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人生哲理

抱怨不是讓你如願的萬靈丹

大家常問我的一個問題是:「難道你不需要先抱怨,才能得到想要的東西嗎?」其實,你可以好好表達自己的期待,而不需要抱怨現況,來獲得你想要的結果。

幾天前我的手機響了,來電顯示是「不明號碼」。當時我正在忙,沒有接電話,打來的人也沒有留言。接下來,幾乎每隔一小時,我都接到同樣的「不明號碼」打來卻又不留言的電話。最後,我終於接到了這通「不明號碼」來電,聽到電信公司的語音留言:「這是要通知瑪麗·強森(非真名)的重要訊息……如果你是瑪麗,請按1;如果不是,請按3。」

我按了3,心想電信公司應該會發現他們打錯號碼,就不會再有這些來電了。但他們還是沒發現。電話幾乎每小時響一次,都是「不明號碼」打來的;而當我接起電話,又聽到同樣友善的語音留言。

我不斷按3,來電卻依然沒有停止。

人都會犯錯。我知道我也會犯錯,而所謂的公司只是一大群想盡力做好事情的人們。在過了好幾天每小時都有固定來電的日子後,我打給電信公司解釋這樣的狀況,而他們也確保會處理。但是,來電還是持續不斷。

在我尚未展開二十一天不抱怨的挑戰時,我可能會再打給電信公司,要負責的主管來接聽,臭罵那可憐的傢伙一頓。此外,我還會告訴每個我接觸到的人,說這簡直是亂七八糟、太不合理了,讓我深感不便與干擾。

然而,這次我再打了一通電話對客服人員說:「我知道出錯是難免的,我也知道這不是你的錯。但是我應該不會再接到貴公司的電話了才對,而我也願意和你配合,直到我們發現問題出在哪裡,而且一起解決。」不到十分鐘,她就發現癥結所在(他們把我的號碼當成那個人的號碼,而輸入電腦),來電於是停止了。

我不必讓血壓躥高或大發雷霆,就能得到想要的結果。我也沒有向朋友、同事和家人發牢騷,把他們牽扯進來。我反而是找了個可以幫助我的人,解釋我想要什麼,而且鎖定真正的焦點。

你有權利得到你應得的。要達到這個目的,就不要一直談論這個問題,或是把注意力完全放在上面。你應該從更高的層次來思量問題,看著它被解決。只要談你的渴望,只要和可以提供解決方案的人談。你會縮短等待的時間,讓你的需求更快被滿足,在這段過程中也會更快樂。

預想美好的未來,是促成進步的動力。「但是,我們國家每一項偉大的事件,都是起自於抱怨……你看看托馬斯·傑弗遜(編註:美國獨立宣言起草人和開國元勛)和馬丁·路德·金博士(編註: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我收到的一封電子郵件這樣說道。就某方面來說,我同意這位女士所言。邁向進步的第一步就是不滿。但如果我們只停留在不滿的階段,就永遠無法前進,無法迎向更光明的遠景。那些覺得抱怨是理所當然的人,哪裡也到不了,只會在同一個不快樂的出發點原地打轉。我們的焦點必須要放在我們希望發生的結果上,而不是我們不要的事情。

美國歷史上的偉大領袖們,都是很會抱怨的人嗎?這一點我必須否認。這些重要人物讓不滿驅策著他們去勾勒美好的遠景,而他們對這番遠景的熱情,又激勵了其他人前來追隨。他們全神貫注地展望更光明的未來,讓全國的人心也跟著雀躍、振奮。他們轉化了全國的意識,結果也轉化了我們的未來,至於他們採取的方法,約翰·甘迺迪作了最好的總結:「有些人是看到當前的現況,然後問為什麼會這樣?我則是夢想著未曾出現的景象,然後問為什麼不是那樣?」

