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昨日的世界讀後感

昨日的世界讀後感(一)

這本書裡,茨威格在創作領域給了我兩條非常重要的忠告。第一,「對於一個年輕的作家來說,從事文學翻譯最能使自己更深入和更有創造性地了解母語的底蘊」;第二,「一本書的第一次未定稿剛剛謄清……真正的工作開始了」。第一點的語意很明確,文字本身是傳遞信息的工具,轉碼是編碼的最好練習。我沒有嘗試過,應該會有用。第二點強調的則是精煉的重要性,文章的第一稿可以讓「我的創作可以追求輕快和流暢」,但是之後必須「一邊一遍地推敲各種表現方式」,「倘若以前也稿紙中有八百頁被扔進了廢紙簍,只留下兩百頁經過篩選的精華,我是不會抱怨的」,因為「我的抱負在於:始終要讓人知道得比從表面上看到的更多。」

關於「求知」。最打動我的一句話是「一個年輕人要想學到真正的知識,最好是向那些願意共同進取的人去學,而不是那些已久負盛名的人去學」。於是,「向同輩人學習」便成了最近在腦海里單曲循環的聲音。向同輩人學習是成長的捷徑。你想掌握你所在領域80%的機會嗎?很簡單,只要你做到比你同齡人做的都要出色就可以了。向同輩人學習是需要勇氣的。不卑不亢,這個詞好像已經隨著「讓我們盪起雙槳」這首歌一塊過時了一樣。向同輩人學習是需要視野的,別看那些歐洲人總是講究四處遊歷,其實從維也納到巴黎,還不一定有從北京到哈爾濱遠呢,周黎明跟李洋的鬥嘴在他們那都應該是跨國界的交流!所以別說你不關心上海的同齡人在想些什麼。向同輩人學習是需要寬容的。先寬容自己,再寬容別人。寬容自己要先奮鬥18年才能跟人家一塊喝咖啡;寬容別人調侃你,用了18年才能跟他坐在一起喝咖啡。因為階層是天生註定的,老話說,三代才出一個貴族,能做第一代也沒什麼可寒磣的;因為優秀的人往往有一個優秀的出身,優秀的人往往有一個不那麼「優秀」的性格。向同輩人學習,找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塊前進。我至今都記得我高中語文老師說的一句話,「高考不是最好的制度,但是它絕對是最不壞的」。作為一個利益既得者,我感謝它在18年之後,給了我一個跟同輩人喝咖啡的機會。俗話說,想走得快,就一個人走;想走得遠,就要大家一塊走。身邊有同路者,會使你看待世界的目光變得溫柔。

昨日的世界讀後感(二)

《昨日的世界》是我迄今讀過的最好的歷史書之一。當一戰的描述開始時,我馬上被傳染了強烈的情緒:面對龐大的非理性歷史旋渦時,作家作為個人,與其他個人一樣,是多麼微小無力。明知微小卻為了理性奮力吶喊,這種精神又多麼強大。 茨威格對於政治、戰爭的描述,和他對民族精神的認識一樣,也是深刻的。這種對人性與內心的精妙無比的洞察力,又一次展示了大格局。它是歷史學家和政治學家所不具備的。因此,哪怕讀過一戰史,讀過《極端的年代》,《昨日的世界》仍是值得一讀的。小說家對於歷史的價值,是在數據和史實之外,對時代的精神面貌進行記錄——無論他寫的是虛構還是非虛構。在某種意義上,一個誠實優秀的小說家,比學者來得更準確,因為數據和史實會出錯。就像我以前在部落格里說過的:有的時候,文學比歷史更真實。 當然,界限是會模糊的。不乏具有文學性的歷史作品。不過像《王氏之死》那樣的,仍然只是歷史作品,裡面探究的是風俗和制度,那個叫王氏的女人,未免隱隱綽綽,形影不清。王氏作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是不重要的,她在《王氏之死》所需達成的意圖之外。 相比之下,《史記》就可歸為文學作品。除了風俗和制度,它有人,有人的精神和力量。錢穆先生如此看中《太史公自序》和《報任安書》兩篇,真正是有慧眼。相比之下,某些細節真實諸如歷史中的項羽,有無發過「彼可取而代也」之語,就顯得並無多麼重要。 回到茨威格的這部作品,裡面也有人,有人的精神和力量。茨威格描寫的作家朋友們,尤其是羅曼·羅蘭,具備著一種當下鮮見的品質:高貴。當茨威格因為反戰觀念的文章而遭所有人孤立時,羅曼·羅蘭從瑞士寄來一封信,我被信里僅有的那句話打動:「不,我永遠不離開我的朋友們」。 總而言之:有些作家非常可惜,他們的一流作品,被自己的二流作品蓋過了。比如寫過那麼多優秀短篇,也寫過《挪威森林》的村上春樹,比如寫過《抵擋太平洋的堤壩》,也寫過《情人》的杜拉,當然還有寫過《昨日的世界》,也寫過《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的茨威格。

