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高一學生小說讀後感

高一學生小說讀後感(一)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懷著滿心歡喜讀了一篇文章《櫻桃樹下的母愛》。讀後,心頭不禁為之一震。

《櫻桃樹下的母愛》寫了一位母親和兒子蒂姆來到了一個小鎮,由於某種緣故,母親和蒂姆都失聰了。但蒂姆對母親失聰的事卻全然不知。蒂姆本有演奏小提琴的天賦,可蒂姆卻想放棄。神奇的母愛為蒂姆撐起一片希望之傘,最後,蒂姆成名了。

文中這樣寫道:看兒子如此的痛苦,母親也不禁傷心地流下了淚……但母親卻語重心長地說:「孩子,儘管你不太可能聽清楚自己的琴聲,但你可以去用心聽,用心去感受。」讀到這裡,我更是激動萬分。也許就是母親的這句話,啟發了蒂姆的心靈,讓蒂姆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陽光,在冰冷中得到了溫暖,更讓蒂姆把絕望變成了希望。這句話更是蘊藏著母親無私、深沉的愛,就像那海里的浪花一樣,一層涌著一層。

母愛雖平凡,但在蒂姆心中,它卻有排山倒海的氣勢。可以說,如果沒有這種排山倒海的氣勢,蒂姆根本不可能活到今天,更不可能成名,蒂姆心中那個痛苦的陰影,也難以這麼快地消失殆盡。

這種母愛,動物也有。烏鴉反哺就是一個例子,成年的烏鴉沒有忘記自己父母的哺育之恩。而如今,自己的父母不能飛翔,成年烏鴉便用反哺之式,養育老的烏鴉,直到死去。

母愛,雖然平凡,但它卻用生命的形式去哺育每個人,它如泊淚的泉水,清澈透明;它如絢麗的火焰,燃燒自己,點亮別人;它又如蔚藍的天,湛藍湛藍,異常清麗。神聖、純潔都不能描繪出母愛的個性,母愛在我的心中卻是一個不平凡的東西。

母愛如活潑歡快的小溪,伴隨著我從無知到懂事,帶我走進了金色的童年,又帶我從童年走到了今天。

高一學生小說讀後感(二)

青春洋溢著激情,揮灑著希望,蘊含著力量。

《青春之歌》就是這樣一部充滿理想,激情昂揚的紅色經典文學作品。作品描寫了抗日和抗戰時代背景下,以林道靜為主要人物的一批進步青年,從對待世俗的超然冷漠到投身革命的熱血沸騰,從反對封建統治到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並在共產黨領導下,積極投身於無產階級偉大革命之中。全文讓我感受到那個時代青年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和真誠,以及他們堅強信念和對自由、真理的不懈追求精神。

作品的第一部分,主人公林道靜逃出給她帶來痛苦回憶的地主家庭,但又找不到前進的方向,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反差使她身心俱疲。如果說第一部分是寫林道靜痛苦中的掙扎,那第二部分便展現出了她作為一名無產階級革命戰士,中國共產黨黨員艱苦頑強的奮鬥。從發起定縣國小的學生運動時的稚嫩,到在宋家做家庭教師危急之中獲取黑名單的機智;從剛剛被捕時的單純幻想到經歷了一年多煉獄考驗與磨練的覺悟和覺醒;從跟隨張大姐從事地下工作的缺乏經驗,到在北大領導學生成立學生自治會發起學生運動的獨當一面。林道靜在一次次的生死考驗中成熟著,並最終成長為一名有追求有信仰的共產主義戰士。

《青春之歌》蘊含著作家楊沫的生活原型,將那段不可忘卻的歷史賦予了青春的激情和火熱,用紅色染滿記憶,用戰鬥抒寫豪情,用鏗鏘而激昂的文字喚起新時代下的青年學生心靈深處強烈的共鳴。

