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天鵝之死觀後感

天鵝之死觀後感(一)

從歷史和起源角度上看「芭蕾」起源於義大利,但興盛於法國,「芭蕾」一詞本是「法語」ballet的英譯,意為「跳」或「跳舞」。起初芭蕾只是人們用於自娛自樂的一種舞蹈,在發展進程中形成了嚴格的規範和解構形式,其主要特徵是演員要穿上特製的足尖鞋立起腳尖起舞。通過優雅的舞姿含蓄地表達其豐沛的情感,每一個滑動、跳躍、旋轉都力求達到所需要表現的情感張力,僅僅地扣住每一個觀眾的心,從心底里深深地感受到那細膩的感情。而作品《天鵝之死》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天鵝之死》是一場獨舞,它描述了在寧靜皎潔的月色下,一隻趕赴宴會的受傷白天鵝憂傷地抖動著翅膀,伴隨著憂傷的大提琴旋律立起足尖緩緩移步出場,徘徊於湖面上。舞者一邊慢慢舞動自己的雙臂如天鵝輕輕煽動著翅膀一樣,一邊緩緩地抬起自己的身體,臉帶憂傷與無奈,不由得帶起了觀眾的思緒。她雖身受重傷,但仍渴望重新展翅高飛。她嘗試輕輕地抖動翅膀,艱難地立起足尖,一次又一次地嘗試著飛離湖面,但始終掙不開死神的束縛。生命卻在呼喚著她奮力與死神拼搏,顫動的翅膀在她的努力終於奇蹟般地展翅旋轉將要飛翔。舞者緩慢地站了起來,帶出了一種天鵝用自己最後的力量支撐起自己的身體的感覺,臉朝天空,表現了天鵝對於廣闊的天空的憧憬和嚮往。奮力的掙扎最終卻使她精疲力竭,不得不緩緩屈身倒地,漸漸合上雙眼,但生命的本能又促使她在顫抖中竭盡全力抬起一隻翅膀,遙遙指向天際,欲想再次高飛。那是生命張力。隨後,慢慢地閉上雙眼靜靜,孤獨且無助地感受自己的生命消耗盡,永遠沉睡在平靜的湖面上。

《天鵝之死》之所以能成為芭蕾舞蹈的巔峰是因為它有震撼人靈魂的力量,天鵝的張力引起了人類的共鳴,感受到生命是奇妙的,是頑強的,是不屈的。1907年的晚會上,安娜·巴甫洛娃被邀請去演出,和她的舞伴演出《天鵝湖》二幕的雙人舞。但是由於男舞伴臨時缺席,青年的編舞家富金即興就為她編排了一段叫《天鵝之死》的舞蹈。為了趕著要演出,巴甫洛娃一邊試富金一邊改,這樣一個偉大的作品就在幾分鐘之內就形成了。當然,這個節目是相當難,因為演員從出來一直在腳尖上走,富金稱這個舞蹈是萬物求生,為生存而鬥爭的一種象徵。在短短的兩分鐘之內,表演者以其細膩的表演,到位的表情和優美的動作,刻畫出了在生命結束前依然熱愛生命並積極與死神鬥爭的天鵝的形象。在觀賞《天鵝之死》之後,天鵝對生命的執著深深震撼了我,那種對生命的渴望和熱愛,是生命的高傲,是與生俱來的。面對生命的即將逝去,卻還能聚集身體裡所有的力量和勇氣去對抗死神,把一段短暫的生命演繹得如此,又是一種讓人望而生畏的境界。

我們每個人擁有著屬於自己的真實生命,對於生命我們都具有天生的渴望與追求,抓住自己的生命,對生命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保持對生命的熱愛,奮爭到底,即使最終面臨死亡也無所後悔。

天鵝之死觀後感(二)

不知道該用什麼詞語去形容觀看完《天鵝之死》後的心情,夾雜著失落、惋惜、與敬佩。這部出自福金之手專門為巴普洛娃的驚世之作,由芭蕾舞大師巴普洛娃極其細膩的表演與超凡的舞蹈天賦,而淋漓盡致地演現出死中求生的天鵝形象,它不僅給人以視覺的享受,而且給人以心靈的震撼與洗禮。

巴甫洛娃那種纖細,嬌柔,略顯憂傷的神態來表演出的「天鵝」深深地印在了許許多多觀眾的心裡。它並沒有過多地渲染「天鵝」對死的不安和絕望,而是着眼於「天鵝」對生的渴望和熱愛,以其非凡的表現力,譜寫了一曲生的戀歌。

《天鵝之死》,淒雅的意境伴著大提琴演奏出的抑鬱的旋律,以及舞蹈演員優美柔軟的肢體動作,向我們訴說著這樣一個震撼人心的故事:在寧靜皎潔的月色下,一隻白天鵝憂傷地抖動著翅膀,在湖面上徘徊。白天鵝身負重傷,但她渴望重新振翅飛向天際。她輕輕地抖動翅膀,艱難地立起足尖,一次又一次地嘗試著飛離湖面。但由於精疲力竭,白天鵝緩緩屈身倒地,漸漸合上雙眼……

我被深深地震撼了,震撼於她美麗動人的身影,震撼於她對藍天渴望的眼神,震撼於她踮起顫動的足尖,最震撼於它與死神的搏鬥中抽盡全力抖動的翅膀。

每一次的翅膀的抖動,都寄予它那在空中飛翔的夢;每一次腳尖的踮起,都蘊藏著它對生命的希望。它為了能夠重返天際而努力著、堅持著,它忍受著痛苦,與命運在搏鬥,與死神在抗爭。在它那一次次抖動翅膀,一次次踮起腳尖後,它還是沒有脫離湖面,它那雙雖已疲倦的翅膀仍在抖動,為了它心中的夢,哪怕只有一絲生的希望,它要堅持下去,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刻!

