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悲慘世界讀後感2000

悲慘世界讀後感2000(一)

《悲慘世界》作者維克多·雨果(Victor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國浪漫主義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代表作家,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

1848年6月,巴黎人民舉行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成立了共和國。開始雨果對革命並不理解,但當大資產階級陰謀消滅共和國時,雨果卻成了一個堅定的共和主義者。1851年12月,路易?波拿巴發動政變,雨果參加了共和黨人組織的反政變起義。路易?波拿巴上台後建立了法蘭西第二帝國。他實行恐怖政策,對反抗者無情鎮壓。雨果也遭到迫害,不得不流亡國外。流亡期間,雨果一直堅持對拿破崙三世的鬥爭,他寫政治諷刺小冊子和政治諷刺詩,猛烈抨擊拿破崙三世的獨裁統治。《悲慘世界》也就是在這個時期誕生的。

《悲慘世界》是雨果最重要的長篇小說,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傑作。這是一部以現實主義為基調的浪漫主義傑作。以宏偉的篇幅、磅礴的氣勢、深刻的內容,探討了一系列社會問題,被譽為「社會史詩」。作品集中地體現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悲慘世界》不僅在法國,而且在國外,都受到極高的評價。列夫?托爾斯泰認為它是法國當時最優秀的作品。高爾基曾這樣讚美雨果:「作為一個講壇和詩人,他像暴風一樣轟響在世界上,喚醒人心靈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他教導一切人愛生活、美、真理和法蘭西。」

小說篇幅浩大,共5部。本文故事梗概為:主人公冉阿讓是貧農出身的工人,一直幫助姐姐養活7個孩子,因饑寒交迫,偷了塊麵包而被判苦役,多次越獄,又被加重處罰。出獄後,在米里哀主教感化下,立志從善,改名換姓,經營工業,促進小城的繁榮,贏得當地人的推崇,當上市長。為了解救被誤認的無辜者,毅然自首,再度入獄。為了實踐自己對被遺棄而死於貧困的女工芳汀的諾言,逃離監獄,收養她的女兒珂賽特,隱居巴黎。珂賽特長大後,與馬利尤斯相愛。馬利尤斯參加1832年起義,起義失敗時身負重傷,被冉阿讓冒著生命危險救出。最終長期追捕冉阿讓的警長沙威面對多年捨己為人的人格力量,精神發生崩潰。珂賽特和馬呂斯結婚了,年輕人非常幸福。冉阿讓一個人過著孤獨的日子,最後他死在了珂賽特的懷裡。

其實在當今社會也不乏有一些為了眼前利益而不擇手段的卑鄙小人。如一些憑藉職權貪污受賄者;在重大賽事中為得到好成績而服用興奮劑者;還有小到考試作弊者…任何刻意的偽裝都將被識破,虛偽不可能永久。另一種則無論什麼情況都能永保光明、善良、寬容的高尚情操的人。洗新革面後的冉阿讓變得寬大、善良因而感化了冷酷、固執,曾一味追捕他的警長沙威。我再一次被人性的巨大力量震憾。願我們身邊多一些主教般光明的使者,有更多人能加入到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隊伍中來。社會需要這樣

《悲慘世界》首先,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尖銳矛盾和貧富懸殊,描寫了下層人民的痛苦命運,提出了當時社會的三個迫切問題:「貧窮使男子潦倒,飢餓使婦女墮落,黑暗使兒童羸弱,」。

其次,譴責了資產階級的法律,指出資產階級現存法律是低級法律,只會使罪犯重複犯罪,而且資產階級的法律是反對窮人的,僅靠嚴厲的懲罰去消滅罪惡,不但達不到目的,反而會使一個想翻身的人繼續墮落,會使犯罪加劇。而人道主義才是高級法律,它能使罪犯棄惡從善、終止犯罪只有饒恕、仁愛才是高級的法律,才能拯救人的靈魂,從根本上消除罪惡,因而被雨果視為改造社會的重要途徑。作品中的米里哀主教就是這種高級法律的體現。冉阿讓在他的感化下也以仁愛對待他人,有許多的善舉和英雄行為。冉阿讓的以德報怨,也最終使沙威「人性」復活,最後精神崩潰而投河自殺。

