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王立群讀史記讀後感

王立群讀史記讀後感(一)

看完了王立群先生的新作《王立群讀史記之項羽》,心中有一種感動,仿若穿越時空的界限,將項羽的影子投射在了我的心中,依稀看見那個時代的殘血夕陽…… 項羽有太多的遺憾,或者說本該成為英雄的人卻無法成為真正的英雄。但是他身上具有的素質斷定了項羽這一生成就不了統一中國的帝業,辛苦打下的天下只能拱手讓給劉邦。姑且不論項羽霸業未成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但是讀完此書後,覺得項羽乃至楚漢爭霸對現代企業管理有如下啟示:

1、單打獨鬥永遠團隊作戰:「一個好漢三個幫」這句古語在項羽和劉邦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前者是失敗的淋漓盡致,後者是成功的淋漓盡致。君不見,劉邦身邊人才濟濟,文有張良、陳平、蕭何等,武有韓信、樊噲、彭越等,也正是這些文臣武將充分彌補了劉邦個人能力的不足,形成了很好的互補型團隊,最終成就了帝業。而反觀項羽,絕對是當時的單打冠軍,名副其實的霸王,但身邊真正派得上用場的得力助手又有幾人。我們能記住的好像只有「亞父」范增和「堂叔」項伯,前者說實話也不是什麼高水平的謀士,後者更是「吃裡扒外」,不下三次救助了深陷危機的「親家」劉邦。

2、最高領導人永遠應當戒驕戒躁:項羽是霸業的創造者,同樣也是霸業的摧毀者。由於自身能力超強,所以在項羽的眼中和心中幾乎看不見能人,幾乎看不到別人的長處。項羽的「不容逆耳」、「剛愎自用」、「心胸狹隘」、「所封不當」早就婦孺皆知。這裡只想特別指出他性格上的一個致命弱點:易發怒。縱觀《史記》,有關項羽的記載用得最多的兩個詞就是「怒」和「大怒」。整個《項羽本紀》記載了項羽一生中只有一次笑,那就是烏江自刎前的仰天大笑。實際上,項羽身上的弱點同樣在很多企業的創業者和最高管理者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所體現。無論如何,即使昨日如何偉大,如何成功,都應當戒驕戒躁,永遠不要成為企業繼續創造輝煌的絆腳石。

3、戰略永遠>戰術:對照項羽和劉邦,項羽是一個缺乏戰略大局觀的人,而劉邦在張良等人的輔助下則步步為營,很好地實現了起初的戰略布局。滎陽會戰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在這場耗時28個月的楚漢爭霸中最長的一場戰役中,項羽的疲於奔命就是「只重戰術、沒有戰略」和「注重一城一池,沒有大局觀念」的鮮明體現,雖然滎陽大戰從表面上看是以項羽的勝利而告終,但是真正的勝利者卻是劉邦,除了雙方「中分鴻溝、楚河漢界」,韓信還控制了整個黃河以北的廣大區域,形成從北面、東面包圍項羽的態勢,為最終的十面埋伏奠定了強有力的基石。

4、虛心學習競爭對手的優點:論個人天賦,項羽應當強於劉邦。但為什麼二流的劉邦最終戰勝了一流的項羽,關鍵因素之一就是劉邦的「三善」:善聽、善用、善賞罰。翻譯成現代漢語,劉邦是一個從諫如流、善於傾聽;能將合適的人放在合適崗位;獎賞分明的優秀領導人。而反觀項羽,這三個要素沒有一項能得「及格分」。因此,最終的勝負可想而知了。這點同樣適用於現代企業和企業家,重視競爭者研究,無論是系統的「對標」、「競爭者分析」還是「競爭者情報收集」永遠都應當是企業的一項重要工作。因為,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王立群讀史記讀後感(二)

