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多餘的話讀後感

多餘的話讀後感(一)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何必說?這句話,是瞿秋白《多餘的話》裡的代序。初看迷惑,當讀完這本書,我才明白,瞿秋白自己口中的知與不知,恰恰影響了他的一生。

紳士,正是這個詞讓他飽受折磨,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兒時的他,就經歷著母親為了「紳士」而亡。在我看來正是從小就有這樣的事情發生,讓他不會拒絕,讓他不會為自己而選擇。在整本書中瞿秋白都在自責與自我批判間闡述,這也是他對自己的反省與認識。從小喜歡文學的他,對文字有著熱愛,書,自然也是他的朋友。飽讀書籍的他自然成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加上俄語的學習,更讓他接觸了俄國的文學,思想自然比別人開闊,即使不是準確的了解,但也在當時,成為了領跑者的一員。在他的自述中,他無數次的強調自己對政治的無趣,但在我看來,正是「紳士」這種傳統的思想,讓他受環境的影響,有知識,有才能就要施展,去為國家做些什麼,像是考取功名一樣,報效國家,在別人與他研究政治時,他也沒有拒絕。而也許正是這樣的開始,讓他從此做著自己並不喜歡的事,也許只是一些快感,或者說是青年時的精力旺盛,為了成功時的愉快感,讓他從此踏入政治,也致使後來離不開政治。

加入政壇的他,在文章中一直說自己在做錯事,在馬克思道路上常做錯事,但我並不這麼認為,相反我覺的,雖然瞿秋白一直詆毀自己的」貢獻「,但我仍覺得就像毛主席說的,他的貢獻是巨大的。

依我的拙見,在當時的年代,沒有人能做出一定對選擇,而且只有實際嘗試過,才能下結論。瞿秋白在文中所說的,都是自己在生搬,而沒有斟酌仔細考慮,可正是由於他博覽群書,精通俄語,才能讓這些不為大眾所知的思潮在中國涌動。及時有些做法錯了,但絕對不能排除他的正面貢獻,排除個錯誤選項難道不是幫助麼?或許是因為瞿秋白因自己沒能盡其才而苦惱,因自己涉入政治的錯誤選擇而苦惱!就像他說自己是文人,只會看表面的文人,而去治理政治,沒有為人民傾其全力而討厭自己。但政治並不是他的選擇,所以凡人的他,無法在自己並不感冒的領域去馳騁,去創造奇蹟。其實,瞿秋白最愛的是文學。

身入政壇的他一直沒有丟失那份對文學的愛。在被國民黨逮捕之後,他想到的就是文學上的良師益友魯迅,瞿秋白與魯迅的感情似親兄弟,這或許是「知我者,謂我心憂」的原因。倘若瞿秋白能真正放下「紳士」的枷鎖,政治的束縛,也許就不會有「一隻贏弱的馬拖著幾千斤的輜重車,走上了險峻的山坡,一步步地往上爬,要往後退是不可能,要再往前去是實在不能勝任了」這樣悲涼的自述,也就不會「非常地衰憊,絲毫青年壯年的興趣都沒有了」。

心情的沉重,是讀完這本書的第一感覺,沒有人會不為瞿秋白的自述所動容。一生都在為共產盡力的他,卻一直都在強調自己的罪過,這何嘗不讓人憐惜。或許細讀全書後,讓我學會的,是怎麼對待自己一生。不要被所謂的紳士而困,不要因放不下的「工作」而倦,如果自己不能了解自己,只會因求而乏。瞿秋白先生不接受歌頌,或許因為他並沒有遵從自己內心的選擇,而我們是否該警醒,去認識下我們自己呢?」這世界對於我仍然是非常美麗的。一切新的、鬥爭的、勇敢的都在前進。那麼好的花朵、果子、那麼清秀的山和水,那麼雄偉的工廠和煙囪,月亮的光似乎也比從前更光明了。「一個即將離開世界的人用積極的語言去描繪這個世界,難道他想暗示自己的存在是罪過?無論是文章最後自己的捐獻想法,還是推薦佳文,都在告訴我們死亡對於他是種解脫。我只能認為瞿老放不下」時代「卻又無能為力,希望能合理的解脫。或許那些他推薦的書,正是自己希望賞析卻無緣相碰的。

多餘的話,或許就是在描述瞿秋白在那時人們對他認識之外的瞿老,已經什麼都改變不了,但希望還一個真實的瞿秋白給世人。也許我對這本書的認識是錯誤的,但「』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何必說?「我一定要說給自己聽。學會了解自己!

