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明天不封陽台讀後感

人與自然是怎樣的關係?那應該是人文化的自然。在我們日漸擁擠的城市,在我們的自然逐漸被人類侵吞的今天,真正屬於自然的是越來越少了,於是,鳥類們賴以生存的空間也越來越小。有一天,一隻鴿子,飛進了沒封的陽台。

《明天不封陽台》就從這裡起筆,「閒放在陽台上的一隻書架下面,忽然傳出幾聲『咕、咕』的叫聲」,一隻陌生的鴿子飄然而至。這隻鴿子從哪裡來?作者進行了種種猜測,一點也不名貴,非常普通,很顯然,作者在這裡要說的,這隻被氣槍打傷的鴿子,驀然闖進了「我」的生活。

鴿子與人之間畢竟是異類,而且鴿子是被人打傷的,對人類是懷著深深的敵意的,「瞪大驚恐的眼睛望著我們」,雖然無意中在只有這個沒有被封的陽台上落腳,其實是一種實在出於無賴的選擇。也許這隻鴿子在這個城市中尋找好久了,鱗次櫛比的高樓上,幾乎找不到可以落腳的地方,而它卻馬上要生蛋孕育後代,即將做母親的鴿子,仍然選擇了一扇打開的陽台。它的選擇是對的,「我」與兒子就是護衛它的天使,使它「漸漸安定」了下來;接著,「我」不僅浮想聯翩,想讓鴿子在這裡安身立命,想讓它在這裡多逗留一些時日,想讓它安心繁育後代,想留給鴿子一個改變對人類敵視的態度……

「我」的思考是理性的,人類物質文明的高速發展,是必然的社會進步,「我們不可能重新回到農業社會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中去」,但是人類的發展,是以犧牲自然作為代價的,人類在不斷地征服自然,這是本文要思考的人與自然關係的重大問題。人類的存在和發展,一刻也離不開自然,必然要通過生產勞動同自然進行物質、能量的交換。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斷增強,現在的自然已經不是原來意義上的自然,而是到處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記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聯繫、相互滲透越來越密切。人與自然之間客觀上形成的依存鏈、關聯鏈和滲透鏈,必然要求人類在認識自然、改造自然、推動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不僅要自覺地接受社會規律的支配,同樣要自覺地接受自然規律的支配,促進自然與社會的穩定和同步進化,推動自然與社會的協調發展。另一方面,人與自然之間又是相互對立的。人類為了更好地生存和發展,總是要不斷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狀態,並改變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復到自然狀態。人與自然之間這種否定與反否定,改變與反改變的關係,實際上就是作用與反作用的關係,如果對這兩種「作用」的關係處理得不好,特別是自然對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發性,這種自發性極易造成人與自然之間失衡。此外,由於人類改造自然的社會實踐活動的作用具有雙重性,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如果人類能夠正確地認識到自然規律,恰當地把握住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就能不斷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強人類對自然的適應能力,提高人類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對自然界更深層次的本質聯繫尚未認識到,人類與自然一定層次上的某種聯繫尚未把握住的情況下,改造自然,其結果要麼自然內部的平衡被破壞,要麼人類社會的平衡被破壞,要麼人與自然的關係被破壞,因而受自然的報復也就在所難免。恩格斯曾就此告誡過人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每一次勝利,在第一步都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卻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預料的影響,常常把第一個結果又取消了」。()

作者強調,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並且已經和兒子付諸於行動,兒子已經拿布條給鴿子做窩,「我」決定暫時不封陽台。

其實,封不住的,是對自然的眷念啊。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