讀完《王立群讀史記》後,不禁對漢武帝產生崇敬之感,這種感受是由然而生的,也是發自內心的。試想一下,歷朝歷代,有幾位帝王能夠對生前的錯誤和失策進行反思,臨終前為自己在世時的過失進行懺悔而下「罪己詔」呢?又有哪一位帝王能夠在「罷除百家、獨尊儒術」之後,還能廣開言論,接納四方閒士入朝為官呢?這些,也就是我對這位一代雄主產生崇敬的原因。不過,我對漢武帝的敬佩之情更多的還是來自於他力抗外敵、開疆括土的雄才大略方面。

漢武帝一生在位54年,差不多有百分之九十的時光是在對外戰爭中度過的。他南征東越、南越,北擊匈奴,一代雄主的武治水平發揮到了極致。於是,在武帝時,便出現了衛青、霍去病、李廣這樣的軍事天才。這三位軍事家當年都有感天動地的豪情壯舉,讓人不由肅然起敬。衛青「匈奴未滅,何以家為」,一生熬戰到白頭;霍去病在戰場上與匈奴作戰深入敵穴,奮勇當先,直到流盡最後一滴血;李廣在寡不敵眾的情況下,至死不向敵軍屈服,最後以身殉國。

縱觀武帝一朝,除出了一批傑出的軍事家,還有一批出色的外交家,張騫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漢朝自高祖劉邦時代起,中原地區就不斷遭到北方強大的遊牧民族匈奴侵擾與破壞,人畜傷亡損失慘重。自高祖時代起,就被迫答應對方,以和親與進貢的方式來換取短暫的和平。但是匈奴的胃口越來越大,單靠和親與進貢的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於是到了文帝時,匈奴依然在邊境進行破壞騷擾活動。漢武帝時,對於匈奴的出爾反爾,武帝決定以戰爭的方式來解決匈奴的問題。這樣,在武帝繼位的第二年,朝臣獻策選賢,武帝決定在都城長安張榜貼告,進行「選秀」,向全國徵集優秀人才,派最有膽識和才華的人去西域月氏進行交涉,說服當地國王,派人配合漢軍夾擊匈奴。說起來,這可不是一件好差事啊。去西域月氏全程差不多有上萬公里,路上若趕上天災人禍,保不準還要丟掉性命。但是,許多有志之士都把它當成一次為朝庭效力的好機會,奮勇當先趕來報名。經過初賽、複賽、淘汰賽,到這年5月份的全國總決賽,最終張騫和堂邑父順利勝出,得到了自己心儀的角色出使西域。至此,張騫和堂邑父與100餘名隨從於公元前139年踏上了西行之路。一路上歷經千辛萬苦,途中還被匈奴扣壓過十年。但張騫雖歷經屈辱,卻意志堅定,「持漢節而不失」。直到後來匈奴內亂,張騫和堂邑父僥倖逃出。逃出後,他們來到了一個名叫「大宛」的國家。大宛國早就聽說漢朝是個強大的國家,且對漢主非常崇敬,所以當地國王一聽說漢使來了,認為這是個極好的外交機會,便以禮相迎。數月後,大宛王便派使臣把他們帶到了一個叫康居(今哈薩克斯坦境內)的國家呆了一段時間後,便由康居的武士護送他們來到了最終的目的地大月氏。月氏王很有禮貌地接待了他們,但拒絕了他們聯手夾擊匈奴的要求。儘管如此,張騫仍不愧是一位了不起的出色外交家。後來,他和堂邑父與在匈奴認識的胡人女友一起,在再次繞過匈奴邊境時被匈奴扣壓,後又因匈奴內部戰亂而順利逃了出來。回到長安後,他們得到了長安市民英雄般的禮遇,漢武帝也大加讚許,張騫一行受命出使,先後歷經13年,最終艱難回朝復命。不久,張騫再次出使西域,與上次不同,這一次他順利完成了使命。

漢武帝時人才濟濟,除了外交家和軍事家以外,還有許多傑出的文學藝術家。比如編纂了《淮南子》的淮南王劉安,儒學家董仲舒,大文豪司馬相如,謀略家東方朔,《史記》的作者司馬遷,這些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文學藝術家。

