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人生的境界讀後感

人生的境界讀後感(一)

馮友蘭先生在《人生的境界》一文里提出了人生境界的諸多問題,這種人生(即精神)境界,有高下(四級)之分,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他說,人的境界不同是由於人存在於自然和社會之中的「覺解」不同而決定的。這種提法應該說具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

俗話說:人分三六九等。的確,人與人是不一樣的。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並不在於個人財富的多少,官位的高低,人的差別體現在對人生的感悟,對人生的把握,個人「覺解」的差別上。正是這「覺解」的不同造就了人的不同,人生的不同。

馮友蘭先生把它分為四種,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這與傳統思想中把人分為人、大人、賢人、聖人四種是一個道理。

該怎樣選擇人生境界呢?一個人做事可能只是順著他的本能或其社會的風俗習慣,他做的事對於他並沒有意義或少有意義。這種就是自然境界。自然境界作為四種境界中最低一級,凡非原始人或幼童之正常人按常理來說不會停滯在該境界。而處在功利境界的人做事往往以自我利益為中心,他所做的事,其後果可以有利於他人,但其動機是利己的。在弱肉強食的社會中為了自己固然沒有錯,但若終身停留在該境界則難免有俗氣之嫌。一個人若僅僅為利而活,那不能不說是人生的一種缺失。真正讓人不同於人的在於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前兩者是人本來就是的人,後兩者是人應該成為的人。

道德境界與天地境界是傳統文化中中國人的人格理想,即神於天,聖於地,即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統一。人的意義應與天和地一樣。天地人並稱「三才」。天時、地利、人和才是國家興旺、事業成功的基礎。

我認為人生的境界當以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最為高尚。賢人與聖人不同於市井之輩也就在於其人生「覺解」的不同。由感性到理性,由個人到自然,由「覺」入道達到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統一,融入自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才是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的真諦。

人生的境界讀後感(二)

近日讀了馮友蘭先生的《人生的境界》一文,於我心有戚戚焉。平日裡,整日價在菜市場為一角五毛與菜販子爭得面紅耳赤,為少花了一元八毛能購到菜而暗自竊喜,為一家人的衣食住行而精打細算,為班級里學生的各種違紀行為而輾轉難眠、憂心如焚時,從未想過我為什麼要這樣去做,我做這些事有什麼意義。讀了馮先生的《人生的境界》一文後,仿佛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原來,平凡如我輩也可通過「覺解」而成為聖賢。文章中說,你不必建立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業績,只需在高度「覺解狀態」下把正在做的平凡小事用心做好,你就庶幾接近聖賢。

即如我們教師吧!我們天天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實驗、考試、講評、做心理諮詢思想開導等工作……這些對一個教師來說是再平凡不過的事了。可是,同樣是教書育人的工作,因了你的「覺解」程度不同,教書也可以分出境界的高下卑劣來:有的人視教書育人為一種職業,以之為養家餬口的謀生手段,掙多少錢乾多少活;有的視教書育人為一種崇高的事業,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積極探索教育規律,不斷開拓創新,力爭做到遊刃有餘;有的人視教書育人為一種至高至上至美的的藝術境界,博採眾長,融會貫通,讓學生在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勤學樂學,汲取知識的芬芳甘霖。究其實,為師的境界就是人生的境界。師德高尚者,總能孜孜以求,將「實踐」和「創新」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培養出祖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過程中所真正需要的創造型人才。

再如學生的讀書吧!學生天天讀書、背書、作業、考試,教室、寢室、圖書館,「三點一線」,過著如僧侶般刻板、枯燥的生活,可謂「苦」矣!如果你讀書僅僅是為了光耀門楣、光宗耀祖,那你肯定吃不了這個「苦」的。原因很簡單,你是在為他人而讀書。有些學生一遇到挫折和困難,就輟學了,半途而廢,功虧一簣,令人扼腕嘆息;有的僅僅是為將來自己能有一個美好的前程而讀書,那你的讀書目的仍不免顯得猥瑣渺小,還是不能充分地調動你智慧的潛能,取得最佳的成績;只有當你如敬愛的周恩來總理一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自覺地將個人的命運與整個民族的興衰聯繫起來,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事業而添磚加瓦時,你潛藏在心底的巨大潛能才會被充分的開掘出來,並以常人難以企及的毅力和鬥志,克服學習途中所遇到的種種困難,取得驕人的業績。事實證明,許多留學海外的中華學子,正是靠了這種崇高的信仰和動機,遠離家鄉和親人,飄洋過海,來到異國他鄉,克服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種族的等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艱難的完成了自己的學業,學成了報效祖國的本領,在一個白種人的世界裡,保持了一個中國人的尊嚴。

質言之,只要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脫離「無明狀態」,做任何事都能處於一種「覺解狀態」,那確實是能夠極大的調動民眾的工作積極性,大大加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步伐。

不過,馮友蘭先生的「人生境界說」卻讓我很自然的聯想起「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等極「左」口號的思想根源。今天看來,它是那麼地令人匪夷所思,令人忍俊不禁。這就見得,脫離實際,片面強調主觀能動性的人的滑稽可笑。須知,從古到今,中國的儒教、道教、佛教三教和泊來的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門派眾多、信徒甚眾,儘管門禁森嚴,但卻殊途同歸:教人忍耐向善、博愛眾生確是一致的。按常理,經過幾千年的說教,我們的世界應該離「大同」世界不遠了吧。可是,讀者諸君,環視世界,果真如此麼?

較之這蒼白乏力的說教,我更服膺管子的「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嘗聞」的道理。

人生的境界讀後感(三)

馮友蘭先生將人生的境界分為四種: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的人做事完全出自「本能」,類似於原始人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至於為什麼要下地幹活,他們也不知道。功利境界的人做事則是歸結於一個字「利」。「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出發點是為了別人,目的卻是為了自己,對社會有益,是積極的功利行為;損人利己,為了自己不惜損壞別人,對社會有害,是消極的功利行為;至於損人不利己,則是「偷雞不成反蝕把米」,害人害己,是愚蠢的功利行為。與功利境界不同,道德境界的人做事則是另一個字「義」。「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捨生取義,殺身成仁」,這些話語是對「義」的最好解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林則徐,還有那些默默付出的人們,他們的偉大是他們對國家、對集體、對他人的那份犧牲,是那份不求回報的責任和良知。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正是由於這些人的執著追求與默默犧牲。他們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的不屈脊樑!天地境界的人做事眼界更為開闊,行為更顯博愛。抗戰時期的加拿大醫生白求恩,不遠千里來到中國,手術台就是陣地,最終犧牲在中國。他的愛心跨越了國界,着眼於不幸的人類,做了天地之間更大的「人」!印度洋海嘯中的國際捐助,汶川地震中的國際救援同樣體現了各國具有「天地境界」人們的愛心,彰顯了他們對異國生命的尊重,對自然同類的同情,活出了更高的人生境界!

人要活出自己的「境界」,也許是忙碌生活中的一份坦然,也許是人生失意後的一份曠達。人生的境界是一個不斷歷練,不斷成熟的過程,也是一次冷靜選擇,認真把握的結果。幸福始終把握在自己的手中,我們會以更高的人生境界,活出自我,活出灑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