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請給我結果的讀後感

請給我結果的讀後感(一)

《請給我結果》這本書的標題也是它的主旨,五個字簡單明確並具有引導性,讀者一看題目便可以從點到面的聯想到「結果」的重要性,事實上,作者姜汝祥在書中總結「結果」是執行力的最佳反饋,二者應該互相作用,成為一場策劃,一支團隊乃至一個企業的兩大護法。

有趣的是,這本書打破了傳統,它的創新的程度是很高的。比如,我聽到過一句老話——「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過程論」在中國傳誦多年,時常用於形容比賽,也許是這句話流傳太廣太久,它難免在人的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於是就有人把它運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學習或工作。直到作者把他的「結果心態」進行開誠布公地討論,大多數人才意識到自己以往的行為有問題。比如很多人曾有這樣的心理——「我已經認真完成老師/經理布置給我的任務,至於結果怎麼樣我不管,反正我盡力了。」但在書的第一個章節,作者就已經拿出了一個態度——「不要任務,要結果」,在這個章節的第一個小節里,小張、小李和小王的例子就充分說明了問題,有些人可能是小王或小李,他們簡單地完成了總經理布置的任務,而沒有考慮結果,只有小張,除了報告毛皮數量、品質等情況外,還做了一些有價值的工作,有助於一個龐大複雜的項目良好地運行起來,小張的薪水比小王小李高,是因為他給了老闆一個結果,最好的結果。

這本書的第二個創新,是它對另一種觀念的革新。在第三章「行動決定結果」中作者說:「追求完美,那是執行的敵人。」這句話給我的印象很深刻,因為它與「三思而後行」等等人生哲理相悖,可見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已和某些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思維產生了分歧,為了追趕社會上先進企業的步伐,我們需要及時更新我們的觀念,不要做慢條斯理的蜜蜂,尤其千萬不要對橫衝直撞的蒼蠅不屑,因為它們才是生存下來的那一類。「0.1>0」,哪怕只做了0.1,總比原地不動好。本書第五章海爾公司的案例讓我驚訝,上述的兩種創新觀念對於我司來說可能目前還躺在紙上或在躍躍欲試者的腦袋裡,沒有真正的實施,但海爾公司的行動卻是切實有效的,2945塊玻璃上的兩個編碼,表現的不僅僅是那隻猴子——落實到每一個人身上的責任,更是在上的決策和在下的完美配合,所以,付諸行動從確認猴子開始,讓改革從紙上走到現實中來吧。

在我們公司的《員工職業化行為》中,「職業意識」的第七條正是「結果」,說明我們公司也掌握了結果意識,並十分認可它。首先,明確公司和員工是像買賣雙方一樣的交易關係,一個人能給公司提供多少價值,公司就會給予他相應的報酬,這種說法很現實但很準確;其次,了解結果和責任感的緊密關係,責任感引導和修正結果,優秀的公司懂得如何抓住每一隻猴子,有責任感的員工很優秀且要珍惜;最後,我希望更多地學習寫工作計畫和提高行動力,給公司的執行一個好的結果。

請給我結果的讀後感(二)

這是本通俗易懂的書,以寓言、案例、故事講述了一個鮮明的理論——追求結果。顛覆了人們慣有的一些理念,如:「追求完美」、「結果並不重要,關鍵是否盡力」、「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我盡力了」。書中所倡導的「給我結果」,正是我們缺乏的一種理念。

常常有這樣一種現象:某個事情出現了差錯,當事人會找出許許多多的理由,力求證明自己是如何的認真,賣力氣,但結果就這樣。「我是按照要求做的」、「我盡力了」、「我沒錯啊」。這是以自我為中心去考慮問題,並不去認真關注結果如何。以為哪是別人的事,上級的事。