963年8月28日,馬丁·路德·金牧師並沒有站在林肯紀念堂的台階上說:「我們遭受這樣的待遇是不是很慘?」他沒有。他發表的演說撼動全美國人的靈魂,即使相隔將近半世紀以來,仍讓人感動得熱淚盈眶。他沒有把焦點放在問題上,而是超越了問題本身,建立更巨觀的格局,發出這樣的宣示:「我有一個夢想!」他在我們的心中創造出栩栩如生的畫面,那是個沒有種族歧視的世界。他曾經「到達那山巔」,而他鏗鏘有力、激勵人心的話語,也帶著我們和他一起攻頂。

托馬斯·傑弗遜在《獨立宣言》中,清楚陳述了眾殖民地在大英帝國統治下所遭逢的挑戰。然而,他所起草的檔案(1776年7月4日簽署)並不是一連串冗長的牢騷。如果是,這份檔案大概也就不會攫獲全世界的想像力,並得到其他國家支持,而能一統殖民地了。

《美國獨立宣言》的第一段寫著:「在人類事務的發展過程中,當一個民族必須解除和另一個民族之間的政治聯繫,並在世界各國之間,本著自然法則和上帝賦予的權利,主張獨立和平等的地位時……」

暫時想像你自己是這十三個殖民地的居民,試著去理解這個概念:「本著自然法則和上帝賦予的權利,主張獨立和平等的地位。」在傑弗遜起草這篇宣言時,英國是全世界最大的超級強權,而他只是毫不誇大地冷靜直陳,這些羽翼未豐、組成紛雜的殖民地,和這頭政治巨獸是「平等並存」的。你可能聽見了殖民地人民為如此言論所發出的集體驚呼聲,隨之而起的則是滿漲的自尊和熱忱。他們怎能渴求這種遙不可及的理想,希望和英國平起平坐呢?因為這是「本著自然法則和上帝賦予的權利」。這不是抱怨,這是夢想著美好未來的堅定遠見。這也是超越問題本身,從更高的層次來思量。

羅莎·帕克(編註:美國黑人民權運動家,1955年因拒絕在公車上讓座給白人,而激發黑人聯合拒搭公車的大型民眾活動)並沒有坐在公車後面幾排,向每個人抱怨自己必須坐在這裡是很不公平的;她的做法是無視於膚色,和其他人一樣,坐在她原本就坐著的地方。她不但超越了問題本身來思考,更以身作則實行了解決方案。

我也有一個夢想,希望在現世中會出現這樣有遠見的先知。我記得這輩子最常聽見的新聞,就是聚焦於中東局勢的「和平談判」。我聽過這些「和平談判」討論的內容,感覺上似乎更像「戰爭談判」或是「如果你們停止這樣做,我就不會再這樣談了」。美國總統召聚了所有中東領袖,試圖讓他們調解彼此的差異,但這些談判的焦點一直都放在「差異」之上,因此就我個人看來,他們的進展始終是微乎其微的。

如果在這些「和平談判」中,領袖們聚在一起討論的是「彼此若能消弭嫌隙將會怎樣」呢?如果他們能共同建立一個集體的夢想,實現和平共處、互相體諒的目標呢?當這種真正的「和平談判」發生時,規則就變得很簡單了。他們不會再去談論現在怎麼樣或是過去發生什麼事,所有的焦點都只會鎖定在:當彼此不再針鋒相對時將會怎樣。他們可能會問:「我們之間的和平,看起來、聽起來、聞起來、感覺起來是什麼樣子?當戰爭和異議對我們來說,已成為遙不可及的記憶,是必須查閱史書才能知曉的過往情景時,又會怎樣?」

這些談判的焦點只會鎖定在眾人冀望的結果之上——也就是和平。就只是這樣。這些談判完全不會提到「如何」「我們如何做到」的問題,從一開始就會被所有人禁止。一旦雙方試圖要找出如何達成和諧共存的方法,關於地理疆界、補償報酬、撤軍限武、文化與信仰差異以及各種對立的觀點,只會將他們的注意力再度轉移回當前的議題上。而這樣的焦點,將使他們繼續陷身於這些問題的泥淖。

林肯曾經說過:「摧毀敵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他變成朋友。」要達到這種轉變的第一步,就是從內心開始做起。而我們的言語,會把我們的思想內容告訴這個世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