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那人那山那狗的讀後感

那人那山那狗的讀後感(一)

電影的名字叫《那山 那人 那狗》,從開場我就一直被影片中的湘西風景所吸引,不自已地說了好多句「好綠,好美」。青山綠水,農舍人家,小橋流水,驛路山鄉,穿過寂靜的小巷,踏著濕漉漉的青石地板,階階步步盤山而上,沉重的郵包壓不慢的腳步,青石板上留下一個個大大的腳印,記錄初行的蹤跡。腳印後面,是忠心懂事的「老二」狗,和抬著頭看著前面那高大身影會心微笑著的父親。

父親在大山深處送了幾十年的信,老了,該他來接-班了。這是他的第一次,父親不放心,要帶他走一次。

從小沒有多少時間相聚在一起,他們父子之間有著莫名的距離感。父親有些嫉妒似的抱怨他「媽,媽,叫的親。」路上,他們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話。他走在前面,父親在後面跟著。年輕的腳步在初行的興奮中顯得快了幾許,父親是老了,跟不上兒子的大腳步了。

年輕的腳步突然停下了。因為他意識到,父親不見了。焦急地等了片刻,他慌了,扔下郵包,向來路趕了回去。來路上,只有狗還在,他問狗,我爸呢?狗沒聽懂,只晃了晃身子。正當他不知如何是好時,父親慢悠悠地從山路上走下來了。他的心終於放穩妥了。他擔憂的是父親的安全,父親卻擔憂郵包的安全,對他發了脾氣。他說,他很少見父親這麼急過。

……

擋在他們前面的是一條河,河水不深,剛沒小腿。但水很急,河很寬。河上沒有橋,他們需要下水涉足。父親教他把郵包頂在頭上,挽起褲腿,脫下鞋子。他先淌水過了河,將郵包放好,回頭去背父親過河。他聽村裡的老人說,背得動爹,兒子就長成了;小時候覺得父親特高大,還擔心自己什麼時候才能背得動他,結果國小沒畢業,個子就比父親高了。他背著父親,一步一步地淌著河水。背上的父親想起了小時候自己背兒子的情景,再看看自己現在所處的位置兒子的背上,結果眼淚就不自主地湧出來了。

上一秒,我還在跟予蘇聊說影片拍攝河水的角度,使得河水壯麗美觀不已。下一秒,我流淚了。我問予蘇,奇怪,怎麼我也流淚了。予蘇看著我,笑了一下。

幾分鐘後,一個美麗如畫般的鏡頭出現在了我的眼前:夕陽里,大山深處,密林參天,田埂上映出片片金光,一狗兩人依序而行。一個本來黑暗的畫面,有了幾束陽光的關懷,天空中飛翔的一群蜻蜓也如夜空中的繁星,閃爍著忽隱忽現。面對這樣一幅動態的「油畫」,我竟不知怎地,只覺得眼前的畫面變得漸漸模糊起來,一摸,卻是清泉浸濕了雙眸。

很久沒有流過淚了,更沒有流過真誠的心甘情願的淚了。一部電影,不是什麼大製作,也沒有多麼複雜的故事,只有簡單的山路,簡單的父子情,也能讓你流下簡單的淚水。

在青春年華的日子上,我沒有因為一部電影而再流過淚,今天卻被我碰上了。它不是那些大導演窮盡一生想要拍的炫麗大-片,只是一段樸實無華的大山深語,和對愛的深沉寫意。我必會將它輕輕地在心中珍藏起來。

那人那山那狗的讀後感(二)

那山,是綠的讓人感動的。

那人,是樸實的讓人感動的。

那狗,是忠實的讓人感動的。

整部影片流動的都是我的感動

蜿蜒雜亂的石道,陡峭崎嶇的坡路,冰冷侵髓的河流,期待欣慰的鄉親,一個郵包,一隻家犬,就這樣簡簡單單地勾勒出了他簡簡單單的人生與使命。一個平平凡凡、盡職盡責的鄉郵員,在大山的兩頭來回奔波,譜寫著大山的故事、自己的故事、兒子的故事……一雙普普通通的布鞋,踩出了一條催人淚下的路,一條讓千萬人望而卻步的路,一條無權無勢無爭無斗孤獨無助的路!

