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作文大全

七夕節的習俗作文

七夕節的習俗作文(一)

今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現在不少人稱之為“中國情人節”,精明的商家更是趁機打著“中國情人節”的口號搞起了促銷。民俗專家表示,將“七夕”稱為“情人節”是對這個節日的誤讀,遠不如叫“中國愛情節”來得更貼切些。

七夕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歷史,又稱“乞巧節”“女兒節”,還有叫“雙七”“香日”“星期”“巧夕”“雙七”“蘭夜”“穿針節“等等,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姑娘、婦女們重視和喜愛的日子。七夕乞巧的習俗,起源於中國漢代,後來才和牛郎、織女的故事相合。

現在的七夕節是一個以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說為載體,以愛情為主題,以女人為主角的節日。記得前些日子在整理淮鹽節日習俗時,其中提到端午節時孩子們繫上的五彩絨線要等到農曆六月初六這一天解下來並拋到自家房頂上。據說,喜鵲看見房頂上的絨線,就會叨走,飛到天上去,待到七月初七這一天,用這些絨線在銀河上建一座彩虹橋,供牛郎、織女鵲橋相會。老百姓的想像力真是豐富,穿越了時空的隧道,先是一段天上人間的織女與牛郎的絕世情緣,然後是天大的阻力將他們生生的分開。可是老百姓的心卻總是充滿著無限的憧憬的,哪怕是面對最暗無天日的處境,於是就有了“七夕”牛郎織女的喜相逢。

七夕節還含有歌頌家庭中永久穩固的感情和歌頌心靈手巧等勞動品質的意義。兒時看過黃梅劇《牛郎織女》,其中的畫面直到現在還縈繞在腦海中。那段喜慶豐收的場景仍歷歷在目。豐收的瓜果蔬菜、和美祥和的鄉鄰,甚至連曾經欺負牛郎的兄嫂也羞嗒嗒的近前與織女一家握手言和,那場景真是溫馨動人。織女與牛郎用勤勞的雙手把日子織補得那么的甜蜜,當聽到織女用綿軟甜美的聲音唱出心中的滿足之情時,少不更事的我雖然不能全聽懂,但心中卻從此烙上了那幅祥和的畫面,並成為心中最美麗的夢想。更有那些大姐姐逗我說,七夕之夜要帶我躲在瓜架之下偷聽牛郎織女說悄悄話,害得小小的我總是巴巴的跟在她們的身後。只是可惜,我總是在牛郎與織女說悄悄話之前便會進入甜甜的夢鄉,醒來之時,那些小氣的姐姐總會把聽來的話放在心頭,沒有一個人告訴我,於是直到現在,我都不知她們偷聽到了些什麼。於是,那個美麗的鄉村、那個神秘的夜晚便凝結成了童年時代的一個帶著霧氣的動人剪影。

今又七夕,當我在網路,在報刊上隨處看到有關七夕的文章時,心頭的感覺是喜悅的。因為曾幾何時,許多傳統的節日習俗正隨著時代的變遷而逐漸退出人們的視野,而許多外來的洋節卻紛擁而至。2006年,“七夕”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於是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年人知道和了解了這個節日的文化內涵。

“七夕”,她不是情人節,而應該是愛情節。在這個愛情快餐化的時代,讓這個折透著中國傳統美德的愛情節喚起人們心中那至純至美的情感吧!

七夕節的習俗作文(二)

小時候,家中院裡種著幾株葡萄,媽媽總是告訴我們,在七夕這天的晚上,可以在葡萄藤下聽到牛郞和織女在鵲橋上的談話。那時,姐妹幾個對這個故事信以為真,相邀著七夕晚上來聽。可那時太小,對陰曆沒有太多概念,一直錯過,直到現在,葡萄藤已不存在,牛郎織女的稍稍話,再也不能聽到了。

上學後,很喜歡秦觀的《鵲橋仙》“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心裡總會對牛郞織女不能常相見而嘆息。

七夕節起源於漢代,又稱為“乞巧節”。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希望女孩都可以心靈手巧。魏晉南北朝時,隨著牛郎織女愛情故事的日趨完善,七夕已成為普遍的節日,節俗活動日臻豐富多彩,而“乞巧”之舉則成為最為普遍的節俗活動。《荊楚歲時記》一書中描述此俗云:“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婦人結彩樓,穿七孔針,或以金銀等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現在,七夕節原本的習俗已被遺忘,而由於牛郞織女愛情傳說的存在,被大家稱為“中國情人節”。

七夕節的習俗作文(三)

七月初七日為七夕節,亦稱“乞巧節”、“少女節”、“情人節”。七夕節,主要是慶賀天上牛郎與織女的一年一會。來源於神話故事,民間習慣稱為天河配。

依照七夕節天上牛郎、織女相會的情節,山西民間有扎像慶賀之俗,就是在街頭巷口用樹枝等物紮成一對青年男女像,代表牛郎、織女相會。在像前敬獻瓜果桃李以示祝賀。星漢燦爛之際,如果看到天河中有奕奕正白氣,閃耀著五色的光芒,就被認為是牛郎織女相見的徵兆。舊時此刻要下拜,乞求牛郎、織女恩賜。據說牛郎織女是勤勞的化身,所以跪拜者求農求織求婚均可。求金求銀求暴利則要適得其反。一人只能乞求一事,求多則不靈。在吉祥徵兆面前,連續三年誠心誠意乞求一事,則必然應驗。山西氣候,七夕前後多降雨,能夠連續三年乞求一事當屬不易。民間傳說,七夕節如果天上降雨,就是牛郎織女哭訴衷腸,預兆著夫妻和睦,家庭興旺。

七夕節里,姑娘媳婦還有許多向織女討教手藝的活動,稱為乞巧。

晉南地區習慣用當年產的新麥秸編成一座橋,配以牛郎、織女,男孩、女孩、老牛、喜鵲等編織物,置放案頭。或是用彩色紙,剪成上述景物,貼在牆上。祈禱後,拿七根繡花針,用彩色線來穿針孔,能夠一次順利穿過七個針孔者就被認為乞得了巧。

曲沃縣盛行男、女孩童以星星草、香節投水乞巧。

晉北地區習慣白天在院裡曬一盆水,因微塵飄落,盆水的表面形成了一層薄薄的膜。將繡花針塗油以後,輕輕放置水面,能夠飄浮者則被認為是乞得了巧。晉西北地區是在盆水中放置豆芽,將節前生好的豆芽,放置水面。在陽光照耀下,經過盆水的折射,水底倒影會顯示出各種動態,或蜈蚣、或水蛇、或水狗、小雞。倒影顯得越複雜越逼真,意喻藝巧越多。

晉東南地區女孩子,七夕節要逮一隻吐絲的蜘蛛,圈在匣子裡。第二天觀察蜘蛛的結網疏密狀況,越密乞巧越多。

與少女一樣,少男在七夕節也要向牛郎討教耕耘本領。

晉南地區,習慣在木板或石板上覆土,土上製作茅屋小景,屋旁作成田園。田地中種粟生苗,稱之為“谷板”。

晉北地區習慣將小麥及各種豆類用水浸泡,促其生芽。()七夕節,用彩線纏芽,稱之為“種生”。

晉西北牧童要為耕牛編戴花環,稱為“老牛過生日”。

晉東南流傳有夜深人靜,躺在葡萄架下偷聽牛郎、織女說悄悄話的說法。七夕節,民間喜用白面或糕面加油、糖、蜜做成各種糖果,稱為巧食。山西境內,家家要吃西瓜,喜歡在西瓜上刻畫花紋圖案,稱為“花瓜”。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