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群體性孤獨》讀後感

  這本書我花了兩周讀完。作者雪莉特克爾是痲省理工學院社會學教授、哈佛大學社會學和人格心理學博士。她對人與信息技術的關係進行了長達15年的系統研究。所謂群體性孤獨,是作者認為的在新技術背景下的生活常態。

  作者早期的電子寵物開始談起,進而聊到了機器人、電話、手機、簡訊、網際網路以及社交網路,通過大量的真實案例,探討了技術的發展對生活方式和心理活動的影響。其中也不乏比較深刻的話題,比如人類與機器人的區別,人工智慧發展對於人類的意義,應該擁抱技術還是應該懷有戒心,社交網路中人們的身份認同,等等。

  不過我個人的感覺是,書中的案例十分豐富,但是比較零散而且稍顯流於表面。有些相似的案例在不同章節反覆出現也似乎沒有必要。這使得閱讀的體驗有些單薄。然而,本書還有有一些話題和觀點能引起我的共鳴,還是值得一讀的。下面舉幾個例子。

  在使用機器人照顧老人和兒童的問題上,作者認為機器人即便能表現出疼愛、友善等情緒,也只是一種行為,而不是態度。在機器人時代,也有著人類可以勝任而機器無法勝任的工作。無論科技發展到什麼境界,我認為人類總有獨一無二之處,有機器無法勝任之處,這是一種信仰。

  從生物學角度看,人類沒有什麼特別的,但從人類的角度看,我們就是特別的。如果說人類有能力探討人類與機器的關係這類的話題,那這本身就說明人類的獨特。何止友善,機器人所謂自發的感情表達,哪一樣不是人類的設計呢?或許未來,機器人真的可以自主產生情感,那可不可以說一種新物種的誕生呢?畢竟物種不一定局限於非機器的軀殼,到那時到另當別論了。

  人工智慧驅動的機器區別與人類的本質原因就在於,它們由人類創造。人類創造出人工智慧時,智慧型的含義的就發生了變化;當計算機具有記憶時,記憶的含義也就發生了變化。人類的各種特徵,智慧型、情緒、記憶、思想、性格等等,其形成和發展都是貫穿一個人整個生命歷程的,機器的這些類似特徵都是獲得性的,缺乏根基的,沒有發展脈絡的,也許這也是二者的一個本質區別。

  社交網路也在無形當中改變了我們的性格、心理和習慣,這可算是老生常談了。不過每次提起,總有新的共鳴。總的來說,網際網路或者具體到社交網路,讓人們變得更脆弱。

  網路給我們提供了新的空間,作為現實生活的彌補。在現實中短期無法實現和改變的,在新空間裡可以迅速得到,這會磨滅我們的進取心和耐心。更可怕和可悲的是,我們認為這就是規律和經驗。我們也可以做出承諾而不去履行,商議、約定、道歉甚至分手都可以在網上完成,這些好像都是例行公事,沒有人情味可言,少了人情的軀殼必然變得脆弱。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冷漠吧。

  網路的身份讓我們更會偽裝、更會演戲,人人都是老戲骨,互相配合又互相拆台。這不僅讓我們變得不真實,也變得自戀。自戀不是愛自己,而是一種脆弱的個性,即需要源源不斷的外界支持來進行自我確認。我們的演出需要掌聲。想想看,你發個微博、朋友圈後,寫個部落格或者評論後,心裡真的是靜如止水嗎?沒有期待和焦慮嗎?如果沒有,你為什麼要發呢?這種表演-期待-認可或者表演-焦慮-失望成為了日常的生活方式,人們參與其中而不自知。

  作者總結說,儘管網路身份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設計,但是人們最終感覺唯一深思熟慮的東西只是自己投身網路的決定。做完這個決定之後,人們開始在網路的洪流中隨波逐流了。

  最後說說獨處。獨處是自我狀態的刷新和精力的恢復。尤其對於內向者來說,獨處尤為必要。然而,孤獨是失敗的獨處。當你感到孤獨的時候,獨處就不是必要了。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安靜讓我門煩躁不安。我就有。獨自一人在房間裡,一定要弄出些聲音來,比如開著電視或者視頻,但是並不去看內容,只是作為背景聲,該看書看書,該玩手機玩手機。這不是出於恐懼或者無聊,就是想打破獨處的局面。作為內向者的我,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找回需要獨處的那個我。

  書中最後提到梭羅的《瓦爾登湖》,表面上看梭羅好像遠離了人群和世事,其實他強調的不是放棄社交,而是進行有效的社交。他在隱居湖畔期間,也不時地與好友約會交談。我們需要的不是放棄關係,而是重建或者發掘已經坍塌和埋沒的關係。這才是獨處之道吧。

  以上就是我的讀後感,推薦你選擇性地閱讀該書,只要有共鳴之處,即是收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