如今,對於每一個青年學生來說,「志願者」已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情系山區兒童,奔赴邊遠貴州山區支教而成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的徐本禹;汶川和玉樹地震災難中,志願者們以血肉之軀為災區人民築起了一道不可撼動的「生命長城」;2008年北京奧運會賽場內外,志願者以細緻周到的服務贏得了世界友人的讚揚;;剛剛結束不久的上海「世博會」上,青年志願者們充分展現出了一個正在崛起中大國的文明姿態……我們是社會主義的接班人、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開拓者。如果說林道靜、盧嘉川、許寧、羅大方的一生,留下的是他們為拯救危難中的祖國不屈不饒革命精神的青春之歌,那新時代下的我們應該更好地傳承他們的革命精神:將個人前途同國家民族的命運、人民的革命事業結合在一起,做一名自願服務黨、服務人民、服務社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志願者」,譜寫屬於這個時代的絢麗篇章,奏響屬於我們的青春之歌。

高一學生小說讀後感(三)

暑假,終於把很早之前買的《我是貓》給看完了,之所以會買《我是貓》這本書,還是因為我喜歡貓。

《我是貓》是夏目漱石早期的代表作。既可以說是抒情的寫生文,也可以說是結構鬆散的小說。

本文的主人公是貓。是以貓的視角來看人類世界的。剛生出來的時候因為長得太醜,被人唾棄,撿得一命,後被被人稱為「苦沙彌」的初級英文老師收養,自此開始了觀察人類、品評人類的生活。直到某日因為好奇,落入了酒缸中,被淹死了。

《我是貓》中的這隻貓,雖然還沒有名字,平時也沒少受主人家女僕的氣,卻能夠在人貓兩個世界中來去自如。而主人和他的一幫朋友——梅亭、水島寒月等的對話則盡收耳中。而其中,又屬梅亭最能折騰人。苦沙彌老是被他折騰得夠嗆。例如他剛出場時,帶著一副金邊眼鏡,認認真真地要苦沙彌畫畫——他自稱是位美學家。苦沙彌對畫畫可是個外行,正要向梅亭討教,梅亭便一本正經的說:「是啊,不可能一開始就畫得好嘛……從前義大利畫家安德里亞曾說過:『余作畫者,莫過於描繪大自然。天有星辰,地有露華;飛者為禽……』怎麼樣?假如你也想畫出像樣的畫來,畫點寫生畫如何?」

於是,苦沙彌作恍然大悟狀,對安德里亞佩服得五體投地。但是事實上,安德里亞壓根就沒說出這話,是他的朋友瞎編的。

苦沙彌和他的朋友就這樣,在小貓的眼中如此不堪,實在是可笑。相比於這隻無名的小貓,它的主人真該感到汗顏。相比於許多人,這貓很富於哲理,善於詞辯。對人類的弱點有精細的研究,就連抨擊社會,也很有見地。它說:「說不定整個社會便是瘋人的群體。瘋人們聚在一起,互相殘殺,互相爭吵,互相叫罵,互相角逐。」……並由此最終得出了「被幽禁在瘋人院裡的才是正常人。」的結論。雖然有些滑稽,但卻也抨擊了當時社會的風氣。()

在《我是貓》中,苦沙彌和他的朋友應該屬於窮酸潦倒的知識分子之列。正如本文譯者所說,「他們面對新的思潮,既順應,有嘲笑;既貶斥,又無奈,惶惶焉不知所措,只好靠插科打諢、玩世不恭來消磨難捱時光。他們時刻在嘲笑和捉弄別人,卻又時刻遭受命運與時代的捉弄與嘲笑。」《我是貓》中作者所描寫的景象,應該是當時人們精神世界空虛的真實寫照,這也無怪一隻小貓會將人類世界看得不過而而了。

總而言之,這隻無名小貓雖然神通廣大,卻又時而自作聰明,雖然看多了人類世界,卻又因為一時好奇,最終還了性命。也許正是因為好奇,才使得它對人有了這麼多的了解,也就有了這本《我是貓》。

看完《我是貓》,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像一隻貓,有好奇心,因為好奇,才會讓我們發現更多新的,美好的東西。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