多餘的話讀後感(二)

最近看完電影《秋之白華》後,總感覺意猶未盡,對瞿秋白這個人物充滿了濃厚的興趣,特別是他的遺作——《多餘的話》。在那個風雨動盪生靈塗炭之際,曾是中國最高領導的他,最後又會留下怎樣的人生感慨呢?

正是帶著這種強烈的好奇,我一氣呵成的讀完了他的《多餘的話》,看完後久久無法回過神來,帶給我的震撼實在太大,又帶著重重疑惑認真地看了一遍,還是有點不敢相信,這是來自秋白內心最真實的獨白,竟是這樣意想不到:他竟是在時勢的逼迫下懵懵懂懂地走上中國最高領導的職位。一個一心只想搞文學的人,在那樣一個暴風雨飄搖的年代,陰錯陽差的走到最高領導的地位,對政治沒有多少興趣的他,卻無意攀到了政治的頂峰,這其中的誤會實在難以解釋,他內心的煎熬也可想而知。

他死後,因為《多餘的話》,這最後的坦白,還給他和他的家人帶來重大的災難和侮辱,可能他做夢也沒有想到這樣的結果,如果知道,他定然不會留下這《多餘的話》,這些真實的內心坦白,也會隨著他一起長眠地下,永無見世的機會吧,那麼,真實的他永遠也不會被世人所知了,而留下的只是一個虛偽的軀殼,雖然會受到後人的推崇和讚揚,但是對於歷史他也只是一個虛像,一個看似華美實則虛無的領導者。

人之將死,其言也真。在生命的最後關頭,他毅然勇敢的選擇直面人生,將隱藏在內心多年的話全然釋懷,還歷史一個真實的瞿秋白,也對自己的人生之路做一次深刻的評析,把自己的罪過全然的擺在世人的面前,任人評論。這是一種怎樣的大無畏的精神,在中國的歷史上簡直史無前例。

在中國,文人的骨子裡都有一種追求美名的虛偽,即便是那些自詡清高,不為名利折腰的所謂高尚者,在他們的內心其實都渴望著功成名就,希望受人敬仰,所以,他們都會選擇將自己完美的作品和高尚的一面展示在世人面前,而對於內心陰暗的罪惡則完全的掩蓋。而秋白呢?他卻選擇直面歷史,直面人生,將那些歷史的誤會解釋清楚,還原歷史一份真實,對那些虛名和內心壓抑的無奈徹底的釋放,一切功過在歷史的真實面前都顯得那麼微不足道。

想到這些,不禁對他油然而生一份強烈的敬意,一個敢於忠於自己的內心,敢於將自己的過錯全然坦白在世人面前,尊重歷史的真實,坦誠自己的人生,他是偉大的,即便那些坦白的錯誤,在後人看來也是一份真誠而勇敢的可愛。也不由得聯想起十八世紀偉大思想家盧梭的《懺悔錄》,它們都是對自己生命最後的坦白,對自己人生的深刻解析,將自己內心掩藏一輩子的獨白呈現在世人的面前,當然也涵蓋了他們這一生犯下的很多錯誤及一些思想的污點,這樣毫無遮掩的將自己的內心赤裸裸的坦誠出來,這份勇氣和坦誠值得我們欽佩。

