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母親讀後感

母親讀後感(一)

今天,天氣晴朗,我跟父母去了書店,想尋找一本適合自己的書。無意之間,在書架上發現了《母親》這本書,本以為這本書是寫母愛的,沒想到這是一本關於革命鬥爭的書。一個假期我還沒有讀完,不過我受到極大的震動。

初讀這本書,我覺得它深刻反映了20世紀初俄國無產階級領導下波瀾壯闊的鬥爭:工人運動從自發到自覺,從經濟鬥爭轉到政治鬥爭,農民和工人在鬥爭中結成了同盟。小說很成功地塑造了具有社會主義覺悟的無產階級英雄巴維爾的形象。

巴維爾的父親是一名普通的工廠工人,媽媽是普通的農村婦女。由於父親酗酒,脾氣暴躁,工廠也經常亂扣工資,所以巴維爾家非常貧窮,自己也沒有上學的機會。巴維爾長大了,他接替了父親的職位,當了個小工人。由於生活的壓力和環境的影響,他經常出入酒館,和一些其他的年輕人整天混在一起。然而母愛的力量是強大的,它使巴維爾感到羞愧,他漸漸懂了,他是男子漢,他不應重蹈父親的覆轍。

漸漸地,他變了,他淺黑的面孔更瘦了,眼神也越發嚴肅,一張本來話少的嘴巴閉得更緊張了。母親為兒子有這樣大的轉變而感到高興,但是,她也很擔心。他開始事帶書回家,並且搞得很神秘,非常謹慎小心,讀完後藏起來。母子之間的溝通也更少了。母親變得非常擔心,非常惶恐。

漸漸地,有一些人經常到他家裡去開會。後來,兒子覺得瞞不住了,就告訴了媽媽。就這樣,兒子越來越「厲害」,母親也成了通信員。巴維爾發起一次又一次運動,發一張又一張傳單。不過也有大兵來抓人,畢竟時間久了容易暴露,巴維爾被抓住了,他是這個組織的領導人,不久,開庭了,巴維爾一行人被流放,巴維爾感到輕鬆了,不是殺頭。然而周圍的人產生了暴動,正是因為巴維爾,他成了大家心中的英雄。

但是,不幸降落在母親身上,有人陷害她,但她堅信,真理永遠不會補磨滅的,血是淹沒不了理性的!像她想的這樣,她沒有給兒子丟臉。

一個革命的英雄,一個英雄的母親。從他們身上,我了解了在那黑暗年代裡人們的痛苦生活,人們為了改變自己命運而進行的鬥爭。現在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裡,要珍惜今天生活的來之不易,努力學習文化知識,為了偉大祖國更加繁榮富強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母親讀後感(二)

讀完高爾基的《母親》,按理說寫出的讀後感應該是關於讚美母親的,可我卻不想寫那些,當然,母愛是值得永久歌頌的,知識在沒有領會其真諦,沒有觸機靈魂的情況下寫出的文章,只能是膚淺的,和那些無病呻吟的文章一樣令人提不起興趣。

《母親》描述了俄國十月革命前工人運動的發展和人民民眾的覺醒過程。前蘇聯時期工農人民為真理,為平等,為自由,為過上好的生活而不斷奮鬥的故事場面。

《母親》是一部思想上的革命作品。它號召人民團結起來,為人民利益而奮鬥。小說的主人公是母親,通過她的一步步覺醒,直至在兒子的感召下投入革命,從一個封建時代逆來順受的被壓迫者變成一個熱情堅定的革命戰士。隨著革命事業的不斷壯大,沙皇反動政府開始迫害革命者。但以巴威爾為首的組織都冒著生命危險宣傳革命思想。工農運動越來越浩大,民眾的反響越來越強烈,母親的思想覺悟也越來越高。她將整個心靈貢獻給了屬於人民自己的革命事業;她是從一個傳統工人區婦女變成了一個有著深刻見地、滿腔熱情、勇敢無畏的新時代革命工作者;她不辭辛勞地長途跋涉送報紙、傳單,不顧警察的殘酷毒打向民眾宣傳革命真理:她帶頭和青年們一起示威遊行,高高舉起代表理性、真理、自由的旗幟,向世界宣告著革命者強有力的信仰。小說中,當一個個革命者接連入獄後仍堅持著實現自己的宿願……當法庭審理這些革命者時,年輕人振奮人心的微笑顯示著革命事業的光榮與革命工作者的頑強,她們慷慨激昂的演說宣示著堅定的信念:「你們使人民和生活隔離了關係,使他們毀滅。可是社會主義卻要將你們破壞的世界結合成一個偉大的整體,而且這是一定會實現的「這是一定能夠實現的!」她們的眼睛裡閃爍著正義的、自信的光輝,如同燦爛的光芒」。