那麼多年的執著,只為越來越多記掛他的鄉親們。就因為這麼簡單的想頭,讓他的堅持在歲月的人行道上踏下了不滅的足跡。

一次父子共赴的郵路就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旅程,收穫豐盛而且乾淨簡單,也許生命就如那父子行業間的遺傳和圈狀的工作路線般,充滿循環。在崎嶇路途間互相了解,悄然注目彼此的細節,兒子的獨白與父親記憶里的閃回,父親的反覆叮嚀與兒子的漫不經心。如果父子在行程起點選擇了繼續到底,那影片中的配角就像驛站般戲劇性地逐個登場,鋪墊任何能激聚感人後果的前提,及時觸發。村委會接待人的訴苦舉動,盲人五婆的守門期盼,侗族姑娘的婚禮邀約,車娃求學的初衷目的。當臨近結尾時,當兒子見識一路艱辛後,安然被父親近乎偉大的奉獻精神感染時,他無意識地喊出成熟後的第一聲「爸」,父親多年積怨被尋常情理淡淡釋懷了,然後依舊沉默地愛著兒子,輕撫著兒子的寬肩。主題可見人性的深刻。

還記得兒子背爸爸渡溪那場戲麼,在群山環抱的冷水間,在淡雅天空的背景下,兩人記憶鑲嵌進幾多父子之親。父親的執意喚起兒子行動的體諒和關懷讓我心疼,瘦弱老邁的他伏在他肩上享受回報時哭了,看著行同你我身邊又似是而非的角色替代,生活聯想被逐漸模糊,誰又不被熟悉的關係暗示內心,共同接受洗禮?然後,空靈音樂再度響起。多麼誠摯的一瞬啊,這才發現,經歷那短暫溫馨的知覺陶醉時,我早已淚流滿面。

那人那山那狗的讀後感(三)

周六我們一起觀看了《那山那人那狗》這部電影,電影取材於一個很樸實的故事,卻演出了一個不平凡的意義,還有那份淡淡的父愛。覺得故事主要就是講一個父親默默無聞的為大山裡的村民奉獻自己的一生以及對自己兒子的愛。

電影裡的兩個情節讓我特別的感動,一個就是老婆婆坐在門前等信哪個鏡頭,另外就是父親和兒子一起在路上送信,兒子背著父親過水這個情節。

在兒子給婆婆讀信的時候,婆婆眼裡都快閃出了淚花。一位老人在自己的晚年沒有親人在身邊,就靠著一封信,過著餘生。對婆婆來說,孫子就是她活著的希望。或許她相信孫子總會回來吧。感覺片中的父親,也就是老郵遞員很善良。其實,哪信根本就不是孫子寫給她的,只不過是一張白紙而已。而父親卻不願意去捅破這個謊言。每次,都按時送信給婆婆,給婆婆送去錢,很認真的給婆婆讀信。對一個雙目失明的老人來說,讓她活在一個善意的謊言裡,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嗎?她送給婆婆的信,難道就是一張紙而已嗎?不是的。對婆婆而言,按時的來信就是一種希望。這個情節不禁讓我想到了一句話:人生要有所期盼,生命才能夠有所延續。

在父親和兒子一路送信的過程中,感覺父子之間關係是那麼的微妙,父親話不多,兒子的話也不多。都說父愛很深沉,在片中父親對兒子的愛確實是那樣的。在過水的時候,兒子背著父親過。讓年邁的父親想起了兒子小時候的往事,眼裡的淚水禁不住流了出來。在這淚水裡,飽含了太多的感情……()

看這部電影,還有一點讓我感覺父親特別的偉大。在這個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的大山里,是什麼力量讓一個人能夠用自己的一生去堅持做一件那麼平凡的事情?在父親看來送信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因為他不是在為自己而活著,他帶給人的是希望。他是一座架起人與人之間的橋樑。他用自己的愛去傳遞著愛……

人生只要有了「愛」就會被賦予新的意義,有了愛就不會覺得孤獨,覺得乏味,父親正是心中裝滿了愛才不會覺得走在長長的山路上覺得苦,覺得累。相反,他過的很快樂,很滿足。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