可是,對於他們這兩部具有同樣性質的遺作,卻遭到世人不同的態度,盧梭的《懺悔錄》享譽全球,而瞿秋白的《多餘的話》卻是知之甚少。面對這樣的現狀,對秋白,更多一份憐憫;對於中西文化的差異,又多了一份理解;對於文學,也多了一份思考。因為西方文化自由開放的氛圍,對於那些突破世俗的思想和言論很容易吸收,並發揚傳播開來;而中國文化則一直推崇含蓄美,追求一種大同思想,對於那些直白的坦露就顯得有些反感。另一方面,中國當權者正是共產黨,他們的核心政治思想是馬克思主義,而秋白卻在《多雨的話》中表明自己對於馬克思主義沒有絲毫的興趣,走上那條道路完全是一個誤會,當權者當然也不會讓他的這些思想言論傳播開來,在文化大革命那會它還受到極大的打壓了。雖然現在思想開放了,言論也自由了,但是畢竟傳統文化還根植在我們思想骨子裡,中國共產黨的馬克思主義的統治思想在主導地位,馬克思主義的權威性也不容動搖呀,所以,瞿秋白的《多餘的話》還是很難在中國這片思想比較保守、思維比較禁錮的土地上大放異彩,這也註定它無法盛傳開來,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它會在歷史的舞台上找到一個綻放的契機,像盧梭的《懺悔錄》一樣帶來一場思想的解放,又或者它會永遠這樣冷冷清清的流傳著。不管怎樣,我都相信在歷史的洗滌中,它都會守住自己的獨特和真實。也因著這份真實的坦然,引發了我很多的深思,它也一定會給更多的讀者帶來全新的思考,關於人,關於思想,關於文化,關於自我,關於歷史…

《多餘的話》引發我思考的不只是這些,還有對人和生命更深刻本質的思考。在我沒有讀秋白的遺作之前,我一直將他定位在一個純粹的堅定不屈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和信仰者,一個為中國革命事業奉獻一生的領路人,一個骨子裡正氣凌然的文人,總之,是他那個時代所造就的典型的堅定革命者,為理想為事業奮鬥不息的戰士。然而,在我讀完了《多餘的話》後,他的這種形象在我心底完全打碎,這些剛毅有力的讚美之詞用在他的身上完全是一種扭曲,就像他所說的「歷史的誤會」一樣,完全是一種誤解。

這個認識上的重大轉變,引發了我久久的思索,為什麼會這樣呢?一個毫無政治頭腦的無政府主義者,怎麼就在一種無形的浪潮中被推上政治風暴的頂端,還在這條政治之路上走完自己的短暫的一生,難道僅僅只是他身上那點特有的中國文人的軟弱和積習嗎?肯定不只是這些,那個時期的文化浪潮對於他人生的走向也有很大的衝擊吧,他也只是時勢造就的一個壓抑自己內心的畸形人物,在壓抑很久以後,在臨終的時候終於憋不住要全然爆發,將內心的真實情感宣洩出來,也不枉自己來這是殘酷的現實走一遭。

在每個時代中,像他這樣的人也是不可勝數,只是少有人敢像他這樣完全的坦露出來,人總是想著即使離開這個世界也要將自己美好的一面留下來,而那些不好的則隨著自己一起掩埋在土裡永不見天日,所以,對於歷史人物,我們看到聽到的都只是一些美好的故事,他們也在不斷的流傳中漸漸被加以神化和完美化。可是,秋白著突破性的壯舉,毀滅掉的不僅是他在我心中的完美形象,也毀滅掉了我一直以來對歷史文人和偉人的盲目推崇的思維定勢,而教給我一個深入人物的內心去了解一個人才能正真全面看清一個人,不要被許多表面的現象所欺騙而產生嚴重的誤解和曲解。

此外,我也清晰的認識到:要看清一個人的內心,並不是一件易事,即便是朝夕相處的人,對他的習性和性格完全掌握的人,我們也很難讀懂那個人的內心世界的感受。因此,對於身邊人所做出一些奇特而出人意料的極端舉動,我們不能持有諷刺和嘲笑的態度,更應該憐憫和理解,靜靜地細心去了解和感受他們的內心承受的煎熬,並對之表現出我們應有的關切和友愛。特別是一個成功的人,我們不僅僅要看到他們身上所閃爍的耀眼光環,更要明白他們取得這些走向成功這一路所經受的心靈煎熬和身心折磨,或者更深入地想想,我們所羨慕的這些成功,也是不是他內心真心渴望得到的呢,還是他也只是被逼無奈以下走到這個自己毫不感興趣的頂端,或許他的內心所嚮往的並不是這些。

