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幽徑悲劇讀後感

幽徑悲劇讀後感(一)

國學大師季羨林寫過一篇文章,名為《幽徑悲劇》。如果時隔十年再來重新品讀這篇文章,會發現這是多麼切合當下的社會生活現狀啊。

燕園中的幽徑,每天都有許多人來來去去地走過,但是心思細膩者,無幾。只注意前方的路,只看到前方的光芒四射,卻絲毫沒有感受到角落中渴望救助的呢喃。或許按照成功學的種種理論,這是目標,是堅持,做大事就該心無旁騖,一衝到底。可事實是,這樣的人,雖然成了大事,但是沒有發現生活中美的眼睛,不懂山水,不懂花鳥,不懂放鬆。就如同古時的老夫子,我們姑且稱之為古代的「校長」吧,以嚴厲而聞名,戒尺教鞭樣樣齊全,打起來可真沒個輕重的,僵硬的面孔,僵硬的話語,也難怪魯迅先生對這種封建教育十分批判。但是今天的校長們呢,個個都在相互比較,比誰更幽默,比誰更受學生歡迎,演講生動精彩,舉的事例讓人或感動,或震驚,或憤怒,或大笑。這說明什麼?說明現在的人們和以往不同,我們開始慢慢注重心靈和情感方面的教育或體驗,不再一味地追求經濟發展而導致整個社會毫無生氣。

季老細膩,他聽到了古藤的呼救和哭泣。而在我看來,北大至少還是個文人集萃的地方,也會有人注意到這棵古藤,若是換了現在,在公路邊,公園裡,如此喧鬧的地方,就更少有人會注意甚至為它悲傷了,這難道不也是「悲劇」的其中之一嗎?

我們一家昨天去公園散步,看到一群年輕媽媽在為她們的女兒摘花,那些開得正艷的月季,就這麼被拔了起來,被呆在了本不該是它們呆的地方。母親在我身邊哀怨地說道:「可惜了這麼漂亮的花兒。」說完便別過頭去,不願再看。這時,我對母親竟有一種特別的敬意了,也許自小就在深閨中的母親,對這些東西特別敏感吧。

我盼望著有一天,季老說的「十字架」會交給我們每個人來背負。這是一種社會對於自然的愧感。

幽徑悲劇讀後感(二)

在這兩天,老師一共花了三堂課的時間,來為我們解讀《幽徑悲劇》這篇文章。讓我覺得這篇文章非同小可,應該比其他一些重要的文章還要加深學習才行。所以,我開始仔細地品讀尋找一些對我有幫助的地方學習、借鑑,以幫助我在寫作方面取得更大的進步。

文章從用詞來說,在大量的現代語彙之中,兼用一點文言語彙,如「漠然」「瀲灩」「誅伐」「疾趨」「焉知」「愚氓」「奈何」等。同時,也使用了不少成語及一般的四字短語,如:「司空見慣」「等閒視之」「曲徑通幽」「盤曲而上」「魯殿靈光」「閒情逸緻」「月白風清」等。而這些辭彙對於我來說有些許還真沒有見過,也不清楚是什麼意思,但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我覺得提高了許多。

文章從句式來說,多用對偶或一般的整句,如:「一面傍湖,一面靠山」「林中小鳥,枝頭鳴蟬,仿佛互相應答」「綠葉接天,紅荷映日」「使儒者立怯者強」「人們爭名於朝,爭利於市」等,寫出當時動盪社會中的不良現象,用非常委婉的語言描述下來。即使是一般的散句,在變化的句式中,也顯出一種嚴謹。如:「秋天,楓葉變紅,與蒼松翠柏相映成趣,淒清中又包含濃烈」「你倘若問一個燕園中人,決不會有任何人注意到這一棵古藤的存在的,決不會有任何人關心它的死亡的,決不會有任何人為之傷心的」。從而你會看出作者對古藤的側面熱愛。語言雖然不說,但是已經從問人、人不知道、只有作者一個人知道,說明了古藤的渺小。人們的漠不關心與作者對古藤的情郁於忠。有些句子雖然只是口語,但你也會感到一份純粹和優美。如文章開頭所寫:出家門,向右轉,只有二三十步,就走進一條曲徑。顯得十分簡潔、親切,並有一種情味在其中。通過這篇文章我體驗到了寫作也是一種美,並能給人帶來享受。對我今後的作文會有很大幫助,我會把精華灌輸到今後我的文章里來。

