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讀《偷書賊》有感

  我有幸借到了《偷書賊》這本書,說實話,當我翻開《偷書賊》的第一頁時,這本書並沒有深深的吸引我,可是讀著讀著我便愛不釋手了觸摸著這些文字,仿佛被籠罩在一片溫暖中。

  閱讀著這些文字,走上了震我心靈的旅途。

  小說從死神的角度入手,緩緩道出整個故事。死神,有點可怕的字眼,剛開始的我心情是抗拒的,這樣的開始,不正是也暗示了整個故事的結局,那知道結局的故事,還有什麼吸引力?可是,從主人翁莉賽爾在失去弟弟的苦痛中得到了第一本書《掘幕人手冊》開始,我似乎和故事的講述著死神一樣,成了一個旁觀者,一個知道「走向死亡」的真相的知情者。但是似乎這一切此時卻如此自然而然呢?

  年,莉賽爾離開了過去,來到了漢密爾街,重新擁有了爸爸媽媽。這是對奇特的父母。先說養母吧,雖然這個媽媽表達母愛的方式有點特別,但是這個母親的心比別人料想的都要大。「她是在那個漫長的月夜裡,抱著那件樂器的女人;她還是在猶太人到達莫爾欽鎮的第一天晚上,毫不遲凝給他端來食物的女人:她還是那個伸長了手臂,到床墊里為了個十幾歲的女孩取素描本的人」。她用自己的方式愛護著養女和自己的丈夫。

  當然對莉賽爾最重要,給予她最多快樂的就是這個養父。地下室的教她認字、看書、甚至學手藝,那樣子戰火紛飛的年代中,這樣的家庭似乎完美的有點嫉妒。喔哈,一定的,死神在的地方,何來如此圓滿?就這樣,一個猶太青年的出現,使這一家走上了不一樣的軌跡。

  那時候,「猶太人」三個字的可怕程度不低於死神,然面養父為了報答教他一命的猶太戰友收留了這枚「臨時炸彈」。馬克斯,猶太青年,從小喜歡拳擊,在所有親人的幫助下,投奔了莉賽爾一家,從此這樣的青年就開始了地下室生活,這樣樸實的德國民眾,無辜猶太人。

  故事一環扣著一環,人物一個連著一個。體伯曼夫婦的相處之道,魯迪與莉賽爾的淡淡初戀,馬克斯和莉賽爾的靈魂交流,優雅的鎮長夫人,可憐的霍茨佩菲爾太太……警報頻繁的年代下,活著或者死去的人們。

  故事的結局,文字簡單甚至有點吝嗇;但噴涌的感情,就如我奪眶的眼淚一樣難以抑制。十個章節,每個部分都是以一本書或故事的名字來命名,其中14本書,帶給這個風雨飄零的小鎮別樣的溫柔。

  「我厭惡過文字,也喜愛過文字。我希望我能把它們運用到恰當好處」,這是莉賽爾寫的書的最後一行,我想著這也是作為一個偷書賊心理最直白而柔軟的部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