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教育教學

漢族的風俗習慣

漢族的風俗傳統:中國56個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是原稱為「華夏」的中原居民,後同其他民族逐漸同化、融合,漢代開始,稱為漢族。

漢語屬漢藏語系漢語族,有七大方言。現代漢語以北方方言為基礎,北京語音為標準音。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歷史,由甲骨文、金文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方塊字,共有四萬個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現為國際通用語文之一。漢族沒有產生全民族必須信仰的宗教,部分人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

古代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古代漢族十分講究禮節,禮俗別具一格。

在相互交往中,古代漢族對於不同的對象均有相當的禮節,分為稽首、頓首、空首、振動、吉拜、凶拜、奇拜、褒拜、隸拜九種,稱「九拜」。後經發展、演變,一般最常見的有打拱、作揖和跪拜三種。

打拱,就是右手在內,左手在外,兩手合抱以示敬意。古俗男子吉拜尚左,而女子吉拜尚右,稱之「納萬福」。凶拜,即不友好的拜見禮則相反。作揖,除拱手外,還要彎腰鞠躬。揖有高揖和長揖之分。高揖即雙手高舉,長揖除拱手高舉外,還要自上而下,行鞠躬禮。打拱和作揖往往連用,大約是古「九拜」中之「振動」演化而來。這種禮節無尊卑上下之分,為平輩之間的常禮。在古代漢族民間,友人相遇也往往邊說「謝」,邊打拱作揖相讓,以示尊重。

跪拜,是漢族的一種莊重的禮節,主要包括稽首、頓首、空首等形式。稽首是叩頭至地並停頓一段時間,原是「九拜」中最恭敬的一種禮節,常作臣對君之拜。頓拜,即頭叩地,通用為下輩對上輩、下級對上級的拜禮。空首,是手著地,拜頭至手。此外還有隻屈一膝的「奇拜」,清朝時極流行。

辛亥革命後,隨著封建君主制度的廢除,跪拜禮遂被廢止,但並未絕跡,直到解放後才徹底摒棄,但民間下輩對上輩有時也偶用此禮以示敬重。同時,打拱作揖的禮節也漸被握手禮、舉手禮、注目禮、問好禮以及點頭招呼所代替,但並未完全絕跡。

尚紅貴黃,由於漢族把紅色作為吉祥、喜慶、美麗的象徵,所以常把婦女的盛裝稱之為「紅妝」,並以「紅妝」代指美女;或把婦女美麗的容貌稱之「紅顏」,也指代美女;或把少婦的住房稱為「紅閨」;甚至盛裝出遊的男女也被稱作「紅男綠女」。不僅如此,漢族民間把紅色作為革命的象徵,歷代農民起義中,有的稱「赤眉軍」,有的叫「紅巾軍」,還有「紅襖軍」、「紅燈照」,直至現代新民主主義革命中,中共領導的工農武裝也曾稱為「紅軍」。

在漢族的風俗習慣賀慶壽、婚禮中,均要用紅色來點綴環境,渲染氣氛,如生小孩要在門上掛紅布,賀壽的壽麵要用紅紙相扎,新娘要穿紅衣,逢年過節送禮也要貼紅紙,年節及喜慶送錢要用紅紙包裝,俗稱「紅紙包」。凡此種種俗稱「紅喜事」。

漢族在尚紅的同時又貴黃。《白虎通義·號篇》雲「黃者,中和之色,自然之性,萬世不易。」黃色為五色中最高貴,代表中央,因此,漢族古代皇帝均尊黃色為正色,皇帝穿的龍袍又稱「黃袍」;祭祀時也要穿黃色的衣服以示隆重,莊嚴;不僅道教敬黃色,服黃色,而且佛教也認為黃色素雅、絕俗,有超然物外的情味,故其服裝、建築及其他裝飾多用黃色,器皿多「鎏金」(即「塗金」)。漢族民間貴黃最典型的是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甚至提出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政治口號

此外,漢族的風俗習慣中還忌白,認為白色代表悲哀、痛苦和死亡,所以喪禮均用白色來表示肅穆哀悼。喪事又俗稱「白喜事」。

自古到今,漢族上衣右衽(大襟)的特點始終保留。從河南安陽出土的玉雕、石雕和陶塑的商代人像上,就可以看到右衽高領衣的樣子。後雖有胡服傳入,出現短衣短褲,但不管是西漢的「深衣」,還是唐宋的「交領袍」,或是清朝「長袍」,上衣總是以右衽為特點。

近代男裝長袍或現代女裝旗袍都繼承了上衣右衽的特色。

各個朝代,對服飾的顏色,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漢赤、唐服色黃,旗幟赤,到了明代,取法周、漢、唐、宋,定為赤色為宜。

