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教書匠讀後感

教書匠讀後感(一)

在拿到《教書匠》這本書時,就被書名所吸引了,因為之前聽過有一本書叫《不做教書匠》,而今天這本是“教書匠”,我倒想看看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教書匠”的人生,於是馬上迫不及待的打開看了起來,一口氣看完第一節內容,雖只看了一小節,但還是很有感觸地。

我從小的理想就是長大做教師,當師範畢業踏上這個工作崗位後,就想不但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教會他們做人的道理。然而,面對的是一群不知煩惱、有的甚至不懂得如何尊重老師的孩子,有時覺得自己所付出的得不到半點回報,或者說付出遠遠多於回報。有好多次我都覺得自己迷失了方向,不知該何去何從。慢慢的,也變得沒有原來那么有耐性了。但在看完短短的第一小節後,我突然覺得自己還是很幸運,我在想如果拿我自己在工作中所碰到的困難來跟書里的主人公所經歷的來比,那簡直是連個零頭也算不上,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啦!這樣一想,突然覺得眼前豁然開朗了許多。

再往下看,就越發覺得這位邁考特先生是位非常有思想的教書匠。他當時的一些所謂理想化的教學思想跟我們現在新課改有相似之處,不是讓孩子死記硬背那些枯燥的拼寫和規則,而是啟發孩子學到知識並鍛鍊其創新精神。例如,他在教授創造性寫作時,他居然讓學生帶菜譜來讀,後來更是讓學生髮揮所長,帶各種樂器來伴奏,把菜譜唱出來不但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快樂,而且讓他們擴大了辭彙量,認識了很多先前都不知道的單詞以及拼寫,從而獲得啟發,去思考更多深入的問題,寫出發人深省的文章。在書中,他為我們老師提供了很多的案例和教育教學中的啟示,他鼓勵老師要勇敢地面對各種各樣的學生,作為教師應該帶著正氣、帶著吸引力、帶著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走進教室。他用那顆火熱的心,讓愛的種子播撒在每個學生的心田,從而教育他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邁考特先生走上教書這條崗位,三十年在教學這條路上一步一步並不容易的走了過來,儘管我們沒有面對相同的學生,相同的教育環境,但課堂從本質上來說卻是一樣的。我有一些感同身受的地方。

作為老師,你不能只有書本上的知識,照本宣科,一定要有自己的經歷,或者是人生經驗,他們不需要你重複書上已經有的文字。他們能閱讀和思考,他們需要的是你的觀點。

每個班都有自己的特質,當你找到適合他們的方式時,回報你的是他們對你的喜歡,你也能從中得到很多幸福,並且開始熱愛工作,我真實體會到過這樣的感覺。當我覺得自己心情舒暢面對他們,並且喜歡他們的時候,我能感受到他們對我的好。

如果你在乎學生對你課堂,對你人品的看法,你就得注意自己的言行,絕對不能對著他們大面積的咆哮,否則就象作者說的,如果你咆哮和厲聲責罵,你會失去他們,他們會用沉默還擊,他們會對你怒目而視,他們會用一種最不情願的,厭煩的厭惡的態度對待你的課堂,他們的眼睛會對你充滿蔑視和仇恨,他們對你充滿敵意,那時候你就完了,你的課堂將無法進行下去,絕對不能讓整個班級和你形成對立。這種情況是最可怕的結局,即使當你忍無可忍,不得不責罵和咆哮時,也要讓他們明白你的用意,讓他們認識到錯誤。

如果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光有知識是不夠的,你還要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讓他們對你的問題感興趣。讓他們明白自己是當事人而不是旁觀者。

教書匠,應該這樣理解,“教”就是教育,“書”代表所教知識,“教書”就是在教授知識的過程中,讓孩子體驗生活,體驗快樂,從而教育他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而教書匠就是執行教書育人這個過程的人。一名優秀的教書匠,不但要看你所教班級的成績,還要看你是否能把學習的能力和正確的為人處世的態度植進學生的心裡,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我想有了點點收穫,我會更加認真拜讀這本書的,而且我會把我的“感動”化成有效的“行動”的。

教書匠讀後感(二)

“在開始教書的前兩天,我兩度差點被開除,此外,我三十年的職業生涯毫無引人注目之處。我常常拿不準自己是否應該做教師。後來,我想知道,自己是如何做了那么久。我只是個教書匠。”——弗蘭克·邁考特

