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悲劇人偶》讀後感

  作為東野圭吾的書迷,在16年冬讀完他的所謂的「轉型之作」《拉普拉斯的魔女》後,因為太過失望,便放言今後決不再買他的書。一晃兩年過去了。這兩年我果真沒有再買過、甚至讀過他的任何一本書。

  然而時間可以重構一切。今年雙十一,我在京東上逛書店的時候,系統將東野的書推給我。看了看出版時間,2018年8月第一版,備註是東野圭吾的第53部作品。我隨便找了一個藉口推到自己曾立下的flag,便將這本書買了下來,一起送到家的,還有他的其他這兩年裡陸續在大陸出版的小說。

  能買到的應該都買了

  故事的開始是借著小丑人偶的嘴講出來,——當我看到這個開頭的時候,蠻失望的。因為當年成為東野的擁躉,就是因為他很好地將現實與推理結合了起來,所有的疑問都能夠找到答案,絲絲入扣,沒有不合邏輯的地方,也沒有用生拉硬拽的情節,每一個人物的出現都是有理由的,沒有一個動作、語言是多餘的。而後來之所以決定不再看,就是因為不知東野出於何種原因,一定要將魔幻融入到推理中,——推理的精彩之處就在於可以用科學和邏輯來解釋一切想不通的事情,可如果出現了虛幻的東西,當事情說不通的時候,就歸於虛幻,那還能叫推理嗎?

  所幸,開頭的篇幅很小,我繼續看了下去。故事的起、承、轉、合就是東野的一貫風格,無可挑剔。這是一篇關於家族內謀殺的故事。看到一半我很篤定兇手一定就是這個家族地位最高的人:外婆靜香,後來又很篤定青江和悟淨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中間對坐輪椅的小姑娘佳織也產生過懷疑。然而最後真相大白的時候,萬萬沒想到兇手是我怎麼也沒有料到的理髮師永島。他的動機就是想要為自己的母親討一個公道。那一刻我有一種錯覺,以為我又看到了昔日寫《白夜行》的東野圭吾。

  然而我很快否定了這一點。

  首先,還是因為小丑人偶的視角。這個視角或許是作者頗為得意之處,他以為他這樣做是給自己的小說增加了一點佐料。然而沒有。小丑人偶視角的出現,令整個推理的精彩和完整大打折扣。比如在文末,悟淨指出或許永島只是一個被操縱的人,而那個操縱者就是坐輪椅的小姑娘佳織,佳織為了給媽媽復仇,反利用了一把同樣為了復仇而接近這一家的永島。故事寫到這裡就可以結束了。然而偏偏要在最後又加上小丑人偶的視角,利用小丑人偶這一在現實世界中並不具備生命的物件,給悟淨的猜測加上了佐證。所以整個推理完全建立在小丑人偶這樣一個虛幻的東西上,如果沒有小丑人偶,這個推理就無法形成閉環,所有的推理就只能是推理,就好像警察破案,哪怕大家都已經心知肚明兇手是誰,然而沒有現實的證據,那麼這個案子就無法結案,只能被當作cold case打入冷宮。

  其次,關於青江此人。青江此人打從一開始就存在,並且以一個並不和善的形象出現,作者對他幾乎可以算濃墨重彩,即便夠不上主演,那也是不可或缺的配角。作者花了那麼大功夫,又是從佳織的態度,又是藉助老外婆的嘴,還穿插了水穗對青江看法的變化,無不在向讀者說明: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物。他的身份成謎,他喜歡佳織的原因成謎,除非作者還打算出本書的續集,否則這樣一個人物就算不出現在推理小說里,也應該對他有一個完整清楚的交代。然而沒有。作者讓他粉墨登場,卻讓他草草死去。毋寧說這是作者的心機,倒不如說是他的一處失誤。

  最後,關於佳織。按照悟淨的推斷,以及水穗的態度,作者是想說真兇其實是佳織。然而這個論點實在是太經不起推敲了。這意味著要將還原現場,以佳織是兇手為基點,來看這個謀殺是否還能成立。——很難成立。佳織不僅要知道永島的復仇目的,還要知道青江的想法,按照作者對青江生前的描述,青江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好人,對佳織一往情深,然而佳織卻對他橫眉冷對,並且在青江死後,都沒有表現出絲毫的悔意。所以,作者是將佳織描繪成了一個沒有感情的冷血的女魔頭。那這本書的意義在哪裡呢?他以往的作品都是借著推理來表達著自己對真善美的頌揚與追求,對人性的同情與理解。可這部作品,裡面的主要人物,一個虎頭蛇尾地死了,一個基本沒有人性,還有一個基本可以判定是懦弱而不是善良。一個正面角色都沒有,就是為了推理而推理,然後這推理還無法被證實。

  綜上,東野圭吾的小說,真的要淪為快消品了嗎?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