「結果」不是單純的一個目標,一個工作目的,而是貫穿於我們整個工作的流程之中的。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環節,都有它的結果,這些結果的是與否,決定了我們總體目標這個大結果的是與否。每個人所負責的每項不同的工作,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結果。而在任何一個環節上出現問題(差的結果),都將會使我們的努力付之東流。正是所謂的「只有苦勞,沒有功勞」。豈不知勞而無功等於零。

做任何事情,都應關注結果,這是我們成功的關鍵。

請給我結果的讀後感(三)

讀了《請給我結果》一書,書中的內容給我很大的感悟。這本書非常好讀,更重要的是,告訴了我們一個看似簡單但意義深遠的道理:不要只完成任務,重要的是結果。

讀完這本書後,有幾個觀點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首先有這麼一段話:任何一個有執行力的員工,或者任何一個有志於成為企業家的員工,請記住一點,企業中存在各種問題,無論是老闆不懂管理,還是同事不配合,無論是產品質量有問題,還是市場不景氣,都不是你不提供結果、不創造價值的理由。你提供價值,只與你做一個職業化員工、與你未來做一個優秀的商人或企業家有關。還有書中還顛覆了常人津津樂道的某些觀念,諸如追求完美;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結果不重要,盡力就好;公司就是員工的家;等等。書中進而提出:所有虧損的企業,一定存在著無數剝削企業的員工;如果員工努力提供結果,而企業由於決策或管理導致虧損,這就意味著管理者在剝削員工;無論是老闆不懂管理,還是同事不配合,無論是產品質量有問題,還是市場不景氣,都不是你不提供結果、不創造價值的理由;衡量我們執行結果的,是結果而不是理由,無論多麼動聽的理由,都不可能改變執行的結果。這兩段話如清風拂面,把我頭腦中原來一些模糊混亂的概念理順了,更加明確了一個真正有責任心的人應該怎麼做。在日常工作中,一個普遍的現象是互相抱怨企業中的各種問題如何嚴重,抱怨這些問題如何影響了士氣、影響了效率、影響了工作質量,然後是這些問題自然就成了多數員工不努力工作的理由,好像「別人不認真工作所以我也只能不認真工作」成了很正常的邏輯,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正像這本書中所說的,企業的問題不是不努力工作的理由,一個真正具備職業精神的員工,不論在何種困境中都會做負責任的人,對工作負責對自己負責才是職業化員工的根本。

其次書中更加強調:成功人士與性格、心胸、知識,甚至民族、種族都沒有必然的聯繫,在他們身上,只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對自己強烈的責任感。也就是說,世界上所有的優秀人才,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對自己負責任。邱吉爾在牛津大學演講的三個成功秘訣是:第一決不放棄;第二決不、決不放棄;第三決不、決不、決不能放棄!多數時候,我們會碰到一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甚至我們認為不合理的任務,這時我們的反應可能是反感、排斥、質疑……因為要完成這項任務就意味著承擔一種責任。人本性中的自然傾向就是逃避責任,但所有要進步的人都必須通過責任的磨鍊,所有成功的人才,都是那些對自己有強烈責任感的人。責任來臨,別逃避,使我們痛苦的必使我們強大!只有對自己負起責任來,等待我們的才會是成功!()

最後還有一個8字經也給我很深的感想:認真第一、聰明第二。很多人都喜歡動點「聰明」的小腦筋,以為小聰明可以什麼事都搞定,所謂投機取巧,然而卻常常在關鍵時刻出現致命失誤、前功盡棄。有這麼一個比較,中國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可不論是在高新科技還是企業經營中都不如以做事認真著稱的日本人和德國人。可見只有在內心建立一個信念,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做事,才可能換來巨大的成功。一個真正認真負責的人,認真做事,執著一生!

讀完這本書,給我許多思考,回顧了一遍,又看到這句話:企業靠員工提供的結果生存,如果要造就一個強大的企業,那麼請先學會打造強大的員工!——反之,如果可以說員工是否強大和員工的生存也要靠企業提供的結果。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