再次,作者以酣暢淋漓的濃墨重彩描繪了共和黨人起義,塑造了一系列共和黨人的英雄形象。他們雖然都英勇地犧牲了,但是他們身上為人民而戰的精神卻永遠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體現了其人道主義。

本文主人公冉阿讓,開始由一名囚犯變成市長,就是由於他偷了一個牧師的貴金屬器皿,而牧師卻大方的原諒了他,這使他很感動,從而思想上有了改變。然後他有廣泛向別人施善,救了很多處於困難中的人,特別是幫助一個妓女,還收養了她的女兒,並象自己的女兒一樣對待她。為了一個精神失常人的生命,不惜放棄自己的地位,身份,依然承認自己就是冉阿讓,這讓我十分感動,為他的崇高修養而感動,這其中也體現了基督教教意的感化作用。最後,當女兒嫁人,自己失去了精神支柱時,仍然愛著她,甚至連自己的女兒也背叛自己時,還在一次戰爭中不顧自己年邁體弱,救了女婿的生命。冉阿讓的一生證明了內心修養的重要性,善最終會戰勝惡的。願我們身邊多一些主教般光明的使者,有更多人能加入到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隊伍中來。

社會需要這樣的人,世界需要這樣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造我們的生活,創造出一個善良、和睦、光明的世界!文中講到冉阿讓雖然後來盡全力去幫助別人,想用多做一些好事來彌補自己從前所犯下的罪,但是人們知道他從前是個苦役犯後,都不接受他的好意,在人們眼裡它還是個十惡不赦的壞人。可是冉阿讓並不介意,仍然懷著那的善良的心去幫助別人。最終他還是悽慘的死去了,這充分體現出當時的社會是多麼不公平,難道一個人犯了錯,永遠都不會改了嗎?我們要相信「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要以一顆真誠的心去對待所有人,要相信他人,這樣你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如果你心懷叵測,那你永遠都得不到別人的信任,只會受到猜疑、冷落。要勇於奉獻,要以幫助人為樂趣,要熱情待人,這樣,你才會受歡迎。他在經歷了人生中的種種磨難之後,從一個罪惡的人變成了一個社會有用之才,造福社會的人才,從而得到了人們的尊敬。冉阿讓後來的成功歸功於他對待困難與磨難的態度,這個非常值得我們向他學習

悲慘世界讀後感2000(二)

大概上中學時就聽說過世界名著《悲慘世界》,這部名著向我們比較全面地展示了100多年前法國 底層人民悲慘的生活畫卷,催人淚下,發人深省。

主人公冉阿讓是一個勤勞而窮苦的老實人,因不忍外甥和外甥女挨餓偷了一塊麵包,居然被判5年刑;獄中因擔心寡姐一家生活無著而多次越獄,被加刑至19年。長期的牢獄迫害使他產生了報復社會的思想。出獄後就偷了好心留他宿的米里哀主教的銀器,還強占了一個小孩子的錢。而主教不僅沒告發他,反而又送他一對銀燭台,還勸他以德報怨,廣濟厚施。

在主教的教誨下,冉阿讓被殘害多年的善心萌發,脫胎換骨。流浪到一個城市後,由於他對一項技術的革新,發了大財,建了工廠。發財後,一心一意周濟 窮人,受到廣泛好評,被提拔為市長。一個可憐的小女孩珂賽特的母親芳汀,因為失去工作,養不起孩子,被迫做了妓女,也受到了冉阿讓無私的救助。然而好景不長,他偷盜主教銀器和強占小孩子錢的事終於案發,又一次被捕入獄。當然結果就是,被他周濟的窮人又開始過起了悲慘的日子。

本書的作者雨果認為,這是可惡的法律造成的。他在本書的序言裡說:「只要因法律和習俗所造成的社會壓迫還存在一天……」雨果認為,造成社會悲慘的原因是法律和習俗的壓迫,即使是正義的法律和正義的執法者,也是造成社會悲慘的原因。雨果在書中試圖告訴我們:如果不因一點盜竊行為逮捕大慈善家冉阿讓市長,這個社會就是另一個樣子——正義的法律在維護少數人利益的同時,卻製造了更大的悲慘。這樣的認識我們不能不說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我們也不能不說,這是作者在認識上的局限。