課文共有十六段,雖然只有這短短的十六段,但是每一段中介紹的非常全面。把古藤朝氣蓬勃、貌美如畫,與古藤經歷十年坎坷、磨難形成鮮明的對比。古藤花雖然還在叢中笑,但是,根已經被堅決、徹底、乾淨、全部的消滅掉。作者的心痛和對古藤的惋惜,都在文章的字、詞、句中透露出來。同時,作者還用非常委婉的句式批判了當時「愚氓」之人的惡劣,把當時的社會形勢展現在了我們面前。看看中國的過去,再看看我們的現在,我們需要捫心自問,現在該做些什麼?

通過學習《幽徑悲劇》,使我意識到了人類應該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不能因為人類的需求和貪婪,導致生存環境的惡化和生態失衡。還應做到人與人、人與世間萬物的相互溝通、交流並和諧相處,社會才能穩定的向前發展。

幽徑悲劇讀後感(三)

季老筆下的幽徑在燕園,臨後湖。每逢夏日,必定是季荷飄香,沁人心脾。幽徑很幽靜,人跡罕至,卻是靜美非常,令人心曠神怡。仿佛整個人都融合到了自然里。

幽徑有一藤蘿,沒有另幾株長的位置討喜,沒人來欣賞。無棚無架,無人來看,孤傲孤單的暗自生長。正因他年事已高,長的又粗又壯,盤旋在樹幹之上,迴繞在樹枝之間。年年開出經久不敗的紫葡萄似的花,藏在深深綠葉中,輕易不露面,像閨閣中羞澀的少女,點綴著綠葉濃碧,一串一串兒的,可謂是「綠肥紅瘦」。古藤無人鑑賞,倒也自得其樂,長的既婀娜又雄壯,比溫室弱花強得多。

古藤,一直沉默不求人賞的古藤,竟也被拉出來批判。他又怎麼知道「修正主義」,他向來不關心人類的事情,卻被平白的扣上了一頂大帽子。他自顧自的攀爬,開花,生長,不求人誇讚其美麗,只是要一個靜靜的空間讓他生活罷了。可就這樣都被異化了。幾株古藤仿佛礙著了那些愚氓的眼,非得拎出來,批鬥,肆意蹂躪。古藤不會說話,不會反擊,只會默默承受,而他們卻樂滋滋的批判無辜的古藤。

好在,幽徑的那株古藤因為他平淡中的平淡而被忽視了。只是比原來更加孤單,他的朋友都在十年浩劫里被砍伐,逃過這一劫,季老正撫胸長嘆,古藤也就這樣死掉了。那時恰是初春,藤蘿初綻紫色小花,剛開始微笑迎接陽光,就這樣匆匆的被砍了。再也不會有新的花開出來,藤蘿死了。美被毀滅了。悲劇開始張牙舞爪的露出他猙獰的面孔。季老還未開始喜悅,就又要開始悲慟了。剛剛燃起的希望之火就這樣被無情的掐滅了,僅剩一縷孤煙,仿佛一聲不甘願的嘆息。那藤蘿成了枯乾的死枝,垂在半空,威風緩慢吹過,幽幽地搖晃著,()好像隨時能伸出手來扼住來人的喉嚨,似怨恨又似悲鳴的控訴他的冤死!

總之,古藤死了。不論為什麼砍掉它。這不僅是幽徑悲劇,更是燕園悲劇,全人類的悲劇!為一己私利而忽略大局,幻想著有朝一日可以征服自然卻來自於自然的人啊,多麼可悲荒唐!當人類以為自己已經征服了自然的時候,自然正在慨嘆著人類的可悲,而人,已經陷入了自己製造的悲劇中,像一個小丑,卻無法自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