人,時常在現實的逼迫下做一些違心的事,甚至一旦做了就無奈地做了一輩子,這也是無可避免的現狀,真正能夠忠於自己的內心,完全按自己的意願一直生活下去的人又有幾人呢?在可怕的現實面前,我們總是選擇做自己內心的叛徒,為了生存,為了生活,我們常常要改變自己的內心,其中也有好也有壞,在這些選擇中我們多少次違背自己的內心,沒有辦法,人活在一定的社會背景下,就必然會被社會的潮流所左右,也會被自己的生活圈子所影響,而我們的內心卻只是站在一個獨立的自我思想空間,它與那個處所的現實或多或少有些格格不入,所以,我們有些時候也很難把握自己的內心方向,正如古語言的「無心摘柳柳成蔭,有意插花花不開」一樣。

……

千言萬語說不盡此刻的感慨和深思,就讓言語止於此,思想不斷飛揚吧!

多餘的話讀後感(三)

《多餘的話》是我常常閱讀的文章之一,每次品讀,每次都會有深深的感觸。前幾天剛就瞿秋白在文中坦誠磊勇的自白寫了一篇讀後感。今天比照著另一位當今文學大師的幾篇散文作品,我再次復讀了《多餘的話》。我不得不說;瞿秋白的真誠與大師的做作,是真正地涇渭分明、立頓見優劣。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譬如大師那篇描寫醜石的散文,無論是文章的結構布局、遣詞用句,還是感情的抒發,無不讓人感到虛假,再如那篇描寫父愛的文章,雖然全文以酒作為主線,看似符合散文的寫作要求。然而,讀完全文,我的感受仍然是;情不真,意不切,虛假得很。還有那篇描寫城西河沿的文章,根本就是一篇為文硬擠感情的矯揉之作。同樣的題材,讀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及《我二十一歲的那年》就情真意切得多。

當然,我知道;百姓自有百種性格,文章的寫讀也是因人而異的。但,不管如何,如果要讓人們去讀一篇缺乏真情實意的作品,畢竟不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如果,推而廣之地把這樣的文章作為優秀佳作來讚賞,尤其是在作秀之風盛行的當今社會中。那更是中國文壇上的悲哀了!

我非常喜愛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文壇上的散文作品,幾乎可以說每個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隨筆都是真情意切的優秀之作。也許,這是因為那時候的作家們,受中國傳統文學與英美隨筆作品的巨大影響,是有著很深遠的關係吧。

如我所喜歡的梁遇春、徐志摩、周作人、魯迅、郁達夫、豐子愷等作家,雖然,他們的文章風格截然不同,但是百變最後都『歸真』。他們的作品真可謂百讀不厭、常讀常新。

再如英美散文隨筆作家中的查理。蘭姆、華盛頓。歐文、愛默生、梭羅、盧梭、哈斯萊特等等的作品,至今都是無人能夠超越。為什麼?因為他們的作品沒有一篇是虛情假意,為賦新詩強說愁的應景之作。

如今,我也經常閱讀發表在各類網路上的散文作品,用一句『高手深藏在民間』的話,來概括我讀網路散文作品後的感受,是非常貼切的。

比如有一個《人間四月》的博文作者,其所寫的很多文章,詞句清秀、情真意切,我的心弦常常會被作者細膩的敘寫而撥動。還有很多發表在「散文網」、「散文吧」、以及「線上散文」上的作品,我覺得完全可以和三四十年代中的散文大家的作品相媲美。()

可惜,我沒有機會與這些作者取得聯繫,一如當年像《論語》、《創造社》、《七月》、《左聯》、《星社》等等的文學社團那樣,一批志趣相同的文學愛好者們能夠經常會聚在一起,相互切磋交流各自的文學見解與心得……也許,這只是我一廂情願的夢想,因為,我清楚,在當今價值觀均以各自的財富有多少來作為評判標準的時代裡。我這種願望是非常迂腐的,可以說是完全脫離社會價值觀的。

還是回到現實中來吧,文學只能是我業餘時光的愛好。但是,不管社會是如何地變遷,時代是如何地前進。無論是在白日的商務活動中,還是在業餘時候的文學寫作中。我對真、善、美的追求應該要一如既往地堅持。就像瞿秋白在他《多餘的話》中所說的那樣;「雖然我明知道這裡所寫的,未必能夠到得讀者手裡,也未必有出版的價值,但是,我還是寫一寫罷。人往往喜歡談天,有時候不管聽的人是誰,能夠亂談幾句,心上也就痛快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