篇首的題語摘自《教書匠》一書的篇首,最初讀到這段文字時,我心裡毫無任何想法,只是覺得作者的文字毫無引人入勝之處,完全不像書本封面的宣傳語說的“世界上最偉大的教書匠,普利茲獎得主”那般能夠抓住讀者的眼球,使人有一口氣讀完的衝動。一度想把它棄掉,決定不再讀下去。該書是我在看《史航讀書》這個節目時,聽到主持人推薦的一本書,隨即將其買來,打算好好讀一遍,因為我也是一名教師,還算不上教書匠。只是沒成想剛開到篇首,就覺得作者的文字這般質樸,貌似也無引人入勝的地方,只是耐不住寂寞,加上自己喜歡看書,就帶著雞肋的心情堅持讀了下去,當讀完整本書時,完全被作者30多年來的苦澀與甘甜所感動,回頭再去看這段話時,覺得作者能夠堅持毫無引人注目的三十年教育生涯,能夠天天同那些頑劣不馴,調皮搗蛋的孩子周旋三十年,真是不容易,不由得佩服作者的不平凡的閃光,最終成就了他事業的偉大。前兩天和一名同事在去食堂的路途中聊天,談到我們要做35年的教師,就不由得心裡唏噓,我手執教鞭才剛滿一年,還有30多年的時光在等待著我,幸好,相比邁考特先生教育的學生,我們學校的孩子充滿靈性,而且由於家教良好,在此之前都是一等一的好孩子,我就覺得心裡非常高興,由此前提,難道還會去為自己將後要做的事情心生畏懼而躊躇不前嗎?想到這裡,心裡不由的一笑,是啊,一年過去了,想起自己所帶班級的孩子,想起自己管理班級過程中的嚴苛與溫馨,隨即內心有了一個決定,也許我也會像邁考特先生一樣,把今後三十年的瑣屑小事串起來,編織一串美麗的珍珠,也許年老之時,那將是自己生命中最珍貴的禮物。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懷著教育的夢想登上三尺講台的,也不是所有的教育者在工作伊始就洋溢著奉獻的熱情。但是,只有你從中找到了快樂,體會了教育本身背後的亮色,敞開心扉去擁抱學生,那才是你真正明白教育真諦的時候。

“有那么些日子,我希望從這走出去。使勁關上身後的門,讓校長自己來幹這份該死的工作。”——弗蘭克·邁考特

當我們站在三尺講台,我們內心深處往往有著美好的期待。我們渴望與孩子們心與心的溝通,靈魂與靈魂的碰撞;我們渴望看到他們會心的微笑,會意的點頭;我們希望聽到熱烈的討論,爭先恐後的搶答……總之,我們急迫的想要感受他們在課堂上的活躍與熱情。毫無疑問,我們渴望被肯定。有的時候,我們更加貪婪,甚至渴望鮮花與掌聲,渴望仰慕與推崇……然而,理想與現實之間永遠有忽略不掉的距離。就像費蘭克﹒邁考特說的那樣“你要謹慎小心,老師,不要讓自己成為難題,他們會把你撂倒。”教書是一門藝術,不是體力活。我反覆記著入職之初學校安排的培訓過程中,培訓老師所講過的這句話。的確如此,如果你沒有真正體會過教書生涯,是無法感受這句話的魅力的。曾經一度在選擇教育行業之時,覺得教書很簡單,像家庭教師那樣,告訴他答案的過程;像灌腸師傅那般,把各種食料調味品一股腦兒全部灌進要製作的灌腸中;像放鴨倌一樣,無論他上不上架,全部把他趕上去,即使雞飛狗跳,也在所不惜。真正的當自己手執教鞭站在講台的時候,才發現事實和自己原本想像的完全不一樣。學生有渴望獲取知識的心理,也有質疑老師聲音的逆反,無論你是順毛理還是逆鱗刮都不能達到自己預期的效果,教書還真就是一門藝術,連技巧這個字眼都覺得無法表達這一行。我們的教學少了幾分精緻與儒雅,而更多的則是瑣碎與嘈雜,甚至是聲嘶力竭與歇斯底里,他們架空了我們美好的想像,我們如此狼狽不堪。如果你僅僅是亦步亦趨,頭疼醫頭,腳疼醫腳,也許你會在“三十歲之前就會頭髮花白”,也許你會深深感受到職業倦怠帶給你的失意與不滿,也許你有一天會這樣感嘆,“天吶,我這么會去做了一名教師?”然而從我們選擇成為一名老師的時候,你的命運就已注定,你要把這份工作做好,所以你要學會去藝術地處理,智慧地勝任。

“一個人如何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在注定孤獨無處憑依的的靈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發出自己的聲音……”——弗蘭克·邁考特