服裝的式樣發展到清末民初,男人一般內裝為對襟衫和長褲,外穿大襟長衫,講究一點的外加一件馬褂,謂之「長袍馬褂」。褲子都鑲有八寸闊腰。後來中山裝流行,但農村仍穿長袍馬褂短衫長褲,至今偏僻的山區仍有老人穿長袍。婦女清末穿喇叭狀齊膝中長衫和長褲,民國後上穿「斧口衫」,有對襟、大襟、琵琶襟之別,下著裙子,有鳳尾裙、百褶裙等。30年代後旗袍流行,但農村婦女多穿大襟短衫和長褲。現代漢族的服裝,男的以中山裝為代表,女的以旗袍為代表。

千層底的布鞋,圓口低幫,輕便、透氣、舒適,也是漢族富有民族特色的穿著之一。

髮式,古代漢族男子不剃髮,結髮於頂加冠,清代改剃髮結辮,青年以辮長為美;民國後剪辮留短髮,多西洋式、平頂式或光頭。漢族女子髮式較多,古代多高髻,近代少女有流海、單辮,或雙丫髻,中年婦女多梳長髻,老年腦後梳纂兒。民國後不少女子改剪短髮,留髮齊耳。現代漢族男子髮式已無特色,女子仍以梳長辮為具有民族特色的髮式。

修飾,古代漢族男子到一定的年齡均留胡蓄鬚,女子15歲行笄禮,俗稱「開面」。古代婦女還有束胸、纏足等陋俗,男人有文身的習俗。

佩戴方面,古代漢族盛行佩玉,不論男女均戴肚兜,以防病從臍入,現在農村小孩尚興戴肚兜。舊俗小孩出生要帶「落地圈」,意為落地平安,一至五歲要戴「天官鎖」,又稱「長命鎖」。

漢族主食以稻米、小麥為主,輔以蔬菜、肉食和豆製品,茶和酒是漢族的傳統飲料。稻米的吃法以米飯為主,另有粥、米粉、米糕、湯圓、粽子、年糕等各種不同的食品;小麥則有饅頭、麵條、花捲、包子、餃子、餛飩、油條、春卷、炸糕、煎餅等吃法。漢族講究並善於烹任,不同地區的漢族以炒、燒、煎、煮、蒸、烤和涼拌等烹飪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風味。漢族菜一般被分為的川、粵、閩、皖、魯、湘、浙、蘇等八大菜系。

酒和茶是漢族主要的兩大飲料。中國是茶葉的故鄉,中國也是世界上發明釀造技術最早的國家之一。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數千年來,構成漢族飲食習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發生了廣泛影響。

漢族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中國漢族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漢族對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成都的蓋碗茶、台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等。

漢族以糧食作物為主食,以各種動物食品、蔬菜作為副食的基本飲食結構。這與西方諸民族和中國藏、蒙等民族的飲食結構形成了鮮明的差別。此外,在長期的民族發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飲食慣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餚、飲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氣候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生產生活條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體特點。

中國是茶的故鄉,制茶、飲茶已有幾千年歷史,名品薈萃,主要品種有綠茶、紅茶、烏龍茶、花茶、白茶、黃茶。中國茶藝在世界享有盛譽,在唐代就傳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漢族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凡來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當有客來訪,可爭求意見,選用最合來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時,對茶葉適當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飲茶時,要注意客人杯、壺中的茶水殘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開水,隨喝隨添,使茶水濃度基本保持前後一致,水溫適宜。在飲茶時也可適當佐以茶食、糖果、菜餚等,達到調節口味和點心之功效。

茶文化在漢族的生活中,非常重要。 武王伐紂,茶葉已作為貢品。原始公社後期,茶葉成為貨物交換的物品。戰國,茶葉已有一定規模。先秦《詩經》總集有茶的記載。 又如在漢朝 ,茶葉成為佛教「坐禪」的專用滋補品。魏晉南北朝,已有飲茶之風 。隋朝,全民普遍飲茶。 唐朝,茶業昌盛,茶葉成為「人家不可一日 無」,出現茶館、茶宴、茶會,提倡客來敬茶。宋朝、流行鬥茶,貢茶和賜茶等等。

漢族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中國漢族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漢族對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成都的蓋碗茶、台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等。

漢族以糧食作物為主食,以各種動物食品、蔬菜作為副食的基本飲食結構。這與西方諸民族和中國藏、蒙等民族的飲食結構形成了鮮明的差別。此外,在長期的民族發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飲食慣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餚、飲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氣候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生產生活條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體特點。