雨果是一個追求自由,讚美革命的人,他還認為,沒有自由平等也是造成社會悲慘的原因。他有點浪漫主義的幻想,他樂觀地認為,如果社會給人以自由平等,再加上慈善,那麼這個社會就將非常美好,不再悲慘。我們還得說,這也是作者的局限。

實際上,造成社會悲慘的不是法律,不是壞習俗,不是沒有自由平等,而是經濟制度 ,根源是經濟制度,與政治關係不大。悲慘不悲慘是經濟上的事,經濟上的事就應該從經濟制度上找原因,不要從政治上找原因。張三有病,不要治到李四身上。

經濟制度分為私有制和公有制兩種,私有制是私有制社會的根本制度,公有制是公有制社會的根本制度。

私有制恰恰是造成私有制社會悲慘的根本原因,只要這個制度存在的地方,社會就是個悲慘的社會,世界就是個悲慘的世界,無論發生不發生民主革命;只要這個根本原因不除,世界就會永遠悲慘下去,不管人民是不是自由平等。2000年前的專制社會,私有制是存在的,所以2000年前是個悲慘的世界,並不是只有100多年前的法國是悲慘的世界;100多年前的丹麥 ,私有制是存在的,所以有「賣火柴的小女孩」,並不是只有100多年前法國的珂賽特是個可憐的小女孩;今天……一千年後,如果私有制仍然存在,這個世界仍然是悲慘的,一模一樣的事情仍然會發生,與有沒有民主,有沒有自由平等無關。

雨果在本書的序言裡還說:「貧窮使男子潦倒,飢餓使婦女墮落,黑暗使兒童羸弱。」這句話正確嗎?當然正確。如果年青的冉阿讓不因貧窮就不會去偷麵包。然而,雨果並沒對這句話深究下去。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貧窮、飢餓和黑暗?怎樣消滅貧窮、飢餓和黑暗?他沒深究。或者他深究下去了,但是得出了一個錯誤的答案——他認為自由平等和慈善可以消除貧窮、飢餓和黑暗。他不知道,造成貧窮、飢餓和黑暗的是私有制,不消滅私有制,貧窮、飢餓和黑暗就會永遠存在下去,悲慘的故事 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演。

私有制里,固然也可以提出自由平等的口號 ,自由平等固然也可以被做得有模有樣,但是沒有公有制為基礎的自由平等是無本之 木,是空中樓閣,是虛空的。私有制里,在民主革命之後,專制等級雖然被廢除了,雖然沒有法律規定的等級和各種限制了,但是自由平等是受金錢限制的,有一分錢就有一分錢的自由平等,有兩分錢就有兩分錢的自由平等。五星級酒店,窮人可以進嗎?雖然法律允許,但是窮人仍然不能進。儘管在等級制度下,法律是不允許下等人進的,這個制度很可惡,可是民主革命後廢除了等級制度,窮人仍然不能進,這樣的自由平等難道不是虛空的,口號式的?私有制里的民主革命,固然能廢除不合理的法律,但是廢除不了富人的金錢。

慈善能改變悲慘的世界?雨果在書中說道:「社會上層的博愛總敵不過下層的貧窮」,這就是說,來自政府的慈善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的。那麼來自民間的慈善呢?雨果比較推崇冉阿讓的慈善行為,看來他認為這是可以的,可能他認為如果所有資本家都能像冉阿讓那樣慈善,那麼這個社會就美好了。實際能不能這樣呢?