昨日的世界讀後感(三)

「可是不管怎麼說,每一個影子畢竟還是光明的產兒,而且只有經歷過光明和黑暗、和平和戰爭、興盛和衰敗的人,他才算真正的生活過」。在《昨日的世界》中,茨威格以一個看似樂觀而奮進的句子結尾時,我卻忍不住掩卷而悲,為他的清醒,也為他的絕望!

說來慚愧,在徐靜蕾的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之前,我不知道茨威格,真是孤陋寡聞啊。那年,那部電影很火,茨威格的書也很火,可我居然就克制住了自己的好奇心,沒有去讀他的任何文字。我有時候就是這樣,越是被人稱頌的東西,我越是想保持距離。也可能那兩年我的心一直處於一種迷茫的狀態,找不到路的出口,所有的閱讀都不過是走馬觀花,無法有所沉澱。

某天在當當網搜尋CD,不知怎麼鬼使神差地,茨威格的名字閃進了腦海。心裡有個聲音在說,去讀一讀茨威格吧。於是,就有了《昨日的世界》。

我以為讀書就好像交朋友,講求的是緣分和契機。有的書翻了幾頁就可以放在一邊了,有的可以反覆許多遍也不厭倦;有的這一輩子也不會遇見,有的則相見恨晚。《昨日的世界》就讓我生出相見恨晚的感慨,從拿起來的那一刻便捨不得放下。

說它是一部回憶錄,又不僅僅是回憶那麼簡單。書中除了對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歐洲的社會風貌做了詳細的客觀記述外,更多的是茨威格從理性的角度來抒發自己的主觀情感,是他對歐洲在一戰和二戰時期的深刻回顧。茨威格籍自己的故事來坦陳內心的聲音,讓讀者在了解那個時代的重大歷史事件的同時了解那個時代的氛圍和人們的心態,了解那個時代的精神。

茨威格在遺書中寫道:「在我自覺自愿、完全清醒地與人生訣別之前,還有最後一項任務殛需我去履行,那就是衷心感謝這個奇妙的國度--巴西,她如此友善、好客地給我和我的工作以憩息的場所。我對這個國家的熱愛與日俱增。與我操同一種語言的世界對我來說業已沉淪,我的精神故鄉歐羅巴 亦已自我毀滅,從此以後我更願意在此地重建我的生活。但是一個年逾六旬的人再度重新開始是需要特殊的力量的,而我的力量卻因常年無家可歸、浪跡天涯而消耗殆盡。所以我認為還不如及時不失尊嚴地結束我的生命為好。對我來說,腦力勞動是最純粹的快樂,個人自由是這個世界最崇高的財富。我向我所有的朋友致意!願他們經過這漫漫長夜還能看到旭日東升!而我這個過於性急的人要先他們而去了!」()

這本書被視為「永不過時之作」,曾經影響歐洲一代人。

這本書完成於1939-1940年,是他一生中最後的一部散文。1944年出版時,他已自盡於巴西逾兩年。茨威格1942年去世後,巴西總統下令為這位文學大師舉行國葬。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