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桃花扇讀後感

桃花扇讀後感(一)

千古嘆興亡,化作酒一壺。

誰記血桃花,空牖獨望北。

我讀完《桃花扇》後作詩一首,贊明朝奇女子李香君。我生平第一次寫詩讚人,贊的還是歷史名人,不足的地方太多,實在羞於展出。然而,正因為是第一次,所以才鼓起勇氣呈給楊子怡老師過目。

我小的時候便聽過秦淮八艷之一的李香君,但一直沒有深入地研究過她的生平。上海文藝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十月出版的《桃花扇》填補了這個小小遺憾。在這本書中,我被李香君的血濺白絹扇的崇高氣節所打動,被柳敬亭、蘇崑生的重義、愛國、堅貞所感染,被史可法的憂民愛國、捨生取義所震撼。在閱讀作品的過程中,我終於知道「桃花扇」原來是由李香君的鮮血點染而成,扇子本身的情深意重加上鮮血染就的堅貞不屈,成就了《桃花扇》的傳奇。

孔尚任老先生借李香君、侯方域二人的離合,寫對明王朝的興亡之感。全書用李、侯二人的愛情為線索,記敘了明朝末年江南地區的歷史,以細膩的筆觸把當時的儒士、優妓、愛國將領及奸宦佞臣躍然於紙上。孔老嘆興亡的同時,還借侯方域、史可法、左良玉等人表達出自己對明朝滅亡的思考,給歷史劇的創作帶來了新的活水,他的勇氣、他的膽識、他的創新之才令所有讀過他作品的讀者傾佩不已。

依據我個人的觀點,全書大致可分為三大部分:聽稗—修札;第二部分:投轅——沉江;第三部分:棲真—餘韻。我的劃分標準是:第一部分主要寫李香君、侯方域的愛情和復社文人的日常交往,穿插了很多的行酒令、諺語及風俗習慣的描寫,給人以輕鬆暢快之感。第二部分主要寫政局的風雲變幻以及人物的飄搖命運,這部分的主題思想是深深的國恨家仇和悽美的愛憎離別,給人以沉痛之感。第三部分記敘了主人公們逃亡至棲霞山後從此隱逸的經歷。我對這一部分有兩種感覺:一、孔老未能擺脫封建傳統思想的束縛,把象徵堅貞愛情的桃花扇借張薇之手毀掉並讓李、侯二人出家。這一情節讓關心二人愛情的我痛惜悲嘆。二、以蘇崑生、柳敬亭、老贊禮的閒敘興亡事作結尾,有著悠遠清淡的意境,又令我回味無窮。這一部分很複雜,值得進一步研究。

以上便是我初讀《桃花扇》後的感想。我相信在閱讀第二次的時候能夠對這些人物有更深一層的認識,能夠自行解開楊文驄到底是怎樣一個人物形象的疑惑,能夠真真正正地理解孔尚任的創作意圖。

桃花扇讀後感(二)

《桃花扇》是淒涼的傳奇,也是悲壯的史詩。「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它的主題的兩個層面是如此渾然融為一體——個人的命運和民族的命運、愛情的命運和文化的命運在此劇中就像血淚融合在一起了。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歡離合與民族的生死存亡如同兩串纓絡,以一白紗宮扇為結,難分難解;愛情的忠貞和民族的大義就像扇上的桃花,是血,亦是畫,糾纏出幻滅的悲劇命運。

明王朝三百年基業,於旦夕之間傾頹覆滅,留下整整一代知識分子的人生悲劇。典型的如吳梅村:「草間偷活」的悲慨,亦以墓碑上「詩人」二作結。即使劇中的男主人公侯方域,亦被-迫參加河北鄉試,雖然高中副榜後並未出仕,但是留人詬病,為當時義士所不齒。《桃花扇》傳奇是在清廷的高壓政治環境下為漢人宣洩家國巨變中的悲涼和幻滅所作,相信沒有人在讀完或者看完這一傳奇後會只為侯李的愛情悲劇所感,最濃重的情緒當依然寄托在劇終時道士撕扇時的棒喝:「國在哪裡?家在哪裡?君在哪裡?父在哪裡?」於是侯李的分入南北中修道,再不是奇變突出,而是命運使然,不得不如此。