這部小說使人熱血沸騰,令人強烈地感受到可歌可敬的革命者們的勇敢不屈、正氣凜然,並由衷地讚嘆他們對理想的堅持,欽佩他們對偉大事業的獻身精神。特別是母親這個人物的轉變,由膽小、明哲保身的保守派到熱愛生活傳播真理的革命先驅。這壯麗、激昂的革命故事震撼著我,使我看到了生命的真諦。

母親讀後感(三)

《母親》是前蘇聯文學家高爾基的作品,於1906年在美國寫成,是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作品,在世界文學史上開闢了無產階級文學的新紀元。

《母親》是一部反映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俄國無產階級革命鬥爭的全景式的作品。作品展現了俄國工人運動的整個歷史進程,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工人小組的成長,人民民眾的覺醒。革命鬥爭從自發到自覺,從經濟鬥爭轉到政治鬥爭,從城市到農村的發展,工農聯盟的意義,革命知識分子的作用等等,無一不在小說中得到鮮明的體現。

小說背景是帝俄時代工人階級慘遭剝削的生活時代環境。()出身於工人階級的巴維爾本來也可能重複所有人的的老路,但他在革命知識分子的幫助下,找到了獻身於工人解放事業的光明道路。在革命鬥爭中,巴維爾依靠民眾,教育民眾,和民眾一起成長。在不斷的革命鬥爭中,逐漸成長為有高度覺悟和理論修養的成熟的革命者。小說的塑造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是巴維爾的母親尼洛夫娜。她像千百萬受壓迫的婦女一樣,被繁重的勞動和丈夫的毆打折磨成逆來順受、忍氣吞聲的人。母親在兒子以及他的同志們的啟發、幫助下,懂得了真理的力量,自覺地參加了革命工作,走上了獻身革命、獻身給共產黨的道路。

《母親》深刻地反映了馬克思主義政黨所領導的工人階級的革命鬥爭,反映了工人運動從自發到自覺的歷史階段。小說具體地描寫了無產階級革命時期的典型性格和典型環境,用社會主義思想武裝的自覺的工人和黨領導下蓬勃開展的工人運動,日益覺醒的農民和農村的革命形勢。它具有現實主義作品特有的具體性和逼真性。同時,它又是革命浪漫主義的作品,這不僅表現為預見未來,展示通向未來的道路,而且表現在作者處處從未來的高度反映現實。

《母親》也標誌著高爾基在探索正面人物方面達到了新的高峰。作者站在無產階級思想的高度,塑造了巴維爾這個豐滿的無產階級英雄的典型形象,使工農英雄人物進入文學領域。顯示了高爾基刻畫無產階級英雄人物的高度藝術才能。作者善於調動多種藝術手段,通過人物的語言和心理描寫來刻畫英雄人物。作者在刻畫無產階級英雄人物時,突出地描寫了他們之間嶄新的人與人的關係,如母親與兒子的關係和她崇高的母愛、巴維爾與莎馨卡的愛情關係、革命者之間的友誼等等。小說對母愛、愛情和革命友誼的描寫深刻揭示了革命者崇高的精神世界,使這些形象顯得更加生動和豐滿。

總之,《母親》無論是從藝術角度,對俄國革命的了解、還是從個人成長發展角度來說,都是一部值得再三閱讀品味的偉大作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