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房龍地理的讀後感

房龍地理的讀後感(一)

《房龍地理》則是一本完全改變我們關於地理學的偏見的地理書。在這本書裡,地理學中必要的名詞和數據依然存在,但它們被賦予了一種感性的表達形式。更重要的是,這些名詞和數據不再是互不相關的一盤散沙,而成為息息相通的一個網路。它們不再是一種遠離人群的孤獨的存在,它們隨時和人聯繫一體。它們因染上了濃郁的人的氣息,而散發出勃勃生機。

房龍自稱他「打算把人放在舞台的正中」。他說:「我寧願把它稱之為一本研究人的書,研究人如何為自己和家人尋找食物、住所和娛樂,如何嘗試找到既能適合自己的背景,又可改變自己的自然環境的方法,以便獲得與其自身有限的力量相稱的舒適、強健和幸福。」房龍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於是,《房龍地理》的第一章,標題就是《生活在我們這個世界中的人》。以人為中心,以人為目標。作為一個堅定的人文主義者,精通地理的房龍意識到,「我們大家都是同一個星球上的夥伴,為了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的福祉,我們大家都要共同承擔責任」。

一本世界地理書必須介紹世界上的各個國家。《房龍地理》沒有讓自己在這方面留下空白。然而,房龍的介紹方式與眾不同。他首先突出的仍然是不同國家的人,並把這些國家的自然地理作為這些人的生存背景。這種方式使房龍獲得了一種饒有興味的獨特視角,各個國家的個性展露無遺。義大利:由於有理想的地理位置,只要有機會,能夠發揮海上強國和陸上強國的作用。比利時:由一紙條約建立的國家,什麼都不缺,唯獨缺少內部的和諧。瑞士:高山中的國家,有出色的學校,有說4種語言的團結的人民。丹麥:小國在某些方面勝過大國的實例。波蘭:經常被人看成是別人的走廊,現在才是個為自己服務的走廊。這種極富個性的概括語言,將吸引每個讀者到房龍的文字中神遊。

當然,對這些富於個性的國家和國民的介紹,房龍是不停留於淺嘗輒止的。他更樂意走進這些國家,傾聽這些國家心靈的聲音。他這樣概括法國:擁有它想要的一切的國家。進而,他這樣描繪法國人:「法國人不是多愁善感的空想家,而是非常理智非常踏實的現實主義者。他腳踏實地地站在這個地球。他知道他只能活一次,70歲是他所能期望的。因此,只要還活著,他就盡力使自己過得儘可能的舒適,決不浪費時間去想像美好的未來。如果這就是生活,就讓我們用最好的烹調方法來做哪怕是最差的食物吧。既然酒從耶穌基督時代起就被認為是真正的基督教徒的合適飲品,就讓我們釀最好的酒吧。」這樣的描述,不僅說明了法國舉世無雙的烹調和釀酒技術,而且傳達了法國人富於智慧又實事求是的人生哲學。現象和原因融於一體而被如此富於詩意的文字表達出來,這就是房龍令無數讀者迷戀的原因了。

在全書結尾,房龍借一小女孩的口問道:「不去旅行,學地理有什麼用?」我想,作為一本好的地理書,《房龍地理》引發的不僅是我們對地理學的興趣以及對我們生長於斯的地球的熱愛,進一步,它將喚起我們成為一個旅行家、航海家、甚至探險家的熱情和夢想。它擴大了我們的視野,開拓了我們的心胸,它激發起我們對更遼闊的宇宙,對未知世界的探尋。

房龍地理的讀後感(二)

《房龍地理》通過優美的文筆,深入淺出地將那些看似枯燥乏味的地理知識與人類的生活貫穿,地理和歷社在房龍這位美國著名人文主義文學大師筆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使人在掩卷之際有不一樣的啟迪和感受。整本書生動演繹了「人文地理」這一概念。

在瀏覽了目錄後,我腦海中有這樣幾個問題:希臘的興衰與地理環境有關嗎?人們說:歐洲是上帝的後花園,是上帝最眷戀的地方,那麼歐洲的地理環境有哪些特點?中國在房龍這位世界級的地理大師心目中是一個怎樣的位置?

在《第二十八章 中國》中,第一句話就是:「中國稱得上是泱泱大國」。看到這句話,心裡當然挺高興。但是隨後,書中寫的就是中國被世界各大國侵略、蹂躪的歷史。威海衛被英國占領,旅順被俄羅斯占領,隨後,日本又從俄國人手中搶來了旅順,德國也不甘示弱,侵占了青島港和膠州灣,到的八國聯軍,中國的歷史從未平坦過。在這一章中,房龍客觀地講述了中國被侵略的主要原因:在大清帝國統治時期,中國幾乎與世隔絕了,還盲目樂觀。房龍說:「所有試圖排外的國家最終只能誤國。」我很同意這個觀點,因為只有與世界交流、溝通、共同進步,才能成為真正的強國。文中還提到了孔子、孟子、老子的精神思想,並於西方文化以及基督教進行了對比。孔子、孟子、老子認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而基督教認為這種觀點太俗世化、物質化。房龍認為孔子、孟子、老子的思想與基督教相比有利有弊,我想,任何事物有好的一面,必定會有弊的一面。到了結尾部分,房龍寫道:「我無法預測中國在未來的10——15年中會出現什麼情況,但如果他們有朝一日趕上我們,那就請上帝憐憫我們吧!」這本書是20世紀三十年代寫的,我不得不說房龍的預測能力有多麼強,如今,中國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世界大國,我們不再是那個無限容忍歐洲列強的得寸進尺和政府的卑躬屈膝的弱小國家了,中國崛起了!

房龍地理的讀後感(三)

《房龍地理》這本書擴大了我們的視野,開拓了我們的心胸,它激發起我們對更遼闊的宇宙,對未知世界的探尋。

當我們閱讀這本書時,仿佛圍坐在一位一個世紀前的老者周圍,聽著他關於那個世界的歷史的碎念。出於對長者的尊重,我們並不會指出他在許多知識上的偏差,也不會因其老古董式的偏見而爭執;我們只是會心一笑,讓歷史成為歷史。

一個世紀的時間可以讓人覺得很久遠,久遠到我們對身邊世界的認知已非那時可比,而那時的見識於今甚至顯得有些可笑;而一個世紀的時間又可以讓人覺得很短暫,短暫到那時的警示在今天仍然沒有得到重視,那時的偏見在今天仍然泛濫,仿佛時間從來沒有向前。

不妨對人類作一個大膽的構想:舊愛社每一個人都是6英尺高,1.5英尺寬,1英尺厚,那麼只要用一個長、寬、高各半英里的巨型貨櫃就能夠像裝沙丁魚一樣,把所有的人口全部裝進去。聽起來似乎荒誕不經,但只要約加計算,就會發現這個答案是很精確的……

人類的貨櫃一路砸書碾石,從山崖上一直朝谷底滾落,隨著最後一聲巨響,人類撞進科羅拉多河的懷抱之中,貨櫃濺起一片極大的浪花。

一切復歸於沉寂,萬事如過眼雲煙。()

很快地,世界就會把墓穴中的沙丁人類遺忘掉,好像一且都從未發生過一樣。任由月圓月缺,而大峽谷將依舊永遠地與風雨相伴,與霜雪遊戲。

而在這個神秘秘的宇宙間,這個星球將繼續沿著它既定的軌道遨遊著。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