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曾國藩家訓讀後感

曾國藩家訓讀後感(一)

好久沒有定下心來讀讀書,想認認真真地讀幾本書,希望能從先賢的著作中得到啟示,網上評論《曾國藩家訓》是一本好書,於是就到新華書店把它買回家,閱讀之後感觸頗深。

曾國藩在家訓中寫到:正人先正己,時刻不忘修身養德。曾國藩說修身養德的關鍵是:誠、靜、謹、恆。誠為誠實、誠樸,為人表里一致。靜,指的是心、氣、神、體都處於安靜放鬆的狀態。謹,主要指言語和行動上的謹慎,不打誑語,不講無根據之話,不做無勝算之事。恆,指的有恆心,生活有規律,做事有毅力。

事過變遷,百十年已過,但是《曾國藩家訓》中反映的文化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依舊具有頑強的活力。曾國藩一生追求中國傳統的“修身治國平天下”理念。在我看來修身與治國、平天下相比顯得簡單,其實不然,修身一旦真正實行起來,遠比我想像的困難得多。

我們每一個人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一直都在修正我們的心態,都想做到“制心一處,事無不辦”,但事實是“屢錯屢改”總是達不到我們想要的。看了《曾國藩家訓》後,我知道我們之所以犯錯誤,大都與心態不正有關,凡事不見自己過,總見他人非;不思自己貪,總怒他人得,在這種心態下我們怎么能做好事情,怎么能端正心態呢?

《曾國藩家訓》中寫道:“多見自己過,少見他人非,不思他人得,卻防自己貪”,才是我們端正心態的關鍵,有了這樣的心態,我們才能夠坦坦蕩蕩、堂堂正正地做人,而且能夠做到修而樂之,修而有為。

我們應該用“入世精神以辦實事,體老莊以寄閒情,由中國文化中培養見地,從傳統道德中汲取力量”。以普通出身,憑自我奮鬥,立大志,修煉人格,以大氣度做事,以收斂態做人,認準目標,用“屢敗屢戰”的精神修煉心態,端正心態。

曾國藩家訓讀後感(二)

利用十餘天的時間讀完了《曾國藩家訓》,對曾國藩的成長過程與為官的經歷有了淺顯的了解,更對曾國藩的為人處事之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原以為《曾國藩家訓》是對其子嗣的教誨篇章,細讀書卷才知,作者黃西華利用曾國藩的畢生經歷解釋著“曾國藩家訓”的內涵。這不僅讓我了解了曾國藩家訓的內容,更讓我通過一個個活生生的事例看到曾國藩的為人處事之學。

原來曾國藩並不如我想像中的聰明,他原來是個典型的“笨小孩”,記憶力也不是很好,但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才有了後來的地位。他也是一個普通的人,有著普通人身上的優缺點,曾經也是個睚眥必報之人,但遇到良師後,堅持寫日記並反省自己的行為,才有了後來出眾的曾國藩。毛澤東同志很佩服曾國藩,這讓我想到毛澤東同志提出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是不是就源於此呀?

他的毅力是驚人的,是常人所不具備的,一是堅持寫日記,一日不落;二是戒菸成功,雖然戒了很多次,但最後還是憑藉自己驚人的毅力戒菸成功;三是每天讀書,沒有一日不讀書,即使晚年視力幾乎喪失也沒有間斷。

讀到為學篇之教子讀書成大器,也是本書最後的章節,提到:讀書之法:看,讀,寫,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這也是我要學習之處。

曾國藩家訓讀後感(三)

曾國藩是近代中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也是晚清一位極具爭議的人物,既有“中興第一名臣”的美稱,又有“賣國賊”的惡名。近百年來對他的評價毀譽參半、褒貶不一。但無論是欣賞他的人還是鄙視他的人,都對他所撰寫的《曾國藩家書》推崇備至。像毛澤東說“吾於近人,獨服曾文正”。蔣介石平生最佩服也是曾國藩,據說蔣介石床頭只放《資治通鑑》和《曾國藩家書》兩本書。

中國歷史上有這么一群人,他們秉承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理念,對國家、民族有著普通人不可理解的使命感,責任感。而曾國藩恰恰是一位典型的中國士大夫,究其一生,可以用“忠正”、“堅忍”、“謹慎”、“智慧”來形容他。他在修身、處世、為學、為官之路等各方面的心得都值得我們去借鑑,去學習。

曾國藩的家書,共有330多封,是歷史上家書保存下來最多的一個。全書分為治家類、修身類、勸學類、理財類、濟急類、交友類、用人類、行軍類、旅行類、雜務類,共10大類。曾氏家族,向來治家極嚴,也很有章法。曾國藩受家風薰陶,對子弟也要求極嚴,並諄諄加以教誨。他的親職教育指導思想中,有許多可取之處。諸如在教子弟讀書、做學問、勤勞、儉樸、自立、有恆、修身、作官等方面,都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從政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岩。"自近代以來曾國藩就被政界人物奉為"官場楷模"。他熟讀中國歷史,對官場之道參深悟透,積澱了一整套官場絕學,用之於中國官場,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曾國藩家訓》中寫到:正人先正己,時刻不忘修身養德。曾國藩說修身養德的關鍵是:誠、靜、謹、恆。誠為誠實、誠樸,為人表里一致。靜,指的是心、氣、神、體都處於安靜放鬆的狀態。謹,主要指言語和行動上的謹慎,不打誑語,不講無根據之話,不做無勝算之事。恆,指的有恆心,生活有規律,做事有毅力。

《曾國藩家訓》中寫道:“多見自己過,少見他人非,不思他人得,卻防自己貪”,才是我們端正心態的關鍵,有了這樣的心態,我們才能夠坦坦蕩蕩、堂堂正正地做人,而且能夠做到修而樂之,修而有為。

對待朋友方面,他特別重視朋友的意見,從他們的建議和評價中找到自己道德修養的缺點以及努力的方向。

我們應該用“入世精神以辦實事,體老莊以寄閒情(),由中國文化中培養見地,從傳統道德中汲取力量”。以普通出身,憑自我奮鬥,立大志,修煉人格,以大氣度做事,以收斂態做人,認準目標,用“屢敗屢戰”的精神修煉心態,端正心態。

在曾國藩看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一個人關心的應該是自身的努力,如果付出之後如果沒有回報也要用坦蕩胸襟以面對。他所講的很多為學修身之道是不帶有任何歷史色彩和階級特性的金石之言,對於年輕人的成材幫助很大。

曾國藩所著的家書足以體現他的學識造詣和道德修養,從而贏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稱譽,並使其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尊精神偶像。時事變遷,但是《曾國藩家訓》中反映的文化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依舊具有頑強的活力,曾國藩一生追求中國傳統的“修身治國平天下”理念在今天仍然光芒四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