米酒,又叫酒釀,甜酒。舊時叫「醴」。用糯米釀製,是漢族傳統的特產酒。

酒不僅是能滿足提神、解除疲勞、醫用等生理需要的飲品,而且是一種重要的文化媒體,它在漢族長期的飲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封建社會,它是祭祀神靈和祖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供品,在這種儀式中它起著溝通人神的媒體作用。在漢族的重要節日中,酒是不可或缺的必備品。漢族有句俗話,無酒不成宴。酒可以助興,可以增加歡樂的氣氛,至今還在不少地區流行的飲酒時的「猜拳」、酒令「、」酒麴「等活動,既是一種飲酒習俗,又是一種民族遊藝和民間智慧,它具有活躍氣氛,消除酒力,顯示和鍛鍊智力等多種功能。有些飲酒活動形成獨特的文化習俗,例如漢族中廣泛流傳的除夕飲屠蘇酒,端午節飲雄黃酒,重陽節飲菊花酒等等,蘊含著漢族人民深厚的自然天道和人文觀念,至今仍為人們稱道。酒是漢族在日常生活和各種社會活動中傳達感情,增強聯繫的一種媒介。在漢族許多地區,姑娘出嫁臨行前要飲別親酒,新郎新娘入洞房要飲交杯酒等等。所有這些飲酒習俗,都是漢族過去和現在飲食和生活習俗的有機組成部分。

漢族的文化豐富多彩,在其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中,開放虛懷、兼收並蓄,形成了齊魯、中原、燕趙、關中、巴蜀、荊楚、吳越、嶺南、滇黔、閩台、松遼、徽贛等各具特色的區域文化,反映了漢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彩性。

漢族以糧食作物為主食,以各種動物食品、蔬菜作為副食的基本飲食結構。這與西方諸民族和中國藏、蒙等民族的飲食結構形成了鮮明的差別。此外,在長期的民族發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飲食慣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餚、飲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氣候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生產生活條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體特點。

主食米食和麵食是漢族主食的兩大類型,南方和北方種植稻類地區,以米食為主,種植小麥地區則以麵食為主,此外,各地的其他糧食作物,例如玉米、高梁、穀類、薯類作物作為雜糧也都成為不同地區主食的組成部分。漢族主食的製作方法豐富多采,陳文媛吃雞照艷全集,米麵製品,各不少於數百種。現在,中國東南方仍以米食為主,大米製品種類繁多,如米飯、米糕、米粥、米糰、米麵、糍飯、湯圓、粽子等;東北、西北、華北則以麵食為主,饅頭、包子、麵條、烙餅、餡餅、餃子等都為日常喜愛食物,其他如山東煎餅、陝西鍋盔、山西刀削麵、西北、華北抻面、四川擔擔麵、江蘇過橋面等都是有名的面制風味食品。

菜餚漢族在飲食習俗方面形成菜餚的眾多不同類型,是因為受到多方面的條件影響。首先是原料出產的地方特色,例如東南沿海的各種海味食品,北方山林的各種山珍野味,廣東一帶民間的蛇餐蛇宴。其次,還要受到生活環境和口味的制約。人們常把漢族和其他有關民族的食俗口味概括為」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雖然過於籠統,並不準確,但也反映出帶有區域性的某些口味的差異和區別。再次,各地的調製方法,包括配料、刀工、火候、調味、烹調技術的不同要求和特點,都是形成菜餚類型的重要因素。各地在民間口味的基礎上逐步發展為有特色的地區性的菜餚類型,最後發展成為較有代表性的菜系。匯成漢族飲食文化的洋洋大觀。

漢族的春節習俗,一般以吃年糕、餃子、糍粑、湯圓、荷包蛋、大肉丸、全魚、美酒、福橘、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饌為主;並伴有撣揚塵、洗被褥、備年貨、貼春聯、貼年畫、貼剪紙、貼窗花、貼福字、點蠟燭、點旺火、放鞭炮、守歲、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等眾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中國人過春節還有掛中國結的習慣。大年三十之前天津人有到古文化街喬香閣請中國結的習俗,取喬香納福之意。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

然後就是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採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採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

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貼上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屋裡張貼色彩鮮艷寓意吉祥的年畫,心靈手巧的姑娘們剪出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鬥神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所有這些活動都是要為節日增添足夠的喜慶氣氛。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像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這其實也是烘托熱鬧場面的又一種方式。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過年的前一夜,就是舊年的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北方地區在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在南方有過年吃年糕的習慣,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徵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聲雞啼響起,或是新年鐘聲敲過,街上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都穿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節中還有給兒童壓歲錢,吃團年飯,初二、三庚寅年新年賀圖就開始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過年好等話,祭祖等活動。

節日的熱烈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戶,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還有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游花市,逛廟會等習俗。這期間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春節才算真正結束了。

過春節,燃放爆竹,在門窗上張貼字畫祈福、裝點居所,是這個節日最普遍的習俗。

漢族自古對各種宗教信仰採取兼容並蓄的態度。樂天知命(命自我立,福自己求),和尊敬祖先(而不是祖先崇拜)是漢族的主要傳統觀念。歷史上漢族人一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後來天主教、基督教傳入中國,又有一些人開始信仰這些宗教。幾千年來,提倡以仁為中心,重視倫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體系形成的儒家學說對漢族產生著深刻的影響。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