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赤彤丹朱讀後感

赤彤丹朱讀後感(一)

《赤彤丹朱》是張抗抗的代表作之一,描述了她的父母在近代中國的經歷,該作品前半部分著重敘述了她的母親朱小玲,後半部分則把筆墨留給了父親張愷之。

朱小玲原名朱慧仙,她出生於1923年的一個夏日清晨,由於家庭的貧困,朱小玲從一出生就被送到洛舍鎮上的一戶有錢人家,從此,朱小玲開始了她的命運生涯。朱小玲家庭的寬裕以及父母的寵愛,使得她有著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並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朱小玲善良純真的內心深處始終裝著一個美夢,她卻不知道這個美夢今後會給她的生活帶來什麼,是陽光?還是風雨?

從書名來看,主人公一定會與紅色有著難以糾纏的關係。朱小玲是一個極具浪漫主義思想的知識女性,她用自己善良的天性不斷編織著自由、美好的夢,可惜,朱小玲不是一個空想主義者,她要用行動實現自己的夢想,在當時的大背景之下,夢想與現實的碰撞註定讓朱小玲坎坎坷坷,無可奈何。

在朱小玲的命運里,有三個人是極為重要的,第一個出現的便是裴嫣。與裴嫣在天目山的相識,開啟了朱小玲新的人生,如果說朱小玲的善良和浪漫主義夢想是她內心深處的一粒種子,那麼裴嫣就是使這粒種子破土發芽的甘露。在仙人跳下朱小玲接受了裴嫣對她共產主義思想的洗禮,善良的朱小玲以為找到了一把挽救與水深火熱里的中國,實現夢想的鑰匙。書中這樣描述朱小玲這人生重大的轉折:「『仙人跳』是朱小玲生命史上至關重要的一跳。使她很快從先前漫無邊際的想像中,邁向抗日救亡的烽火硝煙;使她從浪漫一腳跳向現實,從本真走向理性。」

其實,朱小玲一直未曾褪去她思想里的浪漫主義,或許正因為此,才支撐著她在今後的磨難中一步步走出來。在天目山,朱小玲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朱小玲這個名字也開始正式使用,從此朱小玲生命里最重要的色彩便是紅色,在她眼裡紅色代表著希望、理想,還有信仰。

一段新的旅程開始了,然而並不順利。朱小玲為了完成抗日的願望參加了朝鮮義勇隊,接著義勇隊被迫解散,這個時候朱小玲生命里的第二個人,賈起出現了。朱小玲決定隨賈起尋找新的抗日組織,途中,賈起對朱小玲的照顧無微不至,她不知道賈起熱戀的人竟是自己,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在她拒絕賈起的時候,對被深深傷害的賈起還沒來得及解釋道歉的時候,賈起與朱小玲同時被捕。在這段被捕的日子裡,朱小玲經歷了殘酷的考驗,她與賈起被關在一個監獄不同的牢房,善良的朱小玲帶著深深的歉意關注著賈起的處境,他們雖近在咫尺卻無法相見,最後的結果是朱小玲被父母保釋出來,賈起被處決。在後來,朱小玲才了解到賈起也是一名共產黨員。我們可以揣測一下,賈起在被捕後是怎樣的經受拷打並怎樣的證明朱小玲的清白。這次被捕,是朱小玲第一次被關在黑屋裡,第一次經歷生離死別的痛楚,第一次明白了原來實現夢想是用血作代價。賈起的死使得朱小玲進入了低迷期,她的天空從此灰濛濛的,我們希望她生命里的第三人快些出現吧。

一段時間之後,朱小玲生命里的第三個人終於出現了,這個人將是陪伴她一生的人。張愷之的出現讓朱小玲的天空重新煥發光彩,上天終於仁慈的給予朱小玲希望,還有愛情。朱小玲與張愷之相依為命,一起開始新的旅程,繼續奔走在挽救中國的第一線。1950年,她們的大女兒出生了,夫婦倆人用抗日與抗美援朝中的兩個抗字,給女兒起名叫張抗抗,這個名字凝聚著他們對祖國的一腔熱情。未來總是難以預測,正當他們為中國的解放而欣喜的時候,歷史一個轉身便又把他們捲入漩渦之中。1951年的鎮反運動是一個觸目驚心的開始。在張抗抗九個月的時候,朱小玲再次被帶入黑屋,諷刺的是,這次不是敵人而是自己人。朱小玲的信仰開始受到考驗,她生命里一直熱愛的紅色越發讓人恐懼。最近讀到一句話放在這裡感覺很合適,「所謂魔鬼,就是上帝轉過身去戴上面具,與人睡在一起,並且鑽進人的靈魂里」。接著經歷過1959年反右傾之後,1966年,「破四舊」又開始了,朱小玲再次失去自由,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展開了。這些坎坷和磨難讓朱小玲心目中的紅色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頗具戲劇性,原來紅色是血的顏色。

