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屈原列傳讀後感

屈原列傳讀後感(一)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淚。」

我倚著牆,捧著那本厚厚的《史記》,認真品讀著《屈原列傳》,穿越歷史的長河,再一次認識了屈原這位偉大的人物。

屈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才高氣勝,「忠而被謗」。他生活在戰國中後期,當時七國爭雄,其中最強盛的是秦、楚二國。屈原曾在楚國內政、外交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以後,雖然遭讒去職,流放江湖,但仍然關心朝政,熱愛祖國。最後,毅然自沉汨羅,以殉自己的理想。本文以強烈的感情歌頌了屈原卓越超群的才華和他對理想執著追求的精神。屈原曰:「眾人皆醉我獨醒,舉世混濁我獨清。」縱然是用以身殉國來證明自己對國家的忠心與赤誠,從不言悔;縱然楚國江山已是岌岌可危,還是抓住最後一線希望,竭力挽回一切,亦不言棄。他雖身處污泥濁水之中,但不被世俗所玷污。那樣一種高潔,堪與日月爭輝。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時代,不願淪於那牆頭的草,只隨波逐流。而是近乎偏執地抱著那份骨子裡褪不去的清高,直至汨羅江邊,他寧用生命保全自己乃至是一個國家的尊嚴,也不願屈服於現實。

也許是天妒英才吧,滿腔的愛國情懷、蓋世的才情,卻無處施展,始終鬱郁不得志,這就是屈原,一個亂世背景下的悲劇英雄。他具有遠大的政治抱負,赤膽忠心,一心為國,卻遭到奸佞之人的誹謗與楚懷王的質疑。儘管如此,他仍舊是如白蓮般,出淤泥而不染,濯垢水而不污。

是啊!「出淤泥而不染,濯垢水而不污。」這就是屈原愛國理想的寫照。權勢誠可貴,生命價更高:若為理想故,兩者皆可拋。屈原的高貴,屈原的愛國,屈原的高潔,震撼人心,永垂青史。

屈原列傳讀後感(二)

屈原名平,是春秋戰國時期楚懷王的左徒,見識廣博。屈原一生中遭遇了兩次大的挫折

屈原之所以成為中華民族愛國精神的代表,主要原因是他很有才能和愛國情懷,在楚國遭受打擊,但是他始終不背叛楚國。

"路慢慢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每每讀到屈原,想到屈原,總有一種悲嘆,一個真真的跋涉者,一個真真堅持自己理想與情操的人,它的結局竟是萬般無奈的投江。

一個人的精神,一個人的人的意志無不在詮釋著他對人生的理解,他對生命的看法。

為什麼有那麼多高尚的人總是匆匆走過他短暫的一生,今天的人也許永遠都理解不了古人。

讀《屈原列傳》的時候,吸引和震撼我的已不再是屈原那高尚的品質,而是感慨活在一個不被人了解的世界,那會是一個多麼大的悲哀。

從屈原坎坷的一生揭示出一個深刻的道理,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遭遇困難和挫折是正常的,關鍵是面對挫折時,應當拿出勇氣和毅力迎接挑戰,直面挫折,戰勝自我,把每次挫折當作前進的踏腳石,最終走向成功的輝煌。

屈原列傳讀後感(三)

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一位偉大的詩人,也是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

屈原又是一名政治家和愛國志士。他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千百年來感動著無數中華兒女。

他兩次被流放,一次是因為懷王的愚蠢;一次是因為子蘭的讒言。最主要的是他——革新圖強;遭受打擊,不背叛祖國。一句「留取丹心照汗青」流芳千古,成為中華民族的愛國代表。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每讀到這句,我總有一種悲嘆!一種文人的悲嘆!一種時代的悲嘆。一個愛國者,一個堅持自己理想與高尚情操的人,結局卻是如此的悲慘——投江自荊

一個人的行為詮釋著他對人生的理解,對生命的看法。屈原熱愛祖國,他不像孫臏、李斯那樣跑到別的國家去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與抱負。當自己的政治主張與抱負無法施展實現時,慷慨以死明志。

我為屈原之死惋惜悲嘆。志向雖不可移,用生命去替換,代價太大,過於沉重。有1%的希望,就要用99%的努力去爭取,絕不悲觀!絕不等待!決不放棄!

我慶幸自己生長在一個新時代,一個勇於變革的時代,一個提倡人人平等的時代。儘管生活還有許多不如意,但我不明白有些人為什麼放棄希望,甚至生命。一次與父母的爭吵?一次比賽的勝負?還是看破紅塵,甘願成「仙」?神仙都難免俗,何況人乎?對待名利地位,重要的是做到「心平氣和」。

人活著,才有希望,才有未來。讓我們一起去擁抱希望!擁抱未來吧!明天一定會更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