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成功勵志

想成為一個自信的人?記住這幾條。

現實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都最終指向於簡單的一點:你不夠自信。

有讀者問:「自己很自卑,甚至不敢當眾發言,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變得自信起來?」

我決定但拿出一篇文章,來跟大家聊聊自信的有效建立。

其實自信這事兒分為兩方面:一是怎麼讓別人覺得你是個自信的人,二是怎麼讓自己相信和接納自己。前者不是重點,我只用兩節來討論;後者才是核心,占的篇幅也稍多一些,大家也可以先碼後看。

老規矩,閒話不多講,乾貨奉上:

1、說話語速放緩,語調壓低。

首先要提醒大家的一點就是,講話時無論是傳達信息還是表露觀點,都請把你的語調壓低,語速放緩。

你覺得那些侃侃而談,嗓門高八度,爭辯起來額頭爆起青筋,話匣子一打開恨不得每分鐘掃射出千八百字的人很有自信嗎?

恰相反,很多情況下這正是一個人心裡沒底,不自信的表現。

有句老話說得好:缺什麼就愛吆喝什麼。窮人往往愛談錢,醜人天天秀美顏,矮子死盯人長短,自卑的人,表達觀點時無法沉著與坦然。

記得韓大爺小時候參加演講大賽,義憤填膺捶胸頓足使盡吃奶的力氣就差把一口老血噴出來了,結果只拿了個紀念獎……準備不足,欲蓋彌彰,用力太猛,過猶不及。

數年之後,一路走來,參加各種演講辯論大賽無數次後,心穩了,嘴也就穩了。大學期間再度登台時,輕鬆hold住全場,一點不誇張。思路清晰,抑揚頓挫,娓娓道來,遊刃有餘。

所以說,想要變得自信,先得學會講人味兒,說人話。恰如《浮誇》裡的一句歌詞:很不安怎麼去優雅。

2、觀點簡明有力,不閃爍其詞。

有讀者朋友發來簡信說他有這樣的疑惑:為什麼都是在公開場合發言,內容觀點什麼的也都差不多,為什麼有的人說出來就擲地有聲,換做自己就沒什麼大反響呢?

這就涉及到了關於語言表達的第二個應注意的方面:節奏。

在這裡提醒大家一點:在與人交談,尤其是公開場合發表個人觀點時,多用陳述句、肯定句,少用疑問詞和語氣詞。

我們很多小盆友比較細心,善解人意,談話時很注重對方感受,更不敢輕易對某一問題下斷言。每每到了觀點相悖的時刻,為了不使場面尷尬,也會用迂迴路線避開分歧點,甚至委曲求全,迎合起對方的思路。

這樣的做法偶爾為之會有些正面效果,長此以往,不免會讓對方覺得你沒有立場,你的話也就自然沒了分量。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人與人之間觀點對立是箇中性的現象,更不可怕,再正常不過。每當大家需要你給出建議或表達看法時,語氣上堅定些,態度上誠懇些,姿態上穩定些,模稜兩可的話少說些。

3、敢於接受別人對你的好與讚美。

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是這樣:別人誇你你也不要當真啊,人家說的是客套話。如果對方說你好呢,你就要打折再打折地聽,說你不好呢,你一定要多多注意。

於是乎,等一個個小盆友們長大成人後,每逢任何人對你說了一句:「哎,你這方面做得不錯啊,你可以試著在這方面多努力一下……」你仿佛見鬼一樣閃躲不及,立馬像條件反射似的對他們說:哪裡哪裡,差得遠差得遠,我不行我不行。並在心裡痛苦的提醒自己說:天啊,他不會想求我幫他辦什麼事吧……

等到別人但凡有意無意指出你哪裡做的還需改進時,你立馬五雷轟頂:OMG!完了完了,我是不是哪得罪他了?

談到這裡韓大爺眼淚都快下來了,對這部分小盆友表示無比心疼。

其實呢,大家不必對自己如此刻薄。中國父母受傳統觀念影響頗深,生怕孩子驕傲,有點成績就目中無人,你也可以把父母的警示當做一條底線,但注意,是底線,底線是一種常態下沒必要用,而且用了會很不恰當的東西……

鼓勵對於一個人自信的建立太重要了,一件事你做成了,別人誇讚你一句,你坦然接受完美吸收,腦子裡就會對這事倍兒親切,下次再做會更好,這就是良性循環。

反之,別人誇你你以為人家別有用心,沒等對方表態你自己先否決自己一萬次,一個是對方以後可能再也不敢信任你,畢竟你自己說你自己不行的,再一個你以後自己也不信自己了,惡性循環。

這裡套用一句男神吳彥祖的廣告詞:表揚,你值得擁有。

我經得起多大的詆毀,就受得起多大的讚美。

4、培養一個小愛好或一技之長,增強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21世紀什麼最珍貴?人才!怎麼才算人才?有不可替代性。

自信的人最富有什麼?存在感!如何增強存在感?有不可替代性。

什麼叫不可替代性呢?顧名思義,就是說,你有自己的一技之長,哪怕是洗衣做飯吹口哨,乃至搓痲將。

中國教育模式下培養出的我們,同質化現象很嚴重。從小就被告誡品學兼優,全面發展,不能片刻,要做全才。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味地要求自己什麼都行,從另一個角度看你也就是什麼都不突出。

走向社會後你會發現,寡頭競爭不僅存在於企業之間,更存在於個體與個體之間。千招會不敵一招鮮,誰能把自己的閃光處延伸到極致,誰就能走得更遠。

更重要的是,培養一個某方面的特長,往往能增強你的存在感。這方面的特長,可以是技能上的,也可以是性格乃至人品上的。你某方面比較突出,你這個個體對其他的個體來講就是有價值的,有價值,意味著你會被需要。