有那麼一種想法曾經出現在我的腦海里:如果它沒有那麼努力的嘗試,是不是就不會死?或者已經知道死亡臨近,為何不靜待死亡,靜靜的享受最後的安逸,而要在那之前忍受著痛苦?是求生的力量支持者它,它是與命運在搏鬥,與死神在鬥爭。雖然結局是悲傷的,但至少有嘗試過,有努力過。

《天鵝之死》所描繪的瀕死的天鵝渴求重新振翅,孤身隻影在平靜的湖面上艱難掙扎,最終默默死去時的神情,也象徵人類在現實生活中與死亡,命運進行不懈反抗的搏鬥精神。

生命短暫,生活中的我們卻時常抱怨生命不夠刺激和精彩,抱怨身邊的一切都太過平淡,還有很多人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就輕易的放棄生命,以為死亡能逃避一切,然而這只是幼稚的想法,死亡能代表什麼呢,或者才是最重要的,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也要生如夏花。

生命存在的過程本身便富有魅力,然而,很多人總是要在失去之後方才深感痛惜,總是要到年邁時才深覺遺憾和悔恨。()那些輕視生命,視其為無物的人,可知世上有多少人每時每刻在死亡的邊緣與死神搏鬥,那種強烈的求生願望,足以讓每個人為之震撼與感動。

我們本該慶幸自己擁有美好的青春年華,慶幸於自己還未有白天鵝那般的飛翔經歷,可以毫無顧慮地張開生命賦予我們的羽翼,努力追求生活,熱愛生活。即便無法做到毫無遺恨地離開這世界,也應該竭盡全力去奮鬥,減少自己對這個世界的遺憾。放下高傲的姿態,用心去感悟這個本有魅力的世界,學會珍惜自己身邊的人和事,趁著年輕,去擁抱生命。

無論歲月在我們臉上增添了多少痕跡,無論世事在我們胸口划過多少到傷痕,只要我們還有呼吸的權利,就不要放棄生的機會!

我們需要的是堅強的活著,即使再困難再無力,也充滿意義;面臨死亡,我們要做的不是平淡地過完生命的最後時刻,而是在那之前,通過自己的努力,讓那最後的時刻也能綻放出光彩。只要活著,便生如夏花!

天鵝之死觀後感(三)

對生命意義的思考始於心智的進一步成熟,而對生命意義的進一步思考則源於對《天鵝之死》這部異彩驚世的芭蕾作品的品味。作品場景中並無華麗的色彩與誇張的布局,更不需要噱頭遍地的明星陣容,單憑孤獨的身影和高超的技藝便足以讓觀眾愕然,進而升騰起一份對生命的思考。一襲白影便讓古今觀眾把這部經典咀嚼得百味叢生。

作品中的天鵝形象深深地印於我的腦海,那是一種很特殊的象徵。天鵝作為一個唯美的意象存於蒼茫的天地間,這種情境本來就值得歌頌,但作者卻偏偏把一份苦難降臨到它的頭上,造就了美麗與痛苦的一種交織。天鵝輕輕徘徊在湖面上,大提琴奏響憂鬱的旋律,儘管身負重傷,儘管即將與世長辭,但它渾身上下一直散發出一種頑強的氣息,抖動翅膀,是為了不讓心靈停歇,立起足尖是為了讓靈魂繼續站立,嘗試再次飛翔是為了感受活著的踏實。活著的欲望此刻構成了它思想的全部,所以它保持著最激烈的抗爭狀態,縱然如此,卻依舊逃離不了悲慘的命運——它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對生命的不尊重必然會換來沉痛的惡果,但面對生命的即將逝去,卻仍然能聚集身體裡所有的勇氣來對抗命運,把一段短暫而涅盤的生命演繹得如此耐人尋味,這又是一種望而生畏的境界。天鵝尚且有如此靈性,值得永遠歌頌,於我們人類而言呢,是否也有著這樣一腔熱愛抗爭,不服命運的熱血,在歷史長河中翻騰?誠然,人與動物的種族界限一直明顯地存在,而在對生命的抉擇上,又變得如此的平等,所以,在《天鵝之死》中,主角即使是一隻天鵝,卻能在空曠的舞台上,由始至終展現出生命的迷人與抗爭過程的美麗。

在生命長河中,是否有一種懷念叫痛惜,也是否有一種嚮往叫珍愛?當一個人願意在生命長河的盡頭,停下漂流的腳步,而後懷著一份痛惜的心情緩緩回過頭來,對往昔的生命從頭到腳再回憶一遍,那是否意味著他真的可以帶著自己心底里的一份從容離開這個世界了呢?就像舞台上的天鵝,它心底里肯定也藏著自己的故事,也正因為那些故事的存在和自身對它們一次次的默念,才成就了天鵝屢屢展翅欲飛的過程,在它說來,以往飛翔的快感已經深深印在自己的腦海里了,即使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也要堅定地追求……

趁著年輕,盡情地擁抱生命吧,即便我們沒有天鵝的飛翔的經歷,也沒有對其熱切的追求,但,總有一道風景令人沉醉,總有無數身影伴隨左右,生活中還是有很多值得我們想念的東西的。

與其痛惜歲月,不如珍愛年華。

返回頂部