王立群讀史記讀後感(三)

千古一史唯《史記》,鬧得沸沸揚揚的「王立群讀史記」,號稱以四十年功力去解讀《史記》,想來也自不俗。抱著這樣的心態去讀了《王立群讀<史記>之漢武帝》,一讀之下,卻發現在王教授的筆下,《史記》中那些鮮活的歷史人物,卻一個個成為爾虞我詐的小人,要麼就是不懂權謀的傻冒。

無論是漢武帝成為太子的諸多波折,還是漢景帝為太子即位鋪平道路的手腕,或是漢武帝時代諸多風雲人物的故事,在這本書裡只剩下權謀,只剩下爾虞我詐。而且這裡的權謀不是謀略,如果說謀略還讓人想到機智,想到才華,那麼權謀則是委瑣,則是奸詐。

《史記》的恢宏和雄美從古至今感動了無數人,李白的氣魄,蘇軾的胸襟,都與《史記》不無關係。無論是先秦的諸國紛爭,還是秦末的楚漢相爭,漢武帝時期的討伐匈奴,都不僅僅是單調的歷史事件,而是以生動的畫面存活於《史記》中。與此相應,是那畫面中一個個鮮活的人物,血性而富有激情。

那曾經讓匈奴聞名喪膽的衛青、霍去病。此二人對漢民族之功不可謂不高,可是在王教授的書中,也不過是無數次地強調衛青是衛子夫的弟弟,而衛子夫是漢武帝心愛的女人。自然,關係是有,可是若僅憑關係而無將才,又如何能破得了匈奴?「如果衛青遇害,誰是最痛苦的人?當然是他的親姐姐衛子夫!那麼,誰最希望衛子夫痛苦?當然是與衛子夫爭寵的皇后陳阿嬌。」這種話即使有道理,那語氣卻絕不像是一個學者所說,倒與愛捕風捉影的狗仔隊語言差相仿佛。王教授對衛青的將才不注意,卻獨獨對渲染那點關係別有嗜好,不免讓人懷疑他的品味。()

王教授在書裡還時時對筆下人物做出貌似聰明的評價,可這是否便證明了他的高明?恐也未必。如他對竇嬰的評論:「竇嬰很聰明,只是他不通權謀,不會來事;而與其說他不忠誠,不如說是貴公子的優越感太強。」可見權謀是王教授的摯愛,一個人不管才略如何,如果沒有權謀,也便只落得「不會來事」的評價。《史記》中雖也時有評論,可是那是太史公的無限感喟,而王教授的這種評論,只顯示出他對八面玲瓏之人的無限欣賞。

對那種歷史上的正直之士,王教授總是自作聰明地以為他們是沒事找事。這一點主要表現在對汲黯的評價上。汲黯不阿諛,不奉承,冒死批評漢武帝,也不過換來王教授的如此評價:「這一次汲黯的確有些過分。官場之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何況是對當今聖上?……汲黯不懂批評藝術,或者也不是不懂,而是唯恐繞著彎子別人聽不明白,有點存心的意思。」

顯然,這種態度不是王教授欣賞的。若依王教授的觀點,那麼唐朝的魏徵就更是不識相的人了,明朝的方孝孺則簡直是一個傻冒。可是豈不知,正是這些剛直之士,才鑄就了歷史長河中的錚錚鐵骨。人性的複雜自是不可否認,可是讀史若唯讀出權謀,唯讀出人性的無賴和陰暗,那便是讀史者的問題了。

王教授此書絲毫未論及《史記》的文才,只是剝離其中的故事,而這些故事又多側重於權謀之事。《史記》中的血性男兒,《史記》中的文采武略,在王教授的筆下幾乎不易尋到,而此書給人的印象便是喪失了《史記》之魂,不免有買櫝還珠之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