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唐詩鑑賞辭典讀後感

唐詩鑑賞辭典讀後感(一)

感謝唐詩宋詞,感謝她們使那些古代大師們不朽的藝術和精神,千百年來得以源遠流長。走進唐詩宋詞,其實就是走進一個神奇迷人的王國。那是一個人類精神之花全面盛開的季節。我們的大師從一張薄薄的書頁上站起來,沿著字裡行間向我們走來,一襲古裝,長發飄飄,風姿萬千:古樸雄渾的子昂,清朗雄健的王之渙,閒靜談遠的孟浩然,飄逸豪放的李白,沉鬱頓抑的杜甫,清揚暢麗的白居易,奇詭璀璨的李賀,精巧艷麗的溫庭筠,淒婉優柔的李煜,閒雅清婉的晏殊,豪放曠達的蘇軾,雄放流暢的陸游……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恍惚之中,我也成了一名典雅的古代儒生,微風拂動我頭上淡藍色的逍遙巾。我坐上一輛古舊的馬車,「吱吱呀呀」而去,驛道兩邊是一片火紅的楓葉,把我的雙也映照得微紅,叫我怎能不停下車來望上幾眼?「小令樽前見玉簫,銀燈一曲太妖嬈。歌中醉倒誰能恨?唱罷歸來酒未消。」 夜色已深,打更人在窄窄的街衢上越走越遠,而紅樓之上酒興正濃。簫是那精精緻致的玉簫, 燈是那華華貴貴的銀燈,音樂就在身邊流淌著……

獨愛唐詩宋詞,獨愛其中所展示的一個個古雅的詩歌意境,獨愛一個個不羈的靈魂。可與之攜手同游,可與之相對品茗。無論是「千樹萬樹梨花開」的「胡天八月」,還是「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渭城客棧,無論在「花市燈如晝」的元夜,還是在有「暗香盈袖」的黃昏,或笑、或泣,或長歌、或短嘆,或無語徘徊、或滔滔不絕,都是那麼令人難忘。

以前讀晏殊:「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大腦中一片空白。今天,人到中年,在經歷了一些世事之後,再來讀它,便漸漸悟出一些意蘊來。想當年,晏殊徜徉在小園的香徑上,借著老酒寫下這首詞的時候,又怎能知道千年之後的我能讀到它?又怎能知道我是懷著怎樣的一種心境去品味去咀嚼它?我想,這就是所謂的滄桑了,這就是所謂的歷史了,這就是所謂的緣份了。

我還覺得,這份滄桑之感,並非建立在「生命無為」的悲觀基調上。相反,它是人對生命的自我意識。它教會我更加珍惜生命,理解生命,更加熱愛生活。

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許多事物正在不斷地遭受拋棄。對物質的狂熱追求,使心靈愈來愈貧窮。面對今天的生活,我們的心在隱隱作痛,我們痛苦:噪音、污染、人口爆炸、腐-敗蔓延、生態失調……人,成為一台開足馬力的機器,在複雜的人情世故中無休止地旋轉……

好不容易覓個閒時,吟吟唐詩,讀讀宋詞,在月色花影之中超越現實,進入那個理想的古樸純美的世界,靈魂便找到了一個臨時的寓所。有時候,我們是多麼嚮往那種生活啊:歸隱於一片「層上春鳩鳴,村邊杏花白」的田園,在燕子對月亮的喃喃細語中,汲泉煮茗,但覺人淡如花,一身寵辱皆忘。或者置身於一間「深深深幾許」的庭院,綠柳如煙,院門縈霧,枕一簾幽夢,帶半身閒愁,想想那些風-花雪月的事情……作為滲透著人文精神的唐詩和宋詞,已經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也必將使更多的現代中國人的心靈產生共鳴。她也必定使我們在人生的路途上投去懷舊的一瞥。

讀唐詩宋詞,應該用眼睛去讀,用心靈去讀,用人生去讀。

唐詩鑑賞辭典讀後感(二)

品唐詩,其實就是一次心靈的薰陶,當你合上那微微泛黃的書本時,你就會發現,它並不朦朧,並不難以領略,但,他很高尚,很深奧。走近它,其實很簡單,來,踏上這「簡單」的心靈旅程……

讓我們那是你嗎?迎著春而來。「萬紫千紅總是春」,花兒是你甜美的笑;「草色遙看近卻無」,綠草是你明亮的眸;「春風吹又生」,和風是你柔順的發;「春來江水綠如藍」碧水是你俊麗的嘴。春之美,即是唐詩美。

走進唐詩,最敬憂國憂民,懷揣天下的杜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寄寓著他無盡的悲憤,"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表達著他深深的憂慮,"三吏""三別"充滿著他的血淚般的控訴,"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飛揚著他的美好夙願。曾有過"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壯志雄心,品嘗過"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的激動驚喜,"歌罷仰天嘆,四座淚縱橫"的悲涼與無奈;也曾享受過"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歐日日來"的閒適與清心;沉浸在"露是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的思念中,憂傷在"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的嘆息里。起起伏伏的人生,曲折出一個千古流芳的"詩聖"。

走進唐詩,走進一顆顆洋溢著人性魅力的魂靈。走進催護"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悵然若失,走進劉禹錫"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曠達胸襟,走進李賀"女媧鍊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奇崛詭魅,走進杜牧"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隱隱沉痛,走進柳宗元"孤舟蓑蒞翁,獨釣寒江雪"的孤獨與寂寞、"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迴腸"望眼欲穿的愁苦,走進白居易"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做連理枝"的千古情義、"弔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的相思之苦,走進元縝"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蒼涼與厚重,走進韓愈"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的剛正與忠心,走進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的走進唐詩,一顆心似於平平仄仄的浪朵上行舟,領略天高雲淡,傾聽天籟之音,感受歷史滄桑。

走進唐詩,一顆心便如輕輕迎風而翔的風箏,穿越歷史長空,親近著一顆顆厚重深遠的心靈。

走進唐詩,感到充盈與滿足,生命在體驗中升華;

走進唐詩,走進一種別有洞天的境界,人生在經歷中豐實;()

走進唐詩,我今生永遠的追求!

那份堅貞與痴情。「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首詩讓我讀到了蘇東坡的粗獷豪邁;「多情自古傷別離,更哪堪,冷落清秋節!」這首詩讓我讀到了柳永的多情悵惘;「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首詩讓我讀到了李易安的慵惓情思;「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這首詩又讓我讀到了杜牧興趣盎然、優雅恬淡的心境。

古人有道:「腹有詩書氣自華。」在怎樣的環境裡,造就的是怎樣的一個人。對於詩詞歌賦,從兒時起就覺得這裡面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每每讀完然後自我評析,便因氤氳其中而感到由衷的陶醉,似乎是神魂顛倒,伴隨著「為伊消得人憔悴」,覺得「衣帶漸寬終不悔」。

然而,讀詩,讀詞,不僅是享受靈魂的洗禮,更是對人格的歷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