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作文大全

關於民俗風情的作文

關於民俗風情的作文(一)

海南島講"軍話"地區較廣,包括三亞市、昌江、儋州、東方、臨高等縣市的部分地區,人口達五十多萬人。他們婚嫁的習俗獨具一格,耐人尋趣。

常言道:「空口無憑,立契為證」。在舊社會這些地區以「寫命書」作為青年男女結合的契約。「父母之命,媒約之言。」是男女婚姻的組合方式。男孩長到十二、三歲,父母就會請媒人說親,以門當戶對作為選偶的基本條件,以五官端正、能工善針、通情達理、孝敬父母作為選擇的主要內容。媒人到女方家的話題,都是郎君人才出眾、品德兼優、家境富裕、慷慨大方、美滿幸福等,三番五次撮合,使女方的父母悅心相許。

然後雙方父母把孩子的「命書」拿給算命先生相命,如果雙方「八字」能結合則能紅紙合命。男方就要選擇良辰吉日,準備禮物,由媒人陪同男方父母送到女方家,擺上兩桌酒表示慶賀。

訂婚後,一般到了十七、八歲就要結婚,由媒人徵求女方家的意見,倘無異議,就由男方擇定結婚日期,備好酒肉米等禮物送到女方家,送禮多在結婚前三天之內。結婚時,女方感到自己要出嫁,為感謝父母養育之恩,一般都要哭嫁,其內容都有一定的規律,最主要的內容是不忘父母養育之恩,哥妹的手足之情,也是姑娘對家庭的留戀。這真切的哭,涕淚橫流,好象一曲幽怨的悲歌。

結婚時,新郎新娘不僅要穿著全新,就連臉面頭髮都要修茸一番,以示辭舊迎新,對新生活的嚮往。在婚禮那天由童男童女各一名給新郎梳頭,並念賀詞說:「一梳梳下頭髮光;二梳梳下成對雙。」念畢,在場的親家同喊好,然後燃放鞭炮。這些軍話地區結婚一般是坐牛車,迎親的牛車要裝飾一番,用木條綁起拱架,架上蓋上紅毛毯,搭架車蓬,車後掛一米篩,貼上「喜喜」字,拉車的牛一般要求紅色的黃牛,牛角上貼上紅紙,趕車的人要用「命好」的堂哥或表兄,牛車上坐有新郎新娘,另一架牛國坐陪郎陪娘。

迎親牛車回到夫家時,要在大門口停下來,新郎欣起車的門帘,請新娘下車,夫妻雙雙跪在家正廳的神台下拜堂,好讓祖宗承認新娘是本家的人,也算是給新娘的一種精神寄託。這天在夫家大擺酒席,請親朋好友,三親六戚飲酒祝賀,熱鬧一番,以示婚禮的隆重。新娘到夫家的第二天清早,新娘就起床燒溫水,然後一盆盆分別端去請公婆、哥嫂、叔姑洗臉,當長輩洗臉時,新娘要站在一旁伺候,待洗完臉後,長輩們要給新娘一點「洪福」錢,以示新娘日後福星高照,生活美滿。

關於民俗風情的作文(二)

近日與朋友聊起各地的民風,對此頗有些感慨。

我是黃河岸邊的人,自從老祖宗明朝洪武年間拖家帶口從山西洪洞縣遷到這個地方,已歷十幾世、幾百年了。幾百年來,有些什麼變化不知道,但民風的變化恐怕是很大的,與當年老祖宗從山西來時的民風已大不相同,至少變異的不象山西人了。

別的例子不說,僅舉一點為證。

山里人,比如說太行山那一帶的人,生產、生活條件極其惡劣,多年來都是靠天吃飯。()平時辛辛苦苦種一點糧食,收穫之後捨不得吃,在保證僅僅是不飢餓的前提下,能省就省。因為「靠天吃飯」這種小農經濟,誰也不知道明年的收穫季節是不是也能有收穫,所以現在節省下來,就是為了來年饑荒年月渡難關。如果第二年恰巧也豐收了,那麼就先吃陳年的穀子,將今年的再留待下一個年度。以此類推,無窮無盡。這就是山里人的民風,生產的艱辛、收穫的不易、對未來的不可預測,使當地人形成了節儉持家的民風。

而我們居住在黃河邊的人,生活靠黃河,種糧也靠黃河。過去有句偉大的話「黃河養育了中華民族」,這句話沒錯,但是還應該有句話「黃河也禍害了黃河兩岸的人民」。在漫長的歲月里,黃河十年九上水,洪澇災害不斷,一旦破堤,堤內的民眾真的是不如螻蟻,且不論土地是豐收還是欠收,也不論家裡保存了多少糧食、藏了多少金銀珠寶,洪水一來,人的生命尚且不保,何況那些個身外之物?所以統統、一切、全部、所有都給沖得乾乾淨淨,象一張白紙等待來年「描繪最新最美的圖畫」。辛辛苦苦打下的糧食被洪水沖走,蓋的房被洪水衝垮,賺的錢無處可用,年年如此,歲歲如此,民風又怎會沒有變化?天長日久,在老百姓的心裡肯定有一種想法,搞什麼「擴大再生產」呀!什麼都存放不住,怎麼樣最保險?吃到肚子裡最保險,而且是早吃早沾光,晚吃都沖光,所以除了吃,就是換酒喝,吃乾喝淨,等洪水來了,什麼也不損失。到時候共產黨也不能看著老百姓餓死呀!發了救濟吃的都是別人的。

民風是怎麼形成的?就是因為這樣的日子太久了,成為了一個地方的人共同的習俗習慣,也就逐漸形成了這方土地上的民風。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正是這個地方的自然環境,造就了這個地區的民風。所以說,對一方土地上的民風優劣不能簡單的評價,也不需要用其他地方的民風來與此地的民風相比較,沒有可比性!一個人如果以簡單的方法評判是非,除了說明他認識短淺以外,還可以證明他的不成熟。

民風的改變也不是沒有可能,近些年小浪底等水利設施的建成,暴發洪水的機率和可能性不大了,老百姓蓋的房子能保住,打下的糧食也能保住,所以民間也就慢慢的好一點,知道節省過日子了。但是從另一個觀點上說,民風不是在一個短時間內形成的,改變它肯定也不會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正在改,但是得慢慢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