而我們常說的自信,不是一紙空談,自信落到實處是什麼?恰恰是擁有一種被人需要感覺。大家都需要你,大家自然都相信你,大家支持你,你也會越來越相信自己。

5、多讀書、多與人聊天、多看電影。

導致一個人缺乏自信,內心充滿自卑情緒的,還有一個繞不開的原因:眼界。為什麼這麼說呢?人生存與現實社會,往往會有意識地選取參照,自己拿不準,喜歡左右比較。比較伴隨著你會看到你與他人的差異,這種差異會讓你感到不安,把差異當差距。

但比較還會帶來相似,這種相似會讓你感到欣慰,原來我們都一樣。所以說,既然自卑源自於一定範圍內的比較,那克服自卑,獲取自信的辦法不是封閉自己,消滅比較,恰相反,你應當將視線無限延展擴大化,放開比較面,眼界開闊了,自然就會發現還有與你相同的東西,整個人自然就自信了。

打個比方,假如你出生起整天悶在家中足不出戶,你發現自己的體毛很多,你心裡不會覺得有什麼所謂,畢竟你沒有參照。但這時突然把你放在一個公共浴池,你發現身邊的三五十人里,大家都沒體毛,只有你有。你這時不免會產生自卑情緒。

這個時候怎麼辦?對著鏡子給自己一個大大的微笑就能解決心理障礙嗎?太坑爹。這時最好的辦法是把你放在老美的陽光海岸沙灘上,你豁然發現:臥槽,原來人人都有體毛,有的比我還多,而且貌似他們還都很喜歡!

這時的你,不用人幫,自己就坦然了。整個過程從全不知,到半知半解,最終達到了全知。更多精彩請關注微信號xinlingba

所以建議大家,如果你發覺自己很不自信了,沒有關係,有可能你現在正深陷於中間的半知狀態,那就繼續勇敢地往前走,通過閱讀量的積累,實踐經歷的豐富,與人交談的加深,你自然就會慢慢過渡到臨近全知的狀態,那時你心中沒有自卑,有的是敬畏。

6、用生理影響心理。

中國有句古話:心病還需心藥醫。西方早期的心理學研究,也是將生理與心理分開來看。然而近年來學者們日漸發現:人的心理狀況與外在因素往往密不可分,很多情況下,甚至是身體決定腦子。

你是否有這樣的體驗:生活中那些脾氣差,情緒起伏不定的人,往往健康狀況都不太好,或者說,他們的身體處於亞健康的狀態;而那些比較愛運動,新陳代謝狀況很nice的人,往往活潑開朗,心裡反倒沒那麼多破事兒。

縱向比較也是這樣,比如:你在一個氧氣充足,生態宜人的環境下與戀人吵嘴,跟你在屋子裡憋了一整天,皮膚乾燥頭髮分叉的情況下與戀人吵嘴,過程與結局都大相逕庭。前種狀態下你嘻嘻哈哈不當個事兒,後者狀態下你可能狂躁不堪甚至會動分手的念頭。

所以說,道法自然,內外一體,想讓自己變得自信起來,不僅要注意修身養性,更要把外在的干擾因素一網打盡。

在這裡建議大家:自己平時多注意衛生與健康,養成整理物品打掃房間的好習慣,為自己營造舒心平和的小環境。平時不要吝惜一分一毛,多逛店,省下點口糧錢給自己添置些新衣。

與人打交道時面帶微笑,當然也不必滿口大牙,牽起嘴角就好。走路時昂首挺胸,目視前方,不畏懼與他人的目光交流,舉止穩健優雅,保持情緒穩定。

這些看似無關大雅的細節,卻能發揮出神奇的蝴蝶效應,讓你的自信建設歷程水到渠成,如虎添翼。

7、坦然面對自卑,試著看透旁人,試著接納自己。

我從不覺得一個人自卑有什麼可恥,相反,那些自卑的人往往自尊心較強,對自己要求也更高,太高,達不到,達不到,忘不掉,忘不掉,就總覺得是自己不夠好。

其實,很多的問題,不光是你一個人的問題。大可以嘗試一下那些你心中頂禮膜拜的大牛級人物,他們上茅廁時不也是蹲著或坐著嗎?難不成會飛起來?他們也有家長里短,苦不堪言,並不比你特殊多少。太白先生的一句話真是亙古

真理:天生我才必有用。每個人都是普通又特殊的生命個體,你既然存於世上,必有你存留的原因。

很多書裡面都教育我們要接納旁人,但很少有人拍拍肩膀勸你一句:坦然接受自己吧,接受這樣不完美的、有些小缺點的、但同樣有血有肉,有上進心有變好欲的自己。

很多人做的很多事,你覺得很牛,遙不可及,但只要你勇敢地去做一些你害怕的事,從一個小勝利走向另一個小勝利,你終會發現:都是兩個肩膀扛著一個腦袋,沒什麼了不起。

也許你現在有很多缺點,甚至是缺陷,那就有則改之,人力無法消滅的東西,那就任他去。

你在地球上溜達的這幾十年,可不是給別人看的。從頭到尾陪你走完的,也就只有你自己。你是你自己最貼心的靈魂小伴侶,你常常對你的小伴侶說:「嘿,你好噁心,我瞧不起你。」很蠢的,不是嗎?

結語:

今天跟大家聊了聊關於如何建立自信的問題,希望對大家日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為了避免知易行難的狀況出現,今天提的建議都比較具體可行。

其實,一個人自信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當然,它也並不難。只要你順著這幾條建議的思路去做去想問題,天長日久,隨著你閱歷的不斷累積,一份雷打不動的淡定與自信終將屬於你。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