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哥德巴赫猜想讀後感

哥德巴赫猜想讀後感(一)

星期五,我跟同學借了《學黨史唱讚歌樹美德》,讀了裡面的故事,叫《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

有一次,陳景潤發現自己的頭髮長了,到理髮店去理髮,他的號碼是38號,他心想:還早著呢,先到圖書館去查查上午不會做的題目,再來也不遲。誰知,他剛走一會兒,就輪到他理髮了,理髮店叔叔大叫:“38號,誰是38號?”可他在圖書館,那裡聽得到理髮店叔叔的叫喊。天色漸漸暗下來,圖書館的下班鈴響了,管理員說:“下班了,大家回去吧!”大家都走了,可陳景潤在一個勁兒看書呢,沒聽到鈴聲。管理員以為大家都回去了,就把大門關了起來。

陳景潤向窗外看了看,說:“天氣真怪,剛才還大晴天的,怎么一會兒就要下雨了?”說著便把燈打開了,又看了一會兒書,就準備回宿舍了,可門卻打不開,最後,他打電話給管理員開門。

我覺得陳景潤很認真、很投入,連下班的鈴都沒聽見。他還不肯浪費時間,一點點的理髮時間都不肯浪費。書是他最好的朋友,這才使他當上了數學家,使他發現了哥德巴赫猜想的秘密。

哥德巴赫猜想讀後感(二)

前幾天,看了青年批評家李雲雷的“重讀《哥德巴赫猜想》”的文章。也許文章經由歲月的沉澱,以彼時彼地來看這篇當時曾轟動一時的作品,會更客觀和理性,也會更能看出它成功的原因。

作者從徐遲的這篇講演文學所產生的巨大的轟動效應,而到90年代他所寫的《來自高能粒子的信息》的反應平平。這種反差的現象,作者不是簡樸從藝術的角度或者科學的角度去分析。而是把它放在當時的社會環境和人文環境中來分析。

《哥德巴赫猜想》寫作時,是人民文學主動邀請的,這是為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召開所做的一種思惟和輿論預備。可以說是時代所需,那時恰是知識分子的轉型期,從文化大革命對知識分子的摧殘到逐漸的恢復。《哥德巴赫猜想》寫出了知識分子的心聲,所以才會引起反響。

徐遲之前曾是以詩歌而引起關注的,之後轉向講演文學。但詩人的富於激情的語言結合科學的客觀性,而成就了文學與科學的完美結合。完美的藝術,知識分子對知識的渴求,國家對知識的正視。大環境和小環境的需要,恰是它成功的原因。

而90年代徐遲的講演文學,卻反響平平。不是由於他的藝術水平的欠缺。而是當今的環境,在市場環境,消費主義,享樂觀念的壞境下,金錢成了衡量一切的尺度。文學,科學,知識的邊沿化。人們價值觀念的缺失。這種種的社會環境所致的啊。

人類社會往往會從一個極端而走向另一個極端。盲目的向前發展,而沒看到事物的兩面性。由極真箇追求精神需要到極真箇物質追求,在追求精神建設的時候忽略了經濟的發展,在發展經濟的時候忽略了精神的建設,直至泛起了很多題目的時候才有所警醒。所以只好由缺失而警醒而改變。這種被動的去改變,發展。有時候是逛逛退退再退退逛逛的反覆過程之中。

客觀而理性的分析,讓我受益匪淺。也悟出了很多人生,社會的道理。

哥德巴赫猜想讀後感(三)

由於“哥德巴赫猜想”這一世界數學難題的被突破,人們知道了陳景潤的名字,同時,也一樣知道了王亞南的名字,知道了華羅庚的名字,知道了熊慶來的名字。

正如《人民日報》在轉載徐遲同志的文章時所加的編者按里說的:“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發現人才,選拔人才,是不十分容易的。

我們很可以這樣構想,沒有王亞南這位“懂得人的價值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家,突破哥德巴赫猜想的陳景潤,很可能在50年代就為病魔纏倒,作為一個普通的中學教師默默無聞地死去!”

王亞南為陳景潤的進修和個性的發展,創造了方便的物質和生活條件,而華羅庚則從這位青年的數學論文中,發現了他身上的奇光異彩,立刻建議把他選調到科學院數學研究所來當實習研究員——正是在這裡,陳景潤在嚴師、名家的幫助薰陶下,得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以飛速的步伐,()跨上人類知識的頂峰,奪得具有世界水平的重大成就。

如像王亞南發現陳景潤一樣,如果沒有那一位也是懂得人的價值的大數學家、大教育家熊慶來的話,作為連國中也沒有念完的窮青年華羅庚,恐怕也難躋身於世界數學權威的行列之中。

我國地域廣大,人才眾多,由於社會的、歷史的、家庭的、等種種不同因素的限制,特別是近10年來“四人幫”一夥的破壞和干擾,許多具備某種專業特長、有培養發展前途的青年,未必都能恰如其願地被安排在他適合的崗位上。雖說中學教師的陳景潤和數學家的陳景潤,都一樣是為人民服務,但是,實踐證明,作為數學家的陳景潤,卻可以比中學教師的陳景潤為人民服務得更好,作出更大的貢獻。在為實現四個現代化而使全民族精神大振奮的今天,我們但願那些居於要津的同志,都能成為像王亞南、華羅庚和熊慶來那樣的“伯樂”,把我們民族中的“千里馬”選拔出來,讓他們為我們祖國、為世界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