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親職教育書籍讀後感

親職教育書籍讀後感(一)

《玫瑰與教育》是竇桂梅老師的教育隨筆集。這本書記錄了她最為一名教師、作為一名家長、作為一名專家對教育顯現的種種反思,和其他一些書籍相比它沒有長篇大論的教育理論、理念論述,而是記錄了她對教育教學的積極的態度,以及對教育的無奈與困惑。

剛拿到這本書,就對書名感到好奇,讀來原來玫瑰是她在「教育線上」的「國小教育論壇」的網名,是桂梅顛倒過來的同音「玫瑰」。她說:「作家冰心只鍾情於玫瑰,冰心老人認為玫瑰有刺,那是風骨,玫瑰的芳香艷麗就是冠艷群芳。」「現在,我已用玫瑰的含義要求自己——像『6朵』玫瑰那樣對待同行,努力做到『互敬、互愛、互諒』;像『8朵』玫瑰那樣懷著感恩之心對待『關懷及鼓勵』我的人;像『19朵』玫瑰那樣學會在現實中『忍耐與期待』;像『20朵』玫瑰那樣,『一顆赤誠的心』對待自己的人生;像紅玫瑰代表的那樣,對教學付出熱情和真愛;像黃玫瑰代表的那樣珍重自己,祝福別人;像紫玫瑰代表的浪漫那樣,感受心靈的真實和獨特;像白玫瑰代表的純潔一樣,一輩子擁有童年天真;以至努力做到黑玫瑰的溫柔,橘色玫瑰的友情,藍玫瑰的善良……愛事業如同熱愛我的生命一樣。我曉得,要把個人的生命融入教育的使命。」由此可見竇桂梅老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奉獻之情,我不禁為她的滿腔激-情而動容。

為了自己能像「冰心玫瑰」那樣絢麗和高貴,她一路拼搏,一路汗水。一個吉林師範的中師生,先從吉林一實驗國小,再到北京,而且當上了北京清華大學附小副校長,其間受到過國家政治局常委的接見,參加過國家教育報告團,出版了不少教育專著,這些成就肯定包含著她的心血和汗水,也是對她的付出的匯報。從她對自己的成長和成名的描述,雖有被「逼」之感,但更多的是自己在堅持自己的教育理想後,所做的許多工作是很令人佩服的。

讀到「要追求文章朗朗上口,要能夠在大庭廣眾中大聲朗讀,能讓讀者不僅聽見聲音,而且還能看見作者的笑貌——」我似乎真的看見了竇桂梅的爽朗而熱情的笑貌!她說:「無論如何也要「擠」時間也閱讀,並用筆促進自己的思考——這是促使自己成長的科學途徑。」「寫作,記錄著我教育生命一次次開花的軌跡。」詩意的語言,真切而熱情,文如其人。

「愛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這是竇老師所喜歡吟誦的詩句。作為一個從事語文教學的工作者,字裡行間常常自覺或不自覺地流露出對文學的愛好,並時常有意識地扮演著「拉近朋友、學生親近母語、親近書籍」的角色。更讓人感動的是:她此舉目的竟是「讓人在親近文字的腳步里抓到愛。」

品味這朵這芬芳的玫瑰,她為我們每一個熱愛教育、獻身於教育的人做出了做好的榜樣。

親職教育書籍讀後感(二)

這本書嚴格來說我不能稱之為讀後感,因為壓根沒有仔細讀完整本。

這本書是別人送的,推薦給我,說不錯,而家有寶寶,對兒童教育非常關注,自然也高興的收下了,也滿懷期待。

但是這本書真的不適合我,我實在沒有耐性仔細去閱讀這種種類的書,書裡沒有我期望的實在的有效的指引,在這本書裡,我看到的是濃烈的行銷的影子,而在我的概念里,兒童教育是一項嚴肅的學術,是必須專業、嚴謹、有內容的。

整本書我看到的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其實很簡單,就是:對孩子輕輕說「是的」,分解開就是孩子天生有自己的天賦,父母要尊重這種天賦去培養孩子,要重視孩子,多肯定他。這個思想原本也被大多數人認可,但是就是這麼一個觀念,就整出一本書,我總覺得實在是太單薄了,不要說這個觀念還是已經泛濫成災的存在,很多父母也已經有這方面的意識,而在作者的敘述里,好像九成九的父母都是漠視孩子的,都是不懂得重視孩子的,這實在是一種過於自負、自戀的想法。

尤其在整本書裡,花了很大的篇幅去推介自己,講自己成長的了不起,是最讓人反感的地方。

在這個全民行銷得有點過了的年代,看到這樣的書,實在讓人厭煩,尤其是在育兒教育這樣的領域。

當然,我生性乖張,對事物有時過於主觀,這種觀後感也僅是一種個人體會而已。

親職教育書籍讀後感(三)

我看的每一本親職教育書是《愛和自由》,而且是在近期,因為孩子們快要上學了。從這本書上我學到了蒙氏教育法在中國幼稚園的做法,雖然有很多做不到也不認同的地方,但仍有收穫,那就是不能對孩子太過嚴格,要給予他們一定的自由。

我個人比較喜歡國外寬鬆的教育方式,所以在幼稚園及早期教育中,沒有太多的強求孩子要學這學那,希望他們有個美好的童年可以回憶。(只在日常生活中教育他們一些常識性及實用的知識,對於孩子的為什麼我能回答的盡力用簡單的話語告訴他們,而我不懂的就直接告訴他們,媽媽也不懂)

第二本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讓我體會到的是教育要一步步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一點點增加知識。而我家的孩子已錯過那一段,就只能慢慢來。父母的堅持才會出成績。(說實話這本書沒給我多少記憶)

第三本書《卡爾威特的教育》,感嘆那位父親的學識及毅力,能如此有計畫地進行教育,發現孩子的優點及不足並能及時給予指正及表揚。任何一個孩子在這位父親的教育下都會是優秀的,那怕他的智商不高,但他會表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因為他得到的是來自人生第一位老師的表揚及鼓勵,在做錯事時不是責罵,而是講理,讓他有空間可以自己思考自己的錯誤。

看看我都在做什麼,在孩子犯錯時的責罵,讓他不明白自己錯在哪裡,高興時才給予孩子表揚,很少在孩子需要時給予鼓勵,教受他們知識不完整,沒有毅力而中途放棄,那麼孩子們不知道自己的錯誤,一再犯錯,由於我們的大聲責罵脾氣暴躁,沒有恆力把一件較難的事完成,缺少知識。

隨著孩子們上學,我的第四本書《心平氣和的一年級》,在焦頭爛額的時候看到《日有所誦》上的作者,在百度中看到了這體書,買回來剛開始是很不知所云,因為是日記形式的,但慢慢地就成了如饑似渴。隨著慢慢地深入,我讀到了平和,讓我這個沒有經驗的一年級新生的母親看到了希望。()

書中的文字記錄著的多似我們的孩子,那一個捏捏懂懂的小不點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生活。

每當煩躁不安時,拿起來看看,不光學到了教育的法寶,同時自己也能平靜一下。連薛老師面對50多位同學也能心平氣和,我如何不能。閱讀實是一件好事,雖然沒有大的閱讀量,但看孩子們一天比一天進步的組詞早就有了體會。定能生慧,是如此的精闢,只有定才會有新發現,才能做好事,才會有成績。

雖只看了一半,但平實的語言已深入我心,我也將繼續努力,我要和孩子們一起看花開的日子。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