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五年級上冊課文讀後感

五年級上冊課文讀後感(一)

我讀了《鯨》這篇課文後,感到人類是多麼殘忍、無情,將鯨這樣的珍稀動物給殺掉,縱使鯨瀕臨滅絕。

《鯨》這篇課文用舉例子、打比方、列數字等多種說明方法給我們詳細介紹了鯨的體型特點、進化過程、種類及生活習性。鯨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最重有十六萬公斤,最輕也有兩千多公斤。鯨生活在海洋,不是魚類,是哺乳動物。

鯨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樣生活在陸地上,但因為環境發生了變化,實鯨退化後適應了海洋生活。鯨分為鬚鯨和齒鯨兩大類。鬚鯨主要吃蝦和小魚,噴出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細又長;齒鯨主要吃大魚和海獸,噴出的水柱是傾斜的,又粗又矮。鯨睡覺時總是幾頭聚在一起,聽到任何聲響就四散游開。鯨是胎生的,吃奶長大,壽命很長。

鯨的壽命雖然很長,但繁殖速度卻很慢,平均兩年才產下一頭幼鯨。因為人類的捕殺和海洋的污染,使鯨的數量急劇減少,讓鯨瀕臨滅絕。 所以我們要愛護動物,保護動物,不要去惡意傷害,動物也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善待它們,給它們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讓它們生存下去。

這讓我想起了野牛。野牛本是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所以人們儘量為它們創造一個優美的生活環境,不讓野牛和恐龍、海豹那樣從此從世界上消失。然而,奇蹟就在這時候發生了,生物學家們在一個偏僻、荒無人煙的小村莊後面找到了一座山清水秀的小山,那裡生活著一大群野牛。動物學家們欣喜若狂。可想而知,以前住在這個小村莊裡的人是多麼愛護動物呀! 讓我們一起呼籲大家保護動物,保護大自然,保護地球!不要讓鯨及其他珍稀動物再從世界上消失!

五年級上冊課文讀後感(二)

這段時間,我們學習了一篇叫《釣魚的啟示》的文章。讀完後,我感受頗深。

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在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個夜晚。一對父子到湖邊釣魚。父子倆分別放好魚餌,然後舉起魚竿,把釣線拋了出去。過了好長時間,小男孩釣上了一條漂亮的大鱸魚。

他和父親都很高興。之後,父親看了看錶,已經10點鐘了,距離鱸魚捕撈的時間還有2個小時。父親堅決地,毫無餘地地讓小男孩把鱸魚放回水裡。34年後,小男孩已經成為了一位著名的建築設計師,每當他面臨道德抉擇的時候,就會想起父親曾告誡他的話「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確很難」從而做出正確的抉擇。

誰都知道要自覺遵守規則,可是在很多時候,很多人為了自己小小的利益而去違反規則,也許,他們並不是故意要這樣做,但是面對誘惑的時候,總是心存僥倖,不能管住自己。

其實,規定的制定就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更有秩序,更安全,更方便,但是,要想真正達到制定規則的目的,就需要靠每個人都自覺和執行。好多人在違反規則的時候,總是想:「就這一次,沒關係。」「下次注意就行了。」「反正沒人知道」……如果大家都這樣想,都這樣做,那規則的存在還有什麼意義?遵守規則,要靠每個人的自覺性,怎樣才能有這種自覺性呢?這其實就是一個道德的選擇問題。這種道德的培養要從小時候,從小事情上做起。

現代社會,色彩斑斕,有時候會讓人眼花繚亂,只要頭腦稍不清醒,來自各方面的誘惑,陷阱會令人防不勝防。人生旅途宛如在茫茫大海上乘舟而行,有許多航路可供選擇,但如何掌舵,避開暗礁險灘,風頭浪尖,除了需要從小嚴格的教育外,還要時刻有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這就是《釣魚的啟示》這篇文章帶給我的啟示。

五年級上冊課文讀後感(三)

自從我學習了《七律·長征》這首毛主席寫的詩詞之後,我深深的體會到了在長征這25000里的道路的困難與艱險!

雖然這首詩只寫了八句,但卻能體現出在長征路途的艱險。中央紅軍在路上一共368天,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公里才修整一次,平均每天行軍37公里;共翻越了18座山,其中五座山終年積雪;渡過了24條河流;轉戰了11個省……看到這些數字,誰不感到震驚呢?紅軍戰士們不顧自己的安危,不怕艱難險阻——高大的五嶺山脈、氣勢磅礴的烏蒙山脈,可在他們的眼前卻變得像「細浪」、像「泥丸」,他們還勤于思考,英勇頑強地與敵人鬥爭,最終取得了長征的勝利。這是多麼偉大的創舉啊!他們團結一心,在歷經了艱難的長征勝利會師後,在白雪皚皚的岷山上,也有無盡的歡樂;他們更有必勝的信念,在國民黨的圍追堵截、日軍的掃蕩下,也永不言敗,用自己的生命保衛紅色政權,用自己的身軀築起民族的屏障。()

中國共產黨是先驅者,是領航人,更是一輪不落的太陽,使神州大地13億中華兒女在黨輝的照耀下成長生活、享受生活。紅軍的大無畏精神和豪邁的英雄氣概時刻激勵著我,今後我要用「紅軍不怕遠征難」的精神去征服生活上的重重困難,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長大後把祖國的明天建設得更加美好、富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