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逍遙遊讀後感

逍遙遊讀後感(一)

《逍遙遊》是《莊子》的第一篇。本篇在全書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不僅表達了作者的根本思想,也能代表作者文章的主要風格。「逍遙」「逍遙」何為逍遙之說?「逍遙」,作為一個複音詞,始見於《詩經·鄭風·清人》篇「河上乎逍遙」與「河上乎翱翔」對舉。自然逍遙遊即不受任何束縛與約束,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活動著,生活著。

文章以以描寫神奇莫測的巨鯤大鵬開端,一開頭就向我們展示了一幅雄奇壯麗的畫卷,將我們引入一個奇妙的世界,儘管知道世上並不存在這樣的事物,卻仍被想像力豐富的莊子所迷惑。接著莊子又借《齊諧》來證實自己的看法,一番深刻而形象的描寫把作者心目中那種為一般人難於理解的高遠哲學境界,變得易於想像了。然後一系列的比方,比喻論證小大之辯,表明這些人和物之間小大之辨十分明顯,但都毫無例外地沒能達到超脫一切的「逍遙遊」的境界。而後假託古人的話再次形象地描繪了鯤鵬,與前文似有重複之意,確是著重強調,加深讀者對「小大之辯」的理解,與開頭呼應對照。最後在進行了上述那一番奇異無比的比喻和描述之後,逐次展開了對處於不同思想境界的幾種人的描寫和評論強調了一種絕對化的自由世界。

莊子推崇的是主觀唯心主義,這是天地間根本不存在的。在莊子看來,大鵬鳥還算不上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逍遙遊是要「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辨,以游於無窮」,也就是要達到至人、神人、聖人那樣的忘我、無為、無用、無所待的絕對自由的精神境界。自然到了我們這個時代都知道自由都是相對而言的,哪裡有絕對的自由呢。任何的自由都是有條件的,人怎麼可能脫離這個社會,沒有依靠呢。可對於莊子這個理想主義者而言,這是他的精神寄託與生命支柱。

有著這樣思想的人從古至今,不是少數。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甚至構想出一個桃花源,那裡「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簡簡單單,「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有的只是悠然,只有自在。他追求的是一個理想化的境界,既然這個世上找不到,那我只有逃避這個世界,歸隱桃園;只有藉助手上的筆,自己描繪出這樣的風景。在《桃花源記》的最後,陶淵明還列舉了幾個人去找尋的例子,似是逼著自己和其他人都相信有這樣的地方,不若說隱含著自己深深的失望之情。

前幾天與同學去平江路玩時,遇到了這樣一個人。他留著清式的長辮,裝著掛衫,在鑿石頭。別人與他交談,他說刻得是聽琴的牛。我們都知道對牛彈琴的涵義,他卻硬是顛倒了它,加注了自己的思想,似乎有些「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意謂。他是這樣說的世界上為藝術獻身的人很多,我願意做那一個。他說,世界上百分之二十的富人,百分之八十的窮人,為什麼我們不能從那百分之二十中到百分之八十里去呢。他說,現代的人都說藝術好,卻為什麼不讓孩子去幹這一行呢。很明顯,他將生活理想化了,他一個在一群咖啡店中嗒嗒嗒的砸著石頭,敲著自己的理想,卻好像與這周圍格格不入,他卻依舊不以為然,固執自我。或許在別人眼中他是一個傻子,是個異數,但在他自己的眼中有著一個五光十色的美好世界,由自己的意志所控制。就如莊子,陶淵明,明知不可能卻依舊努力著,渴望著,用自己的行動創造著,實踐著。

對於這樣的理想主義者,唯心主義者,我們要做的或許並不是批判或是諷刺,應該給予的是理解與寬容。他們有著自己的一片天地,別人無法理解的空間,卻是他們獨有的魅力與完美。

逍遙遊讀後感(二)

《逍遙遊》是莊子的首篇,是戰國時期哲學家莊子(名周,約前369-前286)的代表作。莊子散文想像奇偉,言辭瑰奇,設喻貼切,句式靈活,汪洋恣肆,別具一格。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中高度評價莊子,說他「著書十餘萬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無事實,而其文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之能先也」。當代文化學者余秋雨在《何謂文化》將莊子列為先秦諸子文學作品的第一等級,蓋源於此。

《逍遙遊》旨在論證達到絕對自由境界,既追求一種超越時空限制的絕對自由,也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

《逍遙遊》啟示我們,任何個人,在萬物紛紜的現實世界中,要進入自由的境界,從客觀上來說,「猶有所待者」,也就是要依賴客觀條件;從主觀上來說,要不斷加強理想人格的修養,以至臻於「無己」(順應自修,忘掉自我)、「無功」(不求有功)、「無名」(不求有名)的思想境界。

巨大的鯤,變化為鵬,其背「不知其幾千里」,之所以能徙於南冥,「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也就是它只有憑藉九萬里風才能起飛。所以《逍遙遊》中說:「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大鵬離不開「海運」,即「海風動」。宋人林希逸解釋「海運」道:「海運者,海動也。今海瀕之俚歌猶有『六月海動』之語。海動必有大風……」言必有此大風,而後可以南徙也。蜩與學鳩是小蟲、小鳥,力氣不夠,「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蜩與學鳩碰到榆樹、枋樹就停落在上邊。有時力氣不夠,飛不高,飛不遠,落在地上就是了。因此,莊子的結論是:「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沒有一定的客觀條件,主體自然不可能到達自由境界。