不要說所有的資本家並不是都有善心的,即使都有善心,也是做不到的。

幾千年以來的私有制,在財富的分配上,一直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潛規則,這個潛規則就是:不允許勞動者富裕。為什麼 ?因為有識之士認為,如果勞動者報酬高了,一年的工錢兩年都花不完,一輩子掙的夠兩輩子花的,那麼勞動者就會失去勞動的動力,他們可能要去旅遊 ,要修養等等,這樣就沒有人創造財富了,資本家也招不到工人了,這是很可怕的。所以只能給勞動者極低的報酬,讓他們僅夠養家餬口的,花完還得掙,只能不斷地勞動。大家都知道放魚鷹的,放魚鷹的人,是不給魚鷹飽食吃的,魚鷹吃飽就不捉魚了。而魚鷹也是這麼認為的嗎?當然,放魚鷹的人絕對不可能站在魚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所以,一些人乾脆就明目張胆地高喊:「貧富分化利於社會發展」「橄欖型的社會結構是最美好的」。因此,私有制社會是不允許大 家都富裕的,是不允許人民在經濟地位上平等的,或者說,一部分人的貧窮和悲慘,是有識之士或私有制這個社會,早就規劃好了的,是必須存在的。開頭本文就說過,冉阿讓是一個勤勞而窮苦的人,為什麼說他勤勞而窮苦?30多年來我們一直受到的教育 都是勤勞致富,按理來說勤勞是不能和窮苦掛上鉤的,應該只有吃喝嫖賭、遊手好閒和窮苦才能掛上鉤。可是,我們看到的事實是,廣大勤勞的工人和農民都是窮苦的,為什麼?就是魚鷹原理。這樣,我們還能指望私有制消除悲慘嗎?它抹粉似地救助的悲慘沒有它製造的多。

今天來看,這部名著雖然有一些局限,但是進步意義還是很大的。它用現實主義手法給我們描繪了底層人民的悲慘生活,並積極探索解決辦法。僅僅它的現實主義,僅僅它對底層人民悲慘生活的描寫這一點,就足夠許多作者學習的了。我們都讀過很多小說,也看過許多戲劇、電影,但是以底層人民為主題的,反映底層人民悲慘生活的,我們很少見過,我知道我,只在30多年前看過幾本。四大名著是不是?不是。尤其是現在,言情的、玄幻的、搞怪的、搞笑的、打鬥的,汗牛充棟,可是就沒有這方面的。作者都沒有社會責任感,都只想賺錢發財了,總是迎合低級趣味。底層人民占大多數,為什麼就沒有寫他們的現實的書?請作者們多些現實,少些浪漫,有點社會責任感。當然,出版不了也可能是一個原因。

悲慘世界讀後感2000(三)

讀《悲慘世界》,最突出的感覺,當是厚重之感。同樣是傑作,同樣又厚又重,讀《約翰·克利斯朵夫》,或者讀《追憶似水年華》,都沒有這種感覺,這種厚重之感,不是拿在手上,而是壓在心頭,感到的是人類的苦難厚厚而沉重的積澱。不是寫苦難深重的書,都能當得起這「厚重」二字。而《悲慘世界》獨能當得起,只因這部大書壓在作者心頭,達三十年之久。

歷時三十餘年,從828年起構思,到8年動筆創作,直至8年才終於寫完全書,真是鬼使神差,這在雨果的小說創作中也是絕無僅有的。這部小說的創作動機,來自這樣一件事實:8年,一個名叫彼埃爾·莫的窮苦農民,因飢餓偷了一塊麵包而判五年苦役,刑滿釋放後,持黃色身份證討生活又處處碰壁。到828年,雨果又開始蒐集有關米奧利斯主教及其家庭的資料,醞釀寫一個釋放的苦役犯受聖徒式的主教感化而棄惡從善的故事。在829年和83年間,他還大量蒐集有關黑玻璃製造業的材料,這便是冉阿讓到海濱蒙特伊,化名為馬德蘭先生,從苦役犯變成企業家,開辦工廠並發跡的由來。此外,他還參觀了布雷斯特和土倫的苦役犯監獄,在街頭目睹了類似芳汀受辱的場面。

到了832年,這部小說的構思已相當明確,而且,他在蒐集素材的基礎上,寫了《死囚末日記》(83年)、《克洛德·格》(83年)等長篇小說,揭露使人走上犯罪道路的社會現實,並嚴厲譴責司法制度的不公正。此外,他還發表了紀念碑式的作品《巴黎聖母院》(83年),以及許多詩歌與戲劇,獨獨沒有動手寫壓在他心頭的這部作品。醞釀了二十年之久,直到8年月,雨果才終於開始創作,同時還繼續增加材料,豐富內容,順利寫完第一部,定名為《苦難》,書稿已寫出將近五分之四,不料雨果又捲入政治漩渦,於88年2月2日停止創作,一擱置又是十二年。《苦難》一書遭逢苦難的命運,在胎兒中也要隨作者流亡了。