讀到這段文字時,非常有感觸。現在的社會很是浮躁,我們許多人都有著急功近利的思想,同行的攀比,周圍人的關注都會使我們的內心染上灰塵。在這樣的現實里,你如何堅守夢想,如何耐住寂寞,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去調試自己的工作心理,去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對於我們年輕人來說,對於我們今後將繼續教育的青年人來說意義重大。而文章中弗蘭克很好地詮釋了這一含義。他被評為“全美最佳教師”。他靠的是勇氣,智慧,恆心,還有——持久而深沉的愛。的確,置身教學生活中。我們沒有辦法不被感動。從某種程度來說,我們被孩子們征服。我們抗拒不了他們純真無暇的眼神,向善若水的心靈,誠實勇敢的品質……之於他們,這一切似乎與生俱來,在他們身上自然地流淌,不得不讓人賞心悅目,沁人心脾。我想這應該就是“生命的饋贈”吧。於是,我們應該去用畢生的精力,去呵護這群可愛的天使,去扞衛他們身上承載著的這份厚重的“生命的饋贈”,去挖掘他們身上無盡的潛能……於是,在教學中,我突然意識到,教育就是生活本身,徜徉其中,且歌且舞地前行。

“我將一路前行”——弗蘭克·邁考特

這是很喜歡的一句話,我將一路前行,我將去堅守這份事業。或許,當孩子們漸漸長大,我們在他們的記憶里越來越模糊,直至成為一個微不足道的點。又或許,他們從來也不會記起,在夢想啟程的地方,曾經有過我們。但是,我們依然在,而且將一路前行。因為那裡,有我們最堅固的位置,和來自心底的聲音。這或許不是我們最初的期待,卻漸漸成為我們內心的堅守,在這裡,我們站穩了腳跟。

教書匠讀後感(三)

《教書匠》以一個個生動的故事,用辛辣詼諧的文字,回顧作者30載從教生涯的苦澀與甘甜,講述令人過目難忘的精彩人生。作者從不吝惜對自己的嘲諷,從不否認與學生似敵似友的關係,對規則和權威從骨子裡透出蔑視,幽默和善良也從未在生命中缺席。他從不向學生灌輸什麼,而是在春風化雨問教會了他們唱自己的歌、跳自己的舞、講自己的故事……

本書為普利茲獎得主弗蘭克·邁考特繼《安琪拉的灰燼》後的最新力作,以不動聲色、辛辣詼諧的文字,講述了一個偉大的教書匠從教30年的苦澀與甘甜。

走上講台的第一天,童年受盡飢餓折磨的邁考特,將學生擲落在地的三明治撿起並吃下,結果令路過的校長大為光火;第二天,他又因出言不慎,招致眾多家長的投訴。但邁考特真誠而執著地擁抱學生,與學生分享他的人生故事,將自己作為學生成長的最好素材……這個本來似乎糟糕透頂的教書匠,終於贏得學生們發自內心的尊重,20年後,成為美國“最佳教師”。

教書匠,需要把心思用到精巧。獨創性的運用精巧的心思叫做“匠心獨運”。匠心是指巧妙的心思。教書匠也該具有教書的“匠心”,具有教書的巧妙的心思。做到這一點談何容易,我們能不能認真研究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儘管有課程專家反對“滲透”的說法),來解決德育的漂浮、空洞、膚淺等問題?我們能不能努力發現學科教學中難以落實的教育目標,研究其形成原因、解決方案並用教育教學實踐加以證明?我們能不能細心探討研究性學習、探究式學習等先進的學習方式,並在我們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合理運用?我們能不能精心設計和實施教育信息化,使之與學科教學整合,讓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現代化?這樣一來,別人想不通的問題我們想通了,別人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們解決了,別人難以做到的我們做到了,別人做不成的事情我們做成了,別人墨守成規的時候我們已經有所創新,那么,我們就有了精巧的心思,我們就先人一步、勝人一籌了。

教書匠,需要把技術練到純青。相傳道家煉丹,到爐子裡的火發出純青色的火焰的時候,丹就煉成功了。後來人們就用“爐火純青”來比喻學問、技術或辦事達到純熟完美的地步。教育教學更是這樣,因為教育教學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是生動活潑、正在發展的人,把學生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沒有爐火純青的教育教學技術怎么能行呢?我們的教育教學手段掌握得是否純熟?我們的教育教學環節把握得是否精當?我們的師生互動展開得是否恰如其分?我們的課後輔導、作業安排得是否恰當?我們的課堂用語是否生動有趣,我們的教學過程是否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我們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是否能夠滿足自己的教育教學要求?教學基本功是一項常規的、實用的、必須過硬的教書匠的工夫,而這樣的工夫非要達到爐火純青不可。

教書匠,需要把小事做到極至。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說過:“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教書無小事,事事為育人。教書是為了育人,教書的本質是育人。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育人,從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做起。把每一個細節都做好了,教育也就成功了。“全國十傑師德標兵”、南京市五里行知國小校長楊瑞清說過,“把小事做到極至便是大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校長何曉文說,校長,應該是一個具有理性思考的實踐工作者。

我想,基層教師,也應該是具備了新的教育理念的“教書匠”。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