可以說戲到此出,所有當時的觀眾,心中都充滿故國之思。所有人都在思索,這樣一個有忠臣義士死死護持的國家如何敗亡的呢?而他們所盡忠的那樣的統治者是如此不堪,像弘光帝登位後只是唱:「寡人登極御宇,將近一年,幸虧四鎮阻擋,流賊不能南下;雖有叛臣倡議欲立潞藩,昨已捕拿下獄。目今外侮不來,內患不生,正在口選淑女,冊立正宮,這也都算小事;只是聯獨享帝王之尊,無有聲色之奉,端居高拱,好不悶也。」所以大家苦苦堅持的君國大義又有什麼意義呢?尤其那些明朝遺民,或者漢民族的正統文化觀念根深蒂固的人,更在正反人物形象的對比中,看出了明王朝「三百年之基業,隳於何人,敗於何事,消於何年,歇於何地?」當明了這一「江山淪亡」、「輿圖換稿」的歷史悲劇的必然性之後,更加深了他們的人生幻滅之感。

最後《入道》一出中開始是道場致祭:「正壇設故明思宗烈皇帝之位;左壇設故明甲申殉難文臣之位;右壇設故明甲殉難武臣之位。」致祭篇幅之長占去此出大半,除去抒發神州陸沉之悲外,更要為侯李的愛情結局充分渲染國破家亡的悲涼氣氛,所以張道士撕扇擲地,厲聲喝斷兩人的互訴衷情時才有石破天驚之概,劇情到此,也才有雨收雲歇之效。然後在「白骨青灰長艾蕭,桃花扇底送南朝。不因重做興亡夢,兒女濃情何處消。」的歌聲中劇終。此出起於致祭之悲轉於重會之喜,結於入道之幻滅,波瀾奇崛而轉換自然,把觀眾的所有的情緒歸結到「回頭皆幻景」中的幻滅中去,此不符歷史的結局更能打動人心,方能收束全劇。

桃花扇讀後感(三)

《桃花扇》是清朝孔尚任所著的一部戲劇,通過侯方域與李香君的悲歡離合反映時代,映照興衰。在先聲中出場的古董先生曾言:「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實事實人,有憑有據」,說明了此書反映時代之真實。

《桃花扇》作為四大名劇之一,()除去其書的精彩超艷,在戲劇演繹中的改編創造也是讓其能傳播如此廣泛的原因。觀其書與戲的內容,大抵有以下區別:

第一,兩者在排序不同。書中與戲中安排的故事情節排序有所不同。戲曲中的《桃花扇》的開幕便是楊龍友帶領侯方域去見李香君的情節,等同於書中第五出「訪翠」與第六出「眠香」的內容。並且運用插敘的手法,侯方域回憶原來在書中第三出的「哄丁」——拒絕奸臣阮大鋮祭祀祖廟的情節,也突顯出「扇子清香」,引出桃花扇。這使戲劇編排簡單而流暢,不顯拖沓。

第二,兩者在唱詞方面的不同。隨著時代的發展,同時也是為了迎合更多的觀眾。戲劇中省略了大量的文言說詞,而是多了許多日常白話文的形式,讓觀眾明白,通俗易懂。

第三,突出線索。與書中情節有所區別的是,戲劇中十分注重突出線索——桃花扇。並且注重線索與情節的聯繫與結合。如一開始,便作為主角侯方域出場的重要道具,並且借問桃花扇價值,引出第三出的「哄丁」情節,其次侯方域回鄉時,桃花扇作為重要思戀侯方域的信物留在了李香君處,以此引出兩人天涯兩邊的對話。即便在最後,也是通過寫李香君不屈於權貴,不願改嫁,而撞柱留下的血跡而產生的桃花,點睛寫出桃花扇的命名緣由。

《桃花扇》在戲劇中為昆區,乃本源南戲。在觀看其戲劇演出時,不時感到有趣動人之處。如在唱詞上,語調「一波三折」,不時能聽到粵語之音。讓人感到無限韻味。又如在人物塑造上也頗生趣味。如主角侯方域為「白臉小生」,而奸角阮大鋮則是長鬚,濃重眼妝,讓人在目眩的演出場合中,一眼辨清人物,並認清忠奸。

無論是書中還是在戲劇中,《桃花扇》其完整波折的情節,鮮明的人物形象,仍然隨著時間的長河,經久不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