書中有這樣一段描述朱小玲被關押時的片段:「一線微弱的陽光,帶著一股報紙和漿糊的氣息,從那窄窄的縫隙里,突然湧進來,使她猛地覺得一種刺眼的疼痛。她撲在那亮光處,大口大口拚命地呼吸著外面其實並不新鮮的空氣,心裡一陣狂喜。」讀到此處誰都會內心洶湧,無奈之下只能感概。

朱小玲不過是那段歷史洪流中飄搖的一份子,當理想與現實反差,當紅色的意義不在單純,朱小玲的人生註定是帶著血淚的!天神們累了,停止爭鬥,於是人間便出現了和平,唯有希翼,天神們早點休息。

赤彤丹朱讀後感(二)

讀了張抗抗的《赤彤丹朱》,這是一本關於她父親母親的人生故事。起先我還不明白這個書名的意思,以為又是張抗抗寫的一本關於都市情感類的小說。張抗抗是這個當代幾個為數不多令我推崇的女作家之一,她的文字風格通俗易懂,文風清麗。能讓讀者很輕鬆就走入了她的故事世界裡面。這本書是以書中她的母親朱小玲的出生而開篇的,娓娓道來了朱小玲和丈夫張愷之將近一生的故事。朱小玲和張愷之一心追求革命真理,一個是江南富庶之地的千金小姐,一個是廣州來上海討生活的無產階級。兩個人為了同樣的理想參加了革命,並排除萬難的活著看到了新中國的成立。這原本應該是個皆大歡喜的結局,素不料正是災難的剛剛開始。

身份的懷疑,政治立場的考驗,以及內心對於信仰的堅持與否,都成為了他們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整風運動,三反五反,肅清運動,以及後來漸漸撲面而來的文化大革命,都讓這一對革命的伴侶措手不及。

在不停的被懷疑,被隔離,和被打倒期間,他們由最初的憤憤不平,慢慢到了隨波逐流,再後面就是得過且過,最後便是忍辱偷生。他們沒有預料到的是,當初一腔熱血去擁護和堅持的黨組織,為什麼會對他們持這樣懷疑的態度?朱小玲是個樂觀主義者,面對這一切倒還能苦中作樂,張愷之呢?是個文化人,文人的敏感多疑,清高孤傲讓他迷茫而痛苦。可是,人微言輕的他在這個社會的大煉爐裡面根本如螻蟻一般渺小,他一開始不停的吶喊和申訴,但隨著時局的動盪不安,他越來越力不從心,尤其是看到他身邊一同戰鬥過的朋友們也一個一個倒在了他們所信仰的理想面前,他疑惑了,他退縮了。

這樣的考驗並沒有減退,反而愈演愈烈的影響到了他們的下一代。人性總還是偉大的,尤其是在為人父為人母的時刻,他們為了維持一個家庭的完整,而不得不像一隻蝸牛一樣忍辱負重,苟且偷生。多麼艱難的歲月里,他們只能保持沉默,就像一頭只懂得幹活的老黃牛,默默把自己綁縛在命運的耕梨上如履薄凍的前行。

然而,曙光還是會出現的,歷經了那麼多的苦難,目睹了那麼多不公平的滅亡,當他們已經懂得無所求的時候,曙光終於照耀到了他們的身上。

張愷之被平反以後並沒有去安心享受這份晚來的寧靜祥和,而是重新奔走在申訴的道路上,他要為那些曾經並肩戰鬥過的戰友們,為那些被他帶上革命道路的夥伴們,討回他們套用的公道。他又拿出了文人那種鍥而不捨的勁頭,居然都一一收穫了希望。

至此,我才明白張抗抗這本書名的含義。《赤彤丹朱》,四個字都是「紅色」的意思,可是含義不盡相同。在朱小玲和張愷之的眼裡,都是紅色,除了用法不一樣,沒有其他區別。可是,這四個字其實是不一樣的,一千個人就有一千種理解的方法,由不得你自己。()

其實人生也何嘗不是這樣,沒有什麼真正意義的公正可言,否則,又哪兒來運氣一說呢?生活總是這樣,無論你懷有多麼美好的夢想,真正一路走來,完全都不是這麼一回事。苦難對於有些人來說,是一所大學,讓你更加勵志向上。對於另一些人而言呢?卻是過不去的一道坎,要麼滅亡,要麼死亡。

還是俗話說的好,庸人自擾,杞人憂天,真的有那麼些坎坷,也應該各自珍重,泰然處之才是啊!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