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勵志文章

每個不能打敗我的事件,都會把我變得更加璀璨

01

這句話是我說的。

尼采說過一句類似的:任何不能殺死你的,都會把你變得更加強大。

原則上類似這樣的小句子,再加上個名人的名字,都要小心,很可能是杜撰出來的。而這句話恰恰是尼采說的。因為尼採在哲學界就是這樣一個心靈雞湯的萌萌噠大師,加上他最終瘋了,這更增加了他神秘主義的色彩。所以很多人崇拜不見得是崇拜尼采的思想,而是崇拜他作為哲學家,竟然瘋了。

我認識尼采是我讀國中的時候,一個學長,當然是長得很帥氣的那種,後來成了電視台主播。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他在學校的大喇叭里說,自己最喜歡的人是尼采。聽到這個奇怪的名字,簡直羞愧難當,原來我跟帥哥之間差的還有一個尼采呢!

於是去圖書館借閱尼采的書,跟圖書館的大媽說:我要讀尼采!如果那一刻我是個動物的話,肯定是一隻雄雞。在大媽「你要瘋了」的眼神中,借到了尼采的《權力意志》。讀了一遍,也沒看懂,每天早上再聽到學長的聲音,都無地自容。因為他竟然可以讀得懂我讀不懂的書,這個打擊實在太大了。

直到後來學業亂七八糟的事情積累到一起,身心疲憊。在上海徐家匯的一家書店,重新遇上了尼采。

02

其實我相信總有一本書,在某個地方等著你。如果你太早遇到,肯定不會認識,也不知道其價值,因為自己還沒準備好。那時讀到「任何不能殺死你的,都會把你變得更加強大。」這句話,簡直熱血沸騰。這儼然就是為我寫的話,和為我寫的書。

後來我開始迷上了尼采。就如同尼采迷戀叔本華

尼采年輕的時候非常崇拜叔本華,在萊比錫的舊書店,尼采看到叔本華的《在一位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時候,他才21歲。他回憶說,不知道什麼鬼精靈在耳邊悄悄說:把這本書拿回去。從此尼采就崇拜起了叔本華,每次尼采遇到問題都會大喊:叔本華救我。就如同唐僧遇到問題,總會喊:悟空~

尼采拿起叔本華這本書的那一天,是1865年的一個秋天。

這種迷戀持續了大約10年,尼采就開始走向了批判叔本華的道路,他認為叔本華的思想太過懦弱而不真實,「像膽小的麋鹿一樣躲藏在森林裡」。因為叔本華這位悲情主義大師,用一生來逃避痛苦,尼采覺得,這太懦弱了,我也這麼覺得。

尼采認為,我們應該正視痛苦,因為痛苦是達到善和完美的必經之路。就好比一些創傷,你企圖忘記它,儘量不去想它,但它不會消失,它總在某個時點跳出來,對自己構成二次傷害。

你只有正視這些問題,才能不被它控制。比如睡覺前跟放電影一樣,把這件事過一遍,你越想逃避越讓自己難受的細節,越要直視它。想過一遍,對自己說:這件事發生了,我接受了。然後你留在這裡,我要繼續我的生活。

逃避苦難,是懦弱,是叔本華。

面對苦難,才是真正的強者,這是尼采。

03

後來我又遇到那位學長,我說:你當年提到的尼采幫了我。他不好意思的說:我那會也就只是知道尼采的名字而已。他說:我其實真正喜歡的人是海德格爾。呵呵呵……

雖然被騙很多年,但我倒是覺得,每個人都應該有一位哲學家作伴。在理性主義上我崇拜康德,在形而上的問題上,我崇拜尼采。每次我跟自己的朋友說到這個問題時,他們也都惡狠狠的瞪著我,如同我當年惡狠狠的盯著廣播站的那個大喇叭。

尼采是激情的,但他的生活卻是悲劇的。他一生不被人理解;他寫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也只送出去七本;他愛的人也不愛她,他自己得了梅毒

他的轉機出現在1889年1月3日,因為那天他瘋了。尼採在都靈看見一個馬夫在虐待他的馬,尼采跑過去抱住馬脖子,然後就瘋了......那一年他45歲。

尼采瘋了以後,財富和名氣接踵而至,他妹妹給他穿上白色的袍子,留起濃密的鬍子,仙風道骨一般。她妹妹還篡改他的著作,把《權力意志》修改成了種族歧視的學說,從而讓希特勒成為了尼采的忠實信徒。就這麼被她妹妹折騰到56歲,他死了。

這就是尼采的一生,頗悲情。但他的思想大氣磅礴

04

尼采認為,同情弱者是沒有錯的,但弱者不能以此作為資本,去要挾、榨取強者。這樣做是可恥的。自己的悲慘,不是讓別人同情的資本。自己要強大,不能自甘墮落。

痛苦,和挫敗,這些玩意兒都是人生的組成部分,儘管讓人難過,但要接受。沒有痛苦和挫敗的人,創作不出好的作品。甚至你有多痛苦,你就會有多幸福,試想一個餓的要死的人吃到一個饅頭,該是多麼的幸福。因為他遭遇了巨大的痛苦,所以他能享受到莫大的幸福。

要嘗試與自己的悲觀情緒溝通。用尼采的話說:從悲觀的內心世界發出歡快而又惡毒的笑聲,因為我們有勇氣、野心、尊嚴、人格的力量、幽默感和獨立性。這些意志,讓我們可以跟悲觀情緒平起平坐。如何訓練這個部分呢?可以閱讀,可以讀詩歌,可以旅行,可以與智者交談,這些都是在增強自己的「權力意志」。

我們推一面牆,一次不倒,兩次不倒,好像永遠都不會倒。但是在推牆的過程中,我們變得更加強壯。這句話好像是蔡康永說的,也是尼采那句話的另一個版本。

最後讓我們再次重溫尼采的觀點:任何不能殺死你的,都會把你變得更加強大。(來源:簡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