設使雨果也像創作其他小說那樣,構思一明確便動筆,那麼以他的文學天才,他一定能繼《巴黎聖母院》之後,又有一部姊妹篇問世了。或者在88年書稿寫出五分之四的時候,再一鼓作氣完成,那麼在雨果的著作表中,便多了一部懲惡勸善的力作;雖然出自雨果之手,也能算上一部名篇,但是在世界文學寶庫里,就很可能少了一部屈指可數的稱得上厚重的鴻篇巨製。

這三十餘年,物非人亦非,發生了多大變化啊!如果說83年,在他的劇本《艾那尼》演出所發生的那場鬥爭中,雨果接受了文學洗禮,那麼88年革命,以及82年他被「小拿破崙」F驅逐而開始的流亡,則是他的社會洗禮。流亡,不僅意味著離開祖國,而且離開所有的一切,包括文壇領袖的頭銜、參議員的地位等等;流亡,不僅意味著同他的本階級決裂,而且也同他所信奉的價值觀念、文學主張決裂;流亡,給他一個孤獨者的自由:從此他再也無所顧忌了,不再顧忌社會、法律、權威、信仰,也不再顧忌虛假的民主、人權和公民權,甚至不再顧及自己的成功形象和藝術追求。流亡,把他置於這一切之外,給他一個大解脫,給他取消了一切禁區,從而也就給了他全方位的活動空間,使他達到歷史、現實和未來所有視聽的聲音。

雨果在蓋納西島過流亡生活期間(),就是從這種全方位的目光、全方位的思想,重新審視一切,反思一切。在此基礎上,他不僅對《苦難》手稿做了重大修改和調整,還大量增添新內容,終於續寫完全書,定名為《悲慘世界》。整部作品煥然一新,似乎隨同作者接受了洗禮,換了個靈魂。這是悲慘世界熔煉出來的靈魂,它無所不在,絕不代表哪個階層、哪些黨派,也不代表哪部分人,而是以天公地道、人性良心的名義,反對世間一切扭曲和剖割人的生存的東西,不管是多麼神聖的、多麼合法的東西。

世間的一切不幸,雨果統稱為苦難。因飢餓偷麵包而成為苦役犯的冉阿讓、因窮困墮落為娼妓的芳訂、童年受苦的珂賽特、老年生活無計的馬伯夫、巴黎流浪兒伽弗洛什,以及甘為司法鷹犬而最終投河的沙威、沿著邪惡的道路走向毀滅的德納第,這些全是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們所經受的苦難,無論是物質的貧困還是精神的墮落,全是社會的原因造成的。雨果作為人類生存狀況和命運的思考者,能夠全方位地考察這些因果關係,以未來的名義去批判社會的歷史和現狀,以人類生存的名義去批判一切異已力量,從而表現了人類歷史發展中的永恆性矛盾。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悲慘世界》可以稱作人類苦難的「百科全書」。

82年7月初,《悲慘世界》一出版,就獲得巨大成功,人們如饑似渴地閱讀,都被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所征服了。持否定態度的人則從反面證實這部作品的特殊份量:居維里耶·弗勒里稱雨果「法國第一號煽動家」,拉馬丁撰文讚賞作家本人的同時,抨擊了他的哲學觀點:「這本書很危險……灌輸給民眾的最致命、最可怕的激情,便是追求不可能實現的事情的激情……」。也有人指責他喜歡龐大,喜歡誇張,喜歡過分。然而,他這种放誕的風格,添上了「全方位」的翅膀,在「悲慘世界」中奮擊沖盪,恰恰為人類的夢想,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吶喊長嘯。

時間和歷史和作出了判斷,《悲慘世界》作為人類思想產生的一部偉大作品,已為全世界所接受,作為文學巨著的一個豐碑,也在世界文學寶庫中占有無可爭議的不朽地位。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