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顧城作品讀後感

顧城作品讀後感(一)

顧城,也算是個偉大詩人了,但是他卻和很多偉人一樣,自我拿著生命的花瓶,摔在了地上。

他的詩集第一篇,我最喜歡,孩子與母親,母親和孩子,孩子犯了錯,母親從不手軟,孩子有困難,母親從不袖手旁觀,這首詩,那麼輕盈、樂觀。但是我完全想像不到,他卻殺了自我的妻子,自我又自殺身亡。也許他事業受挫,也許是不受關注,更也許是沒能擺脫陰影,但是,他為什麼不能把他詩中樂觀開

朗的精神帶到生活中,這樣一顆文學明星也許就不會熄滅,繼續放射明亮的光芒,照亮黑暗的人間。

再想想我們自我,我們也許也沒有把自我寫東西的情感,真用在生活中,偉大永遠是口頭禪,文章中寫得驚天地、泣鬼神的感情生活卻很難做到,何不從此刻開始,打開心扉,吸取自我所產生的精華,不再是紙上談兵,而是實兵演練,所有人都做個「偉大的人」。

顧城作品讀後感(二)

很早就買過顧城的詩集,印象里的是人應該是執著於「黑暗的夜給了我黑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的朦朧詩人。他就像一個純粹的藝術家,將心中那些倏忽而至的意象與色彩轉化為飄忽、絢麗的詩句,童話般明媚,還帶著些許憂傷。我始終記著形容他的那句話:「當代僅有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說的很矯情,卻又很妥帖。

大眾印象里的顧城總是戴著一頂用褲腿改造成的帽子,為什麼呢?按照他的解釋,是為了避免塵世污染了他的思想。因為他的靈魂告訴我們,他的詩歌告訴我們,他眼中的世界總會蒙上一層層薄薄的灰塵,而他的高潔卻是與生俱來的。拿頂帽子,讓他遠離了世界,也親近了世界。

顧城作品讀後感(三)

在我的印象里詩人的情感是非常豐富的,並且也是多愁善感的。有一種「羅紗輕遮伊人面,眼目含情似無情。櫻唇欲語又還羞,婷婷裊裊似煙飛。」的神秘氣質。

顧城也不例外,可能有很多人都會問:「他為什麼走到哪兒都會帶著一頂帽子?」顧城的帽子是用他的一條牛仔褲的褲腿做的, 在訪談錄中張穗子也曾問過顧城:"為什麼你無論在什麼地方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永遠戴著這頂帽子?" 顧城說:"當我完全不在意這個世界對我的看法時,我就戴著這頂帽子,也就是說,我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不過這頂帽子確實是我和外界世界的一個邊界,戴著它給我一種安全感。它像我的家。戴著帽子我就可以在我的家裡走遍天下。"這是為了避免塵世污染的思想,也是想保持自己有一顆純潔,乾淨的心。

一首《遠和近》最觸動我的心靈。雖然只有短短的兩段,簡簡單單的兩個表示距離的用詞,卻能確切地表達出,人心與人心之間的距離,和社會的現狀。就如作者所說:「這首詩很像攝影中的推拉鏡頭……」在實際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要比人與雲之間的距離要近很多,但卻是」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可見人心與人心之間的戒備,信任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現在的人們都是為了利益拼搏,自私得甚至不惜傷害身邊的人,原本一顆單純,懂得信任的心,在鏡頭的推拉中,漸漸地,越來越模糊,越來越扭曲,甚至失去了當初的模樣。信任已無存,何來單純?就像一塊純潔無暇的碧玉,在戰

火紛飛的戰場,被摔得支離破碎,又被煙燻得烏黑,變得一文不值。戒備心也是如此恐怖:它帶走了人性的美,帶來了人性的惡;它帶走了純潔的友誼,帶來了笑裡藏刀;它也代替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苦短,每天如此勾心鬥角,不如快快樂樂的過,多去為別人著想著想,收穫心靈的快樂,這也不嘗是給自己最大的回報。

人心與人心之間的距離遙遠,但「你看雲時很近」。這雲代表的是大自然,可見人們對大自然的喜愛,對大自然的熱戀,對大自然的崇敬。大自然的鳥語花香,可以使人拋開一切凡塵俗世的雜念,來淨化心靈的聖地,它可以讓你敞開心扉,大聲傾訴自己的心聲與難以說出口的苦衷。站在原地,讓鳥兒的歌聲來安撫你的心靈,把疲憊的雙腳伸進涼爽的清泉,撫平浮躁的心,微風帶來一陣陣花朵的清香,時刻圍繞著周圍,就像一片片柔軟的花瓣,輕輕地落在身上,盡情的把自己融入大自然,放鬆心情,這世界就與你無關了。()

《一代人》是一首膾炙人口的詩:「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這是一種對黑暗的抗衡,對光明的渴望。黑暗想要吞噬光明——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但這黑暗反而激起眼睛要尋找光明的渴望這是一種叛逆,這是一種反抗,對光明的嚮往。黑暗與光明的對立,可見顧城的清澈,純淨的心,是一種與生俱來,也是對心靈上的光明的憧憬,就像泥土對水分的憧憬;就像花朵對陽光的憧憬;就像大人們對童真的憧憬。

塵世紛雜,便多給自己留一席清淨之地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