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慎獨——《自在獨行》讀後感

  很長時間之後,我依然覺得當時在書店偶得這本《自在獨行》實為幸運。那時是被書名吸引,自在獨行,是從容不迫而瀟灑暢快;是不懼孤獨而心境安寧。一本書讀罷,想必賈平凹先生本人也同他的文字一般,如木堅硬質樸,如酒醇厚清冽。

  道理與人生不同,自然有人說書中多是些泛泛而談的人生哲理,即便能引起一時動容也經不起生活本身的折騰。不可置否,市面上的文章多是如此,文字似是雕琢精緻卻看不出其本質,亦無法與讀者相通。因此越是發覺先生這本散文集子彌足珍貴,瑣碎的生活砌成了故事,一字一言讀起來平和,卻是真實厚重,直至內心深處的。人生真切的體驗都是從原始開始的,書中第一篇便是先生對孩提時代的回憶,對母親的回憶。先生的母親半輩子都坐在紡織機前重複著手裡的動作,紡織的線絲絲縷縷如同母親的心事,可為了一個家而堅守付出的強大內心,抵過朝朝夕夕的日月。《祭父》與《喝酒》中的父親讓人心生敬佩,先生遭受社會各界的質疑時,他便千里迢迢地趕來,半句不言卻日日陪伴,最後父親借酒表露自己的擔心,對他沒有責備甚至懷疑,父親只是說,「沒事咱不尋事,出了事也不要怕事,別人怎麼說,自己心裡要有個主見,不要被一時的得所迷惑,也不要被一時的失所迷惘。」就是這些樸實的話讓先生淚目,也許,自在獨行說的就是這樣的生活態度,困苦有餘也湮滅不了血肉之親。誰也知道路途遙遠,誰也不願苦難纏身,心中有依靠才行得自在,安寧。

  先生喜靜,平日裡最怕有人來敲門,他認為的自在,就是行走於西北的大地。《自在獨行》算是半本遊記,書的扉頁就有寫:獨自走一走,大地的魂靈,有敬無畏。八百里秦川曠遠,細說的卻是秦腔里唱的喜怒哀樂,山川不同,韻味也不同。商州故里,春秋光景一一道來,每個季節有每個季節的性子,山民老婦的生活像天上的月亮,照得山谷滿是光輝。五味巷遠離市井喧囂,然而南北千百里長之內,醬醋油茶一應俱全,街坊四鄰最是本分,巷內若有位老師,便人人器重。說來也蹊蹺,書里雖寫的是遊記,卻在景里讀出人情冷暖世事變遷來,好在這一路的景和景里的故事一樣,有種不枉此行的感覺。先生也曾說過,這本書要寫給生命的行者。寫一書游一方,雖然活著的方式不盡相同,而這種從容不迫在千萬種命途中最是難得。

  有時也會不禁發問,越是成長就越是不懂如何自在的生活,好像世事正如他人口中的不得已,明明最怕隨波逐流,卻沉溺於輕而易舉的妥協還心安理得。「慎獨」二字讓人如坐針氈,旁人眼裡的古怪大抵如此,讓任性的人難以雄辯。《自在獨行》裡我找不到答案,但至少給予我勇氣。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