,不同的人,追求不同,對成功的看法也不盡相同。何為成功?成為行業的領袖是成功?還是擁有金錢與權力是成功?雖這些都是成功,但在我看來,我更青睞另一種成功——對報酬得失看得淡一些,對實現自身價值及社會價值看得更重一些。拿破崙的成功學不僅教會我們掌握成功學的本領,更重要的是,它還教會了我們如何使用它。

首先,樹立正確的目標。成功的體現在於目標的實現,任何不切實際的目標都將成為空談,找準目標是成功的關鍵。人的一生會有很多目標,每一個階段也都有目標,宏大的目標可以通過實現每一個階段的小目標去最終實現,其中可以通過先制定出終級目標,再設定小目標,逐級努力實現。

其次,失敗是成功的基礎。俗話說的好,失敗乃成功之母。沒有失敗何來成功。讀過拿破崙的成功學後就會明白,失敗後要知恥後勇,知錯必改,N次失敗就能轉化為1次成功。失敗在帶給我們經驗、教訓的同時,它會讓我們知道,在哪一個環節我們做得不夠,我們還欠缺什麼。失敗其實並不可怕,在成功的路上,即使在嘗試之後,還是以失敗告終,只要我們努力了,不是在同一個問題上犯錯,就足以說明我們的能力在提高,我們距離成功更進了一步。

再者,自信是成功的動力。成功的動力源於自信,自信是對成功可能性的估量。自信一方面需要不斷地肯定自我,充分相信自我;自信的樹立還有很重要的一方面是能力的提升,所謂藝高人膽大。但是你的技藝再高,在現實中自信心是很容易受到失敗或挫折打擊的。因此,拿破崙的成功學教會我們,哪怕自信心消失殆盡,也燃起心中激情,重拾自信,我們前進的路上不能沒有自信,有了自信就會更好地去面對來自成功道路上的失敗。

最後,經驗與技巧是成功的捷徑。對有共同目標的兩個人而言,一個能夠得到別人實現目標的寶貴經驗和技巧,另一個則試探著向目標前進,結果顯而易見,如果前者能夠吸取和利用別人成功的經驗,就會少走彎路。但是,這個世界上容易獲得的東西很難受到重視,有的人雖有先天優勢,但卻對別人主動提供的經驗和幫助沒有採納,而是按著自己的意圖去做,到頭來,發現自己走了彎路,有的人沒有任何優勢和幫助,也不主動去借鑑、去請授經驗,一切靠自己。

關於成功學的讀後感(二)

《成功學》是一本讓人不斷進步的書,它可以告訴我們成功的秘密,它記載著成功的要領,是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成功秘籍」。

借到這本書,還要感謝媽媽。一天和媽媽去圖書館,我只是忙著看兒童書籍,媽媽神神秘秘的把這本書放到我的跟前,還故作嚴肅的說「只有做完作業了才能看」,這樣更引起了我的興趣。沒想到,一打開書,我就被書裡的一篇篇小文章深深得吸引住了。

書裡的內容非常豐富,有一百多篇小短文,分為十四個章節,它用知名人物的格言和真實具體的事例來構成每一篇文章,加上淺顯易懂的評論,讓我這四年級的小學生也看得津津有味。

比如在「成功的眼裡容不下壞習慣」這篇文章里,通過分析「做事本末倒置」、「怨天尤人」、「不注意細節」、「自欺欺人」等壞習慣,總結出「成功者有成功的習慣,失敗者有失敗的習慣,要想早日獲得成功,就要及早掙脫壞習慣的枷鎖」。看到這裡,使我認識到,平時自己放學後總是先忙著吃零食、玩遊戲,或者做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作業總是最後一項完成,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壞習慣;還有考完試後,總是給做錯題找一些「粗心」、「理解錯了」的理由,要麼就埋怨沒學過、太難等,這就是「怨天尤人」的壞習慣。這時也終於明白,媽媽那些批評我的話原來都是對的,原來這些就是壞習慣,壞習慣就在自己身邊,我竟然從來也沒有察覺過。

書裡的小文章還有很多,「光說不乾等於零」、「告訴自己我能行」、「只有今天是屬於我們的」,許許多多的文章就像一個偉大的老師,給我上著一堂堂生動的課程,我也開始學著去思考、去比較,去模仿書裡的人物。我想,這一定就是一本好書對人的影響。

關於成功學的讀後感(三)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名為《卡耐基成功學》的書。本書的作者是風靡近一個世紀的卡耐基,他是美國著名的企業家、教育家和演講口才藝術家,被譽為「成人教育之父」。

美國《時代周刊》曾評價:「或許除了自由女神,卡耐基就是美國的象徵。」

《為學生解除煩惱》,這是其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篇。這篇文章是卡耐基講述他的朋友老師是怎樣教育學生的故事,以及在卡耐基的幫忙下,使學生們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成為出色的學生。其中,格列佛老師的一段話使我豁然開朗。格列佛在經歷了紐約一段非常不順心的工作之後,決定遠走他鄉,開始新生活。這時,他的父親遞給他一封信,讓他到達目的地以後再看。當格列佛到了佛羅里達,發現生活一如從前的不順利,於是,他便想起了父親寫給他的那封信,拆開信件,仔細閱讀、斟酌之後,他恍然大悟:

「當時,我一讀完信非常惱火,父親分明是在教訓我,而不是同情我。當時我甚至賭平地暗下決心,以後再也不回家了。那一晚,我出門到街上散步,不知不覺走到一間正在做禮拜的教堂前,心想:反正別無可去之處,就躡手躡腳地走進去,正好聽到牧師在解說《聖經》中的一句話『能戰勝內心的人,比攻陷一座城市的人更為堅強。』聽到此話,我一下子清醒過來。想到這句話的內涵,我仿佛覺得腦海中那些層層堆積的塵屑一掃而光,神智無比清晰,好像有生以來唯有此刻才能做正確思考似的。在理智之光的照耀下,我看到自己昔日的面孔,不由得啞然失笑。我認識到自己的愚蠢,過去,我經常漫無邊際地想像自己要改變全世界和全人類,其實,唯一必須改變的只有我內心的鏡頭焦點而已。」……

讀到這裡,我也深有感觸!當我們被煩惱所困憂而神經敏銳如針尖麥芒之時,我們可以憑藉意志的力量來改變精神態度。如果大家都心存勇氣和平靜的思想,我們將會發現人生是非常美妙的。一個人心靈的平靜和生活的樂趣,並非取決於他擁有何物、有何地位或置身何種情境——總之,與個人的外()在條件毫無聯繫,而是取決於個人的精神態度。

近一個世紀以來,本書伴隨著無數人不斷根除自己的人性弱點,融洽地與人相處,幸福而愉快地生活,同樣,也給了我以啟迪。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