就主觀上來說,任何個人要進入自由境界,必須擺脫現實世界種種物質上、思想上的束縛。莊子所以說的「至人』是他理想中修養最高的人;「神人」,次於「至人」;「聖人」,又次於「神人」。莊子《逍遙遊》中列舉了傳說中古代道德修養高尚的人。宋榮子「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宋榮子對於世俗的名譽,是未曾汲汲追求的。列子「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列子順應自然而能不熱切於求福,如此者,世間亦不見多。堯知高士許由賢明,以「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時雨降矣,而猶浸灌」為喻,「自視缺然,請致天下」,樹立了至人「順應自然」「忘掉自我」的崇高理想人格的理念。許由以「名者,實之賓」「予無所用天下為」(「名是實的影子」,「天下對我是沒有用的」)辭謝堯的禪讓。莊子以宋榮子、列子、堯、許由等傳說中的人物「無己」「無功」「無名」的具體而又生動的傳說,形象地說明了要達到自由的精神境界,就必須擺脫對物質、名譽、地位、金錢的汲汲追求。

既然無論是個人還是整個人類,要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臻於自由境界,要依賴客觀條件,那麼當客觀條件還沒有具備,或者還沒有完全具備的時候,個人與人類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努力創造條件,從而進入自由境界;既然個人與人類要進入自由境界,要有高尚的品德,那麼就必須不斷提升自身修養,養成理想人格。

《莊子·逍遙遊》所宣揚的是一種超越時空限制的絕對自由。我們在閱讀時應該認識到,任何個人,乃至整個人類,都是生活在一定的時間、空間條件之下的。因此,超越時空限制的絕對自由事實上是不存在的。

逍遙遊讀後感(三)

孔子被人們稱為「聖人」,把莊子稱為「神人」。

一提到莊子,我們就會想到他的《逍遙遊》。

小時候,曾在語文書上讀過簡化版的《鵬程萬里》,卻從沒有真正感受過「乘物以游心」的逍遙,從沒有真正感受過那種「獨於天地精神往來」的淡泊。

上個世紀末,有一首歌叫做《瀟灑走一回》,瀟灑來去天地間,是少年人金色的憧憬,中年人的一聲嘆息,老年人不由自主「想當年……」。逍遙的腳步總是來去無蹤,沿著中國千年的歷史長河,順流而上。有武陵桃園,遺世而獨立,自在悠閒。再往前,乘物以游心,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有莊子,也只有莊子。

莊子是諸子百家中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文章氣勢磅礴、縱橫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宏闊、籠蓋至今;他的寓言想像奇特,寓意深遠;他的風格嬉笑怒罵、了無拘囿。

莊子一生貧而不窮,家住陋巷,以織草鞋為生,有時甚至無米下鍋,要向人借糧。但是他卻能隨心所欲,自得其樂。生不逢時,如之奈何?就是這樣一個一貧如洗的人,斷然拒絕了楚王送上門的相國之位。自稱寧願做一隻在淤泥中拖著尾巴、自由自在的烏龜,也不願意當供奉在廟堂上,受人尊敬的龜甲。所以莊子選擇了「無為」,敢於從容面對隨之而來的寂寞和貧困,在天地間隨心所欲,逍遙自在,達到心靈所追求的高度與境界。

《逍遙遊》是全書的精髓,開門見山點出「逍遙」的境界,「游」的狀態。鵬程萬里,扶搖直上,看似逍遙,其實都是「有所待」,不自足。一旦時不我與,則無法成功。如何才能超脫?莊子提出「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變,以游無窮」。也就是說,心靈順應天地大道,跳出萬物束縛,無物,無我,無功,無名,與天地精神相往來,逍遙自在。

看莊子的《逍遙遊》,首先就要看一個「大」字。「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幾千里也。」巨鯤大鵬,充盈於天地之間的大氣磅礴。「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大格局、大氣量、大胸懷是逍遙的第一步。

其實,生活都一樣,只是每個人看待生活的角度不同而已。在每個人面前,生活都是不同的色彩,只在於你是如何去看待、如何去面對。所以,胸懷博大是莊子、是《逍遙遊》給我們上的第一課。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再說如果水的積聚不夠深,那麼則無力承載大船。同樣的,在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嘹亮的哭聲就是人生鳴笛啟航的標誌。我們在書海中、在困難中逐漸成長,小船歷經風雨,變成了大船。倘若沒有在學習生活中的知識、能力、經驗的積澱,水不夠深,人生的大船在未知的水域裡航行,必然危機重重。當然,內涵深度的積累無疑是一種漫長的過程,需要鍥而不捨的堅持,這也是一種逍遙遊的前提與資格。()

《逍遙遊》中塑造的境界永遠是沒有邊界的。天地大道,發乎自然,莊子於虛靜中揮灑他的放誕,於達觀中流露出些許狡黠,讓我們用一生的體溫去溫暖這個智慧的名字,漸行漸遠,隨著莊子去「乘物以游心」「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當感受到心靈的疲倦與束縛時,讓我們靜下心來,跟著莊子一起展